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31.
目的 探讨济南市城区和农村饮用水中重金属浓度的长期变化及慢性健康风险水平。 方法 2016~2020年在济南市10个区县分别设置城区和农村饮用水监测点,采集饮用水样品,共计对2690份样品中的8种重金属[砷、镉、铬(六价)、铅、硒、铝、铜、锌]进行检测。参照《化学物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WS/T 777-2021),对3种重金属(砷、铅、铜)成人经口摄入途径导致的慢性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描述不同水样、不同水源、不同水期类型饮用水中3种重金属慢性健康风险的时间变化趋势,并分析不同处理措施饮用水中重金属慢性健康风险差异。 结果 2016~2020年济南市饮用水中,8种重金属元素中有6种元素[砷、镉、铬(六价)、铅、铜、锌]浓度整体上均呈现出一定的降低趋势,其中铝(7/2 690,0.22 %)和铅(3/2 690,0.11%)浓度存在超标情况。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砷同时存在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铅存在致癌风险,铜存在非致癌风险;城市饮用水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风险指标为砷、铅、铜,农村饮用水重金属污染的主要风险指标为砷;不同水样、不同水源、不同水期的饮用水健康风险均呈现下降趋势,不同水源类型水样砷致癌风险(P=0.016)、铅致癌风险(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特殊处理的饮用水中砷致癌风险和铜非致癌风险有所降低。 结论 2016~2020年济南市居民饮用水中大部分重金属元素浓度呈现出降低趋势,但砷、铅、铜仍然存在经口摄入途径暴露导致的长期慢性健康风险,应在今后饮水风险管理中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了解济南市宾馆、理发店和美容院室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甲醛、氨的健康风险分布特征,识别宾馆、理发店和美容院可能存在的主要健康风险,为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方法 在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长清和章丘共7个区,设置监测点进行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采用《化学物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WS/T 777-2021)推荐的方法,评估公共场所中化学污染物吸入途径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 结果 评估了苯、甲苯、二甲苯、甲醛、氨5种危害因素的非致癌风险,所有场所空气中甲苯的非致癌风险指数(HQ)均低于1;所有场所空气中甲醛的HQ中位数均大于1;宾馆的苯、二甲苯和理发店的苯、氨及美容院的苯的HQ中位数均小于1,但风险最大值大于1。评估了甲醛和苯2种危害因素的致癌风险,所有场所空气中甲醛最低风险值均高于10-6水平,最大值高于10-4;所有场所空气中苯的致癌风险中位数均低于10-6,但最大值均高于10-6,其中宾馆存在风险最高值超过10-4情况。 结论 济南市宾馆、理发店和美容院中甲苯暴露量未超过不良反应阈值,非致癌风险较低;苯、二甲苯、甲醛、氨存在非致癌风险,需要开展持续性监测与风险评估。甲醛引起癌症的风险性较高;苯的致癌风险较低,但也存在极端值风险超过10-4情况。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评估济南市空气污染严重区域大气颗粒物对社区人群内科门诊就诊的急性效应。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济南市空气污染严重区域某综合医院逐日内科门诊就诊个案记录、空气污染物浓度及气象信息,并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定量评估逐日PM2.5及PM10浓度与社区人群门诊就诊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分性别、分年龄段(<65岁和≥65岁)、分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PM2.5、PM10浓度每升高10 μg/m3,当日内科门诊量分别增加0.28%(95%CI:0.05%~0.50%)、0.15%(95%CI:0.02%~0.28%);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分别增加0.40%(95%CI:0.01%~0.80%)、0.25%(95%CI:0.02%~0.47%)。男性及≥65岁人群是敏感人群。 结论 济南市空气污染严重区域大气颗粒物对社区人群内科门诊量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循环系统疾病人群存在急性效应,且男性及≥65岁人群敏感。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对某挥发性有机物(VOCs)工业基地附近居民和对照区居民的VOCs内暴露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工业基地是否造成附近居民内暴露水平的提高。 方法 选择工业基地A附近常住居民作为暴露组,同时设立1∶1匹配(年龄±3岁,性别相同)的对照组。收集居民基本信息,采用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法检测其全血中VOCs(苯系物和卤代烃)的浓度并统计分析其差异。 结果 暴露组甲苯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苯、乙苯、邻二甲苯、对/间二甲苯、四氯化碳、一溴二氯甲烷和三氯乙烯暴露组浓度中位数高于对照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 工业基地A升高了附近居民乙苯、邻二甲苯、对/间二甲苯的内暴露水平。同时建议重视三氯乙烯的生化危害及防护宣传。 相似文献
35.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除传统危险因素外,细颗粒物(PM2.5)等大气污染物是CVD发生和加重的重要危险因素。PM2.5的暴露与CVD之间具有确定性的因果关系,是心血管事件发生过程中的一个可控危险因素。通过采取积极措施控制大气污染水平,降低PM2.5浓度,可有效降低CVD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减轻CVD负担。大气污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6.
目的评价济南市空气污染严重区域大气污染物PM_(2. 5)、PM_(10)、NO_2、SO_2及O_3对当地居民循环系统疾病门诊就诊的暴露反应关系。方法收集2014—2016年济南市重污染区域某综合医院循环系统疾病逐日门诊信息、空气污染物浓度及气象信息,并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定量评估逐日大气污染物PM_(2. 5)、PM_(10)、NO_2、SO_2及O_3浓度与当地居民循环系统门诊就诊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2014—2016年期间该综合医院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合计55 858人次,日均就诊量51人次/天,PM_(2. 5)、PM_(10)、NO_2、SO_2及O_3日均浓度分别为100、205、53、58及90μg/m3。PM_(2. 5)、PM_(10)、NO_2浓度每升高10μg/m3,当日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分别增加0.40%(95%CI:0.01%~0.80%)、0.25%(95%CI:0.03%~0.47%)、1.66%(95%CI:0.64%~2.68%)。仅发现NO_2与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存在累积滞后效应,NO_2浓度每升高10μg/m3,在Lag02时,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可增加2.13%(95%CI:0.81%~3.46%)。未发现SO_2及O_3与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之间存在显著效应。结论空气污染严重区域大气污染物PM_(2. 5)、PM_(10)及NO_2与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未发现SO_2及O_3与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之间存在显著效应。 相似文献
37.
目的 以济南市为例,分析家庭燃煤取暖造成的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中毒事件的时间分布,探讨寒潮与CO中毒急性效应的关联。方法 收集济南市2007—2021年家庭燃煤取暖造成的CO中毒事件,采用时间分层病例交叉设计,评估了10种不同寒潮定义及其滞后0~10天对CO中毒的影响。结果 2007—2021年济南市共有4 093例家庭燃煤取暖造成的CO中毒事件,研究发现,寒潮与济南市CO中毒风险的增加有关。分别以P01、P05和P10作为寒潮温度阈值时,最大效应水平分别出现在定义P01(3)、P05(5)和P10(5)滞后6天时,其比值比分别为2.58(95%CI:1.59~4.19),2.06(95%CI:1.57~2.7)和1.62(95%CI:1.36,1.93)。结论 不同寒潮定义与CO中毒的关联存在差异,但随着低温阈值的降低和寒潮持续时间的增加,寒潮对CO中毒的关联也相应增加,寒潮与CO中毒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8.
目的估算2013—2017年全国大气污染治理行动下济南市居民的长期健康收益。方法收集2013—2017年间济南市PM_(2.5)浓度日均值及2013年和2017年死因监测数据,采用归因环境颗粒物暴露的整合风险模型(IER),计算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中风、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人群归因分值(PAF),估算济南市五年来PM_(2.5)减少带来的长期健康收益。结果济南市整体及各区县PM_(2.5)年均浓度逐年下降,整体降低幅度为41.8%,但仍存在取暖季高浓度特征。年济南市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中风、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PAF(2013/2017)分别为49.17%/30.61%、83.85%/62.64%、73.03%/50.72%、95.71%/81.73%和79.20%/57.17%。2013年PM_(2.5)浓度降低到2017年的水平后,人群死亡人数将分别减少3 920、2 236、1 437、357、351人。结论 2013—2017年全国大气污染治理行动下,济南市大气PM_(2.5)浓度下降明显,五类疾病归因死亡人数均显著下降,应继续积极推进大气污染治理行动,同时注意取暖季的环保措施和暴露防护。 相似文献
39.
2012年10月24日,江苏省某小学校医电话报告,该校一(3)班自10月22日以来十多名学生因出现呕吐缺课.为明确感染原因,确定影响范围,防止疫情扩大并制定有效控制措施,10月25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组成调查组介入开展调查与处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江苏省某小学教职员工和学生及学生家长.该小学为非寄宿学校,设有6个年级36个班级,共有在校学生1 789名,教职员工110人.学校为师生仅提供午餐,在校用餐学生1 400多名,饮水均为桶装水,每1~2 d更换1次.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济南市泉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合理开发泉水提供基础依据。方法按照GB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和GB/T8538-1995《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对济南市市区内趵突泉泉群、黑虎泉泉群、珍珠泉泉群和五龙潭泉群水质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泉水的感官性状指标均佳,pH值呈弱碱性,铁、锰、铜、锌、砷、铅、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氰化物、砷、硒、铬(六价)、碘化物等含量均很低,硝酸盐(以氮计)、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检测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结论四大泉群均为单一型"锶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染,通过消毒净化处理后,泉水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