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9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本文综述了1999年和2000年部分国外医学期刊中有关皮肤病治疗的一些进展。病毒性皮肤病Perry等[1]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基质对照的临床研究评价咪喹莫特(Imiquimod)对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安全性。咪喹莫特是一种局部免疫调节剂,能刺激免疫力正常的患者产生α-干扰素、各种细胞因子且具有间接的抗病毒活性。应用1%或5%咪喹莫特霜或基质每周3次,共用16周。结果:在免疫力正常的尖锐湿疣患者,5%咪喹莫特霜组,37例疣体完全清除(50%),部分清除率为76%(疣体面积减少50%以上),有效率明显高于1%霜组和基质对照组,且女性患者疣体完全清…  相似文献   
132.
尿微量白蛋白(mAlb)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一种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指标已得到有关专家的认可[1~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且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一旦发展到临床肾病,将无法逆转肾病进展[4,5]。本文就尿mAlb的检测方法以及与糖尿病肾病间的关系综述如下。1尿mAlb的生理意义正常情况下,尿中微量蛋白含量极微,常规方法不能检测。尿中蛋白种类与肾小球滤过孔径、滤过膜静电屏障作用、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尿蛋白分子量有关。当蛋白质分子量超过7万时,不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膜。白蛋白分子量约为6.9万,正…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探讨直接免疫荧光(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DIF)技术在诊断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autoimmune bullous dermatoses, AIBD)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确诊的155例AIBD的DIF检查结果, 总结各类型AIBD的DIF表现特点, 并与组织病理检查对AIBD诊断的敏感性进行比较。  结果  各类型AIBD的DIF表现各具特征性。DIF诊断AIBD的敏感性为92.9%, 与组织病理检查敏感性(8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63, P=0.058)。  结论  DIF技术敏感性高, 对AIB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4.
【摘要】 目的 建立抗BP180NC16A IgG亚型的检测方法,并探讨其在大疱性类天疱疮(BP)中的意义。方法 原核表达GST-NC16A融合蛋白,并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优化ELISA关键环节,建立抗BP180NC16A IgG各亚型的ELISA检测方法,并对10例未经治疗的BP、5例妊娠疱疹、1例成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2例天疱疮患者血清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通过方阵测定法确定GST-NC16A融合蛋白的包被浓度为500 μg/L,包被条件为4 ℃ 12 h,血清稀释倍数为1 ∶ 100,酶标二抗为1 ∶ 2000,孵育条件为37 ℃ 1 h,底物反应条件37 ℃ 20 min。10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10例IgG1阳性,9例IgG2阳性,5例IgG3阳性,9例IgG4阳性。2例寻常型天疱疮、1例成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均阴性。5例妊娠疱疹所有亚型均阳性,以IgG1和IgG3亚型为主。结论 抗BP180NC16A ELISA检测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是检测BP和妊娠疱疹患者抗BP180NC16A抗体亚型的半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35.
【摘要】目的 研究HLA-DQB1等位基因DQB1*0501、DQB1*0502、DQB1*0201、DQB1*0402与复发性尖锐湿疣间的关系,为寻找尖锐湿疣的易感基因提供线索。方法 应用PCR-SSP技术检测84例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和107例正常人的HLA-DQB1等位基因DQB1*0501、DQB1*0502、DQB1*0201、DQB1*0402。结果 尖锐湿疣复发组DQB1*0501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降低(8.3% vs 21.5%,P<0.05),DQB1*0201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降低(0% vs 9.3%,P<0.01),另两等位基因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提示DQB1*0501与DQB1*0201与尖锐湿疣复发相关。结论 HLA 多态性可能是与尖锐湿疣复发有关的宿主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136.
太田痣患者真皮黑素细胞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太田痣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0例太田痣患者石腊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银染色。结果:10例患者中S100、银染色和MCIR均为阳性,其中:HMB45阳性6例,C—hit5例,雄激素受体(AR)4例,孕激素受体(PR)3例,雌激素受体(ER)2例。结论:太田痣的黑素细胞具有色素细胞及早期胚胎细胞的特性,黑素细胞存在性激素受体。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常见致病真菌代谢产物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KC)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犬小孢子菌和白念珠菌常规培养,提取培养上清液后按不同稀释度加入体外培养的HKC中,24h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IL-8,IL-6及TNF-α的浓度。结果5个组均使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在红色毛癣菌、白念珠菌、须癣毛癣菌组1∶10,犬小孢子菌组1∶1时,HKC上清液中的IL-8及IL-6均高于空白对照(P<0.01)。结论体外培养的真菌培养上清液对HKC的活性有明显的影响。浓度较高时可直接导致HKC的死亡;浓度低时可明显刺激HKC增加细胞因子的产生,其中红色毛癣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38.
大多数复发性症状性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 )患者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检查均为阴性 ,其复发病因目前尚不清楚 ,因此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成为性病学的一大难题。该作者采用PCR的方法评价了尿道生殖支原体和复发性非淋菌性尿道炎之间的关系。在 1999年 4月至 2 0 0 0年 5月间 ,共观察了72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日本男性患者 ,年龄 17~ 6 9岁 (平均 2 7岁 ) ,均为异性恋。所有入选患者均有急性尿道炎的症状和体征 ,尿道拭子涂片至少在 3个× 10 0 0视野中见到≥ 5个多形核白细胞。镜检和培养排除淋病。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 3个月内未服用任何…  相似文献   
139.
表位扩展常发生在自身免疫性疱病患者中, 该类患者由于表位扩展使得更多的抗原表位暴露, 引起原疾病加重、转化或并发其他疾病。随着表位扩展的免疫学证据日益增加,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表位扩展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不同类型类天疱疮、不同类型天疱疮、天疱疮与类天疱疮、自身免疫性疱病与其他皮肤病的并发或转化四个方面, 介绍自身免疫性疱病中的表位扩展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