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通过对乙肝病毒(HBV)五项标志物检测方法的改变,可以随机快速定性或定量的检测。方法将原来的大样本单项布板改变成小样本量纵向五联法布板,进行干扰试验和携带污染试验。结果方便了实验操作,各板单列时高含量的HB sA g ,HB sA b ,HB eA g 在测试时均有一定的携带污染率。HB sA g酶标液可使HB sA b,HB eA b,HB cA b检测孔呈阳性。HB sA b酶标液可使HB sA g,HB eA b,HB cA b检测孔呈阳性。HB cA b酶标液可使HB cA b检测孔呈阳性。HB eA b,HB eA b的酶标液对各检测孔均无干扰。由于HB sA g,HB sA b的酶标液对HB sA b,HB sA g的包被孔可以相互干扰,而HB eA g的酶标液对两者均无干扰。高含量的HB sA g ,HB sA b ,HB eA g 血清在测试时均有一定的携带污染率。纵向五联排列每列为同一样本不存在携带污染问题。结论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抗干扰能力,提高实验方法的精密度,方便结果的报告,加强批间质量控制,可以随机快速定性或定量的检测HBV五项标志物。  相似文献   
82.
目的:检测不同亚类T淋巴细胞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IFN-γ、IL-4、TGF-β1、IL-9及IL-17在初始海洛因依赖者血清中的水平,认识海洛因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1例海洛因依赖者(2年内)设为海洛因依赖组,31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血清IFN-γ、IL-...  相似文献   
83.
任玮  左丽  申延伟 《贵州医药》2004,28(1):30-31
目的了解心绞痛(CSA)发病与IL-2、TGF-β的关系。方法 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白细胞介素-2(IL-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31例进行比较。结果 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IL-2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明显高于治疗后;心绞痛患者血浆中IL-2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TGF-β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与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血浆中IL-2和TGF-β含量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1,P<0.01)。结论 IL-2、TGF-β与心绞痛发病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4.
赤灵芝孢子粉对老年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盈康活"灵芝孢子粉对正常老年小鼠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用不同剂量灵芝孢子粉给正常老年小鼠灌胃,检测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外周血细胞CD3+、 CD4+、 CD8+、 CD49b+、 CD19+的表达;血清中溶血素效价、总补体活性以及T细胞产生主要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 灵芝孢子粉能明显提高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溶血素效价,增加腹腔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对外周血中T、 B、 NK细胞的数量、血清总补体活性和主要细胞因子的含量均有一定影响结论: 灵芝孢子粉对正常老年小鼠的免疫功能恢复具有正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5.
李纲  陶莉  王洪林  陈剑  左丽  杨梅 《陕西肿瘤医学》2010,18(6):1117-1119
目的:比较同时放化疗加巩固化疗(CCT)和同时放化疗(CRT)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7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分为2组,CRT组(28例)采用多西他赛和顺铂每周化疗同时放疗,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化疗采用多西他赛30mg/m2和顺铂20mg/m2,每周重复,共5周,CCT组(29例)先按CRT组方案治疗结束后再加用多西他赛75mg/m2和顺铂75mg/m2巩固化疗,每3周重复,共2周期.结果:CCT组和CRT组有效率分别为68.9%和53.6%,1、2、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CCT组分别为64.5%、36.2%、17.3%和18个月,CRT组为48.6%、21.2%、10.7%和13个月,有统计学差异.两组不良反应CCT组血液学毒性较CRT组明显.结论: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期放化疗后巩固性化疗可提高近期疗效、中位生存期,含紫杉类与顺铂的化疗方案可认为是最佳的选择,但其不良反应也明显增加,作为标准治疗仍需临床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分析评估某院近3年门诊癌痛患者麻醉镇痛药品的应用情况,探讨镇痛治疗策略,为临床合理应用该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门诊收治的268例癌痛患者为对象,记录其所用药品名称、用药量、使用天数、病种等,并进行逐份统计、整理、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等的差异.结果268例癌痛患者常用的阿片类镇痛药有5种,排序由高到低分别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吗啡片和磷酸可待因片.268例癌痛患者中,肺癌患者最多(26.5%);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使用量最多;有36例患者用药时间超过1年.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痛感程度得到了缓解,疼痛数字评分(NRS)降低,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增加,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癌痛治疗基本符合WHO癌痛治疗原则,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完善.  相似文献   
87.
杨瑞  魏兴浩  王培增  杨培伟  苏杭  李楠  左丽 《贵州医药》2007,31(12):1123-1124
雷公藤是被公认的具有免疫抑制功效的中药之一.据报道[1]雷公藤多甙是雷公藤的主要药用成分,具有对不同实验动物的免疫抑制作用.以往多是雷公藤多甙对实验动物单一免疫因素影响的研究[2],系统地研究其对动物免疫功能抑制的研究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治疗肱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 治疗肱骨骨折不愈合40例,其中保守治疗6例,手术椎骨内固定治疗34例.结果 保守治疗组全部未骨性愈合,有假性关节形成,手术组32例治愈,2例未愈,40例治疗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肱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自体髂骨椎骨内固定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首发重度抑郁症患者血清中促炎物质IL-1α、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 TNF-α)以及血清总补体活性( CH50)水平的变化,以期对首发抑郁症的诊断有所帮助。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首发抑郁症患者进行抑郁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9例首发重度抑郁症组患者和40例体检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其血清中IL-1α、IL-6、IL-18、TNF-α及CH50的水平。结果首发重度抑郁症患者血清中IL-6、IL-18、TNF-α及CH50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α则无明显差异(P>0.05);在首发重度抑郁症男女性别分组中,血清中IL-1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IL-18、TNF-α及CH5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因子IL-6、IL-18、TNF-α及CH50可能参与或伴随首发重度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可以作为首发重度抑郁症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0.
目的通过观察2型登革病毒(DEN2)NGC株初次感染和再次感染BALB/c小鼠后小鼠血浆中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产生及其动态变化,研究DEN2感染的免疫机制。方法用不同量的DEN2NGC株经皮下多点注射,建立BALB/c小鼠感染模型,间接ELISA法测定感染后不同时间小鼠血浆IL-2、IFN-γ、IL-4、IL-5、IL-6、IL-10的含量。结果(1)在初、再次感染阶段,DEN2NGC株各感染组产生IL-4、IFN-γ、IL-2、IL-5、IL-6、IL-10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①在初次感染阶段,NGC株各感染组血浆IL-2、IL-5、IL-6于第4、6、8天出现;在再次感染阶段,各感染组产生IL-2、IL-5、IL-6均于第1天迅速升高;IL-2水平于第4天达高峰(104448·46±13314·1pg/ml),维持5~7天后迅速下降;IL-5于48小时达到高峰(135·125±46·75pg/ml);各组小鼠IL-6产生的动态相似,在再次感染后第1天,达高峰(555·823±44·639pg/ml)后逐渐下降。②初次感染早期,IL-4水平明显升高,而IFN-γ处于较低水平;再次感染后第1天,IL-4水平达最高峰(4294·668±349·038pg/ml),IFN-γ则于第4天和第11天达较高水平,两者的产生彼消此长,且产生动态与感染病毒量有关。(2)在初、再次感染阶段,用不同量DEN2NGC株感染组产生细胞因子水平有差异。结论DEN2NGC株初次和再次感染BALB/c小鼠后,TH1和TH2应答均可发挥一定作用,二者相互影响,TH细胞及其产生的CK在DEN感染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