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目的 分析六安市人民医院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搜集2008年1月-2017年1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543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利用回顾性分析手段对患者基本情况、抗感染药物分类、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给药途径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543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71、272例;大于65岁年龄段发生率最高,占23.94%;共涉及12大类56种抗感染药物,其中不良反应例数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218例,40.15%),其次是喹诺酮类(81例,14.92%);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231例,42.54%),其次是消化系统(173例,31.86%);给药途径主要是静脉滴注(313例,57.64%),其次是口服(213例,39.23%)。结论 六安市人民医院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与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等多种因素有关,医疗机构应重视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加强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监管。  相似文献   
62.
目的 了解六安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注射用辅助用药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与评估,为患者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六安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患者注射用辅助用药的相关数据,并对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排序比(B/A)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7年注射用辅助用药的销售金额和构成比均逐年下降。神经系统用药的销售金额稳居第1位,中成药(理血剂)的DDDs在2016、2017年均最高。丹红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的销售金额呈大幅下降趋势,前列地尔注射液、生脉注射液、脑苷肌肽注射液的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和木糖醇注射液的DDDs始终排前5位。丹红注射液和参芪扶正注射液的B/A<1.0外,其余B/A值均>1.0,整体DDC适中。结论 六安市人民医院注射用辅助用药的使用大幅下降,管控成效显著,但仍需对性价比较差的辅助用药进行重点跟踪,进一步促进其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63.
1名32岁女患者,因肾小球穿刺术后第三天有血尿,予以维生索K14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滴速50~60滴/min。使用后即出现皮肤潮红、呼吸急促情况,立即停药,停药后5min出现呼吸、心脏骤停。经肾上腺素、洛贝林、尼可刹米治疗,及电除颤抢救后,病人呼吸、心跳恢复。次日生命体征平稳。  相似文献   
64.
张俊江  秦小奎  常伟 《当代医学》2013,(23):103-103
目的探讨冠脉支架植入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收治的87例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8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相关症状术前、术后平均评分如下:胸痛术前平均评分为(14.5±3.8)分,术后为(18.3±3.5)分;心悸术前平均评分为(4.3±1.5)分,术后为(5.2±1.4)分;气短术前平均评分为(7.3±4.8)分,术后为(9.1±3.5)分;头晕术前平均评分为(4.2±1.21)分,术后为(5.1±2.13)分。可见,术后平均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支架植入术能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DTC肺转移患者首次应用131Ⅰ清除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时肺转移灶显像与131Ⅰ治疗效果的关系,及影响肺转移灶早期显影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97至2009年41例DTC肺转移患者清甲治疗时肺转移灶显影情况,评价131Ⅰ治疗DTC肺转移疗效.疗效评价分临床治愈、好转和无效.前两者为治疗有效.采用SPSS 11.5软件,对有效率、有无远处转移、显像特点进行x2检验及交叉分类2 ×2列联表关联分析.结果 41例患者中8例为临床治愈,18例好转,有效率63%(26/41),14例无效,1例患者死亡,无效率37%(15/41).清甲治疗时肺部转移灶显影患者131Ⅰ治疗有效率76%(22/29),随访和重复治疗中显影患者131Ⅰ治疗有效率为33%(4/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11,P=0.027);肺转移灶131Ⅰ摄取呈弥漫性或局灶性,两者间有效率分别为67%(12/18)和61%(14/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6,P=0.702);肺外有远处转移者131Ⅰ治疗DTC肺转移灶有效率为22%(2/9),无远处转移者有效率为75%(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12,P=0.012);83%(24/29)行甲状腺全切的患者在首次清甲治疗时即有肺转移灶显影,而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患者中仅有42%(5/12),甲状腺手术方式与肺转移灶早期显影有相关性(r=0.411,P<0.05);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患者中首次清甲治疗时肺转移灶早期显影患者分别为72%(23/32)和6/9,病理分型和肺转移灶显影早晚无关(r=0.047,P>0.05).结论 DTC肺转移患者清甲治疗时转移灶显影阳性、无肺外远处转移灶者的131Ⅰ疗效好.  相似文献   
66.
放射性125I粒子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方法 53例肺癌患者应用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联合化疗治疗,监测治疗前、第2次和第4次化疗后血清癌胚抗原、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变化,同时行CT等检查。结果治疗后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鳞癌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完全缓解率15.09%,部分缓解率为77.36%,无变化5.66%,进展1.89%,近期有效率92.45%。结论 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7.
通过查阅近年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文件,认为该病基本病因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脏腑失常、筋肉失养,痰湿毒瘀、内邪阻络,其治疗包括补益、活血、祛痰湿等内治法以及针灸、推拿、熏洗等外治法和其他非药物疗法等。中医药疗法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等优势,然而目前仍处于辅助地位,有必要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中共37例患者,男17例,女20例,年龄5~19岁,平均15.6岁。所有患者均已行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经术后病理学诊断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其亚型,均符合131I治疗适应证。在术后或停服左旋甲状腺素片3~4周后行131I内照射靶向治疗,两次131I治疗间隔3~6个月。患者定期复查血清甲状腺素(FT3与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Tg)、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以及超声、CT及MRI等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 131I治疗后随访1~35个月(中位时间21.3个月),无瘤生存1例,病情明显缓解24例,病情稳定12例,未出现复发及新的转移灶。结论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易转移及复发,年龄≤15岁、原发灶的外侵、累及双侧腺叶和远处转移是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此类患者术后应行131I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9.
股骨头坏死(以下简称坏死)是致残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在农村县乡级医院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利用X线技术诊断坏死及分期成为主要手段,本文对100例坏死(包括Ⅰ期~Ⅱ期43例,Ⅲ期-Ⅳ期57例)患者股骨颈骨小梁X线表现进行观察分析,旨在提高对坏死的认识.寻找从颈部X线影像认识该病以利于坏死的早期诊断,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三维(three-dimensional,3D)打印模型联合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导航在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基于CT数据建模,采用镂空技术1:1 打印出1 例肝内胆管结石的3D肝脏模型,进行术前规划,并联合ICG荧光导航行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术。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案的制定及术中、术后临床资料。结果 基于3D打印肝脏模型,手术方案从肝V/VIII段切除改为肝V段切除。3D打印模型与肝内结构吻合,可直视肝内复杂管道,联合ICG术中导航顺利完成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术。手术时间约210 min,其中肝切除时间约100 min,术中出血量约50 mL,术中无输血。术后无腹腔出血、腹腔感染、胆漏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3D打印肝脏模型联合ICG荧光导航为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术提供了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