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9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目的 总结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诱发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案。方法 汇总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与文献报道的PD-1抑制剂诱发BP病例,总结PD-1抑制剂诱发BP的诊断与治疗经验。结果 共纳入21例患者,男15例,女6例,平均年龄(70.9±9.7)岁(56~86岁)。原发肿瘤以恶性黑色素瘤(38.10%)与肺癌(33.33%)为主,开始用药到诊断BP平均时长为(49.1±23.7)周。病理表现主要为表皮下水疱(76.19%)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88.24%),直接免疫荧光表现为补体C3(95%)与IgG(75%)在基底膜带呈线性沉积,血清抗体多数表现为抗BP180-NC16A抗体阳性(84.21%)。主要治疗手段为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但利妥昔单抗、奥马珠单抗等生物制剂也有突出表现。结论 皮肤科及肿瘤科医师应当了解PD-1具有诱发BP的风险,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3.
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患者多为老年人。国内外诸多研究报道称BP患者常合并有神经系统疾病,其中以痴呆和脑血管事件最为常见。BP存在两种自身抗原,即大疱性类天疱疮自身抗原1(BPAG1)和大疱性类天疱疮自身抗原2(BPAG2)。这两种抗原都在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中有表达。患者可能是由于血脑屏障受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抗原暴露于免疫系统,继发的交叉免疫反应攻击皮肤中的自身抗原,使得BP发生。  相似文献   
64.
患者,女,27岁。咳嗽4个月,躯干、四肢红斑、水疱及脱发2个月。皮肤科情况:头顶发稀疏,面部充血性红斑,双手指腹红斑,躯干四肢可见大小不等水疱、血疱,疱壁紧张,尼氏征阴性。外周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补体下降,ANA、抗ds-DNA阳性,血清抗VII胶原抗体阳性。患者疱液免疫检测:ANA、抗ds-DNA、抗SSA、抗SSB、抗组蛋白抗体(+),抗RO 52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滴度与血液中滴度平行。诊断为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相似文献   
65.
先天性角化不良是一种少见的具有临床特征和遗传异质性的遗传综合征.分为X染色体隐性、常染色隐性遗传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3种遗传方式.研究表明,60%的先天性角化不良患者存在已知基因的突变,至今发现的所有致突变的基因在端粒酶活性、组装或者端粒完整性上均起作用.概述已发现的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并阐明不同基因突变与疾病临床特征的关系,对基因突变的研究可为基因治疗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评价双波长595 nm和1064 nm激光器治疗难治性鲜红斑痣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激光中心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采用双波长595 nm和1064 nm激光器治疗16例对传统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抵抗的难治性鲜红斑痣患者的资料, 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  16例患者中2例痊愈, 6例显效, 6例有效, 2例无效。3例患者出现水疱, 2例出现瘢痕, 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双波长595 nm和1064 nm激光器对难治性鲜红斑痣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 BP)合并结核杆菌感染的临床、实验室和诊治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2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4例住院的有完整记录的BP合并结核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总结其诊治规律。  结果  4例患者中3例结核菌素(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PPD)试验阴性, 1例阳性。4例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明显升高, 且与病情相平行。3例患者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利福平为主的三联抗痨药, 1例采用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2例皮质类固醇激素剂量超过180 mg/d。3例患者皮损全部消退, 结核感染得到控制。2例静脉点滴人免疫球蛋白有短期疗效。  结论  对于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BP患者仔细筛查潜在的结核感染至关重要。在皮质类固醇激素应用患者中, PPD试验可出现假阴性。为此, 若同时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与利福平, 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剂量应增加一倍以上。此外, 人免疫球蛋白也是治疗BP合并结核感染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8.
近年来,白细胞介素17(IL-17)已逐渐成为皮肤科的研究热点,如银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与IL-17的关系日渐明朗,但IL-17与类天疱疮, 如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黏膜类天疱疮(mucous membrane pemphigoid,MMP)的相关研究较少。我们主要针对Th17细胞及其衍生IL-17细胞因子在类天疱疮病理发生中的作用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69.
梅毒血清抵抗患者临床分析及免疫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临床分析及实验室研究,探索梅毒血清抵抗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172例梅毒患者,分析梅毒血清抵抗的发生与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初始滴度、疾病分期、治疗用药的关系;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40例未治不同病期梅毒患者、20例治疗后血清学阴转患者、20例血清抵抗患者及18名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情况.结果 不同初始滴度、疾病分期和治疗用药间血清抵抗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PR初始滴度较低的患者血清抵抗发生率较高,其中滴度为1:4的患者抵抗发生率高达50%(13/26);一期梅毒血清抵抗患者仅为8.7%(2/23),而潜伏梅毒患者血清抵抗发生率高达42.2%(38/90);苄星青霉素治疗后血清抵抗发生率为26.4%(42/159),而大环内酯类治疗后为76.9%(10/13).未治疗梅毒CD8+T细胞比例(30%±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24%±4%,P<0.01),NK细胞比例(13%±5%)低于正常对照(16%±6%,P<0.05);治疗后RPR阴转患者CD3+>T细胞比例(71%±7%)高于正常对照(65%±7%,P<0.05),CD8+T细胞比例(29%±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24%±4%,P<0.05);血清抵抗患者与正常对照及治疗后RPR阴转患者比较,各细胞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始滴度较低、潜伏梅毒及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梅毒患者较易发生血清抵抗.血清抵抗的发生是否与细胞免疫抑制有关仍需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1水平与抗BP180抗体、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BP疾病面积指数(BPDAI)的相关性。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1例BP患者和31例健康对照血清IL-21水平,并检测患者血清抗BP180抗体滴度,评估13例患者BPDAI,分析IL-21水平与抗BP180抗体滴度、EOS计数及BPDAI的关系。结果 患者组血清IL-21水平[M(P25 ~ P75)]为255.28(156.19 ~ 361.59) ng/L,健康对照组为150.47(72.4 ~ 268.73) ng/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4)。BP患者血清IL-21水平与抗BP180 抗体水平[82.98(26.82 ~ 132.92) U/ml]无统计学相关性(rs=0.18,P = 0.332)。27例有EOS计数的BP患者中,血清IL-21与全血EOS绝对值无统计学相关性(rs=0.104,P = 0.606)。13例评估BPDAI的患者中,血清IL-21与BPDAI亦无统计学相关性(rs=-0.233,P = 0.464)。结论 BP患者IL-21水平与抗BP180抗体、EOS水平、BPDAI均不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