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5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误用静脉注射二甘醇后肝功能变化及其与二甘醇中毒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64例慢性肝病患者误用二甘醇前后的临床资料及8周内肝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二甘醇中毒的危险因素.结果 64例慢性肝病患者误用静脉注射二甘醇后,15例(23.4%)出现急性肾小管坏死、酸中毒、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表现.12例(占中毒病例的80.0%,误用二甘醇病例的18.7%)在暴露后7 d内死亡.静脉误用二甘醇后可引起轻度的肝损害,表现为早期(6周内)、一过性(1周)总胆红素加深、丙氨酸转氨酶轻度增高,胆碱酯酶轻度下降,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胆固醇在使用前后及中毒组与无中毒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中毒组9例凝血酶原活动性下降,12例白蛋白下降(P<0.05).2例中毒患者出现腹胀加重,其中1例因消化道大出血死亡,另1例出现肝性脑病,最终需肝移植治疗.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中毒组全为男性,r=4.266,P<0.05)及用二甘醇前黄疸水平(r=7.640,P<0.01)与二甘醇中毒发生与否有关.结论 误用静脉注射二甘醇后仅部分患者出现二甘醇中毒,但中毒者病死率极高.二甘醇可以加重肝功能损害,但多为轻度短暂肝功能变化,仅极少数发生二甘醇中毒的患者在出现肾损害同时出现肝病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52.
背景: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已得到很多实验的证实,但其机制仍不明确。 目的:实验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后肝星状细胞的凋亡情况,初步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肝纤维化的机制。 方法:连续8周皮下注射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造模成功后,2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经尾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DMEM培养液。于移植前,移植后第3,7天分别处死大鼠,取其肝脏行羟脯氨酸的检测,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α-SMA及α-SMA+TUNEL双染反映肝星状细胞活化及其凋亡情况。 结果与结论:造模8周后,大鼠肝脏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病理呈进展性肝纤维化表现。移植7 d后,实验组大鼠肝脏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降低,肝纤维化有所缓解,而对照组的肝纤维化程度继续加重。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Cl4注射8周后,α-SMA阳性细胞大量增生,移植后第7天,实验组α-SMA阳性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5)。移植后第3天,实验组肝星状细胞凋亡明显较对照组增加(P < 0.05)。结果提示,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有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治疗肝纤维化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3.
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乙型重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目前治疗主要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部分病例辅以人工肝支持治疗.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病毒治疗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但目前对乙型重型肝炎是否行抗病毒治疗、如何恰当选择抗病毒药物及抗病毒治疗时机仍存在争议.文中就这些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慢性重型乙型肝炎Th1/Th2类细胞因子的水平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集112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以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应用ELISA法检测IL-4和IFN-γ水平,荧光PCR法检测HBVDNA载量,分析重型肝炎患者不同分期细胞因子水平以及与HBVDNA载量及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L-4、IFN-γ水平和Th1/Th2比值明显高于CHB患者和健康体检者(z值分别为8.968,10.004和26.067,P值分别为0.009,0.007和0.000);晚期重型肝炎患者的IL-4水平明显高于早、中期患者(z值分别为3.672和3.158,P值分别为0.000和0.002),但Th1/Th2比值低于早、中期患者(Z值分别为3.161和2.166,P值分别为0.002和0.030);不同HBVDNA复制水平的重型肝炎患者IL4、IFN-γ及Th1/Th2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431,2.626和0.140,P值分别为0.219,0.403和0.987);但患者外周血IL4浓度越高,12周的病死率越高。结论Th1/Th2失衡导致重型肝炎的发生,随着病情加重,Th1/Th2比值下降,提示短期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5.
尽管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下降,但其传播性强,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其所引起的重症、危重症病例急剧增多对医疗系统提出巨大挑战,如何构建高效的救治体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为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组织院内相关专家撰写本诊疗方案,规范患者收治流程,甄别重症、危重症病例,制定救治方案及护理、康复指引。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替比夫定(LdT)和恩替卡韦(ETV)是我国常用的强效抗病毒药物,探讨其在慢性乙型肝炎(CHB)中实际临床应用的疗效特点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随访观察LdT组50例、ETV组52例的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14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24、36、48、72、96和144周时HBV DNA定量水平及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中位时间及观察终点时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完全病毒学应答率(CVR)、病毒学突破率(VBT)指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第12、24、36周HBV DNA定量水平LdT组患者均高于ETV组,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ETV组高于LdT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第48、72、96、144周则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中位时间;LdT组为24.0(12.0~92.0)周,大于ETV组的12.0(4.0~52.0)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LdT组中有9例(18.0%)CK曾大于3倍正常值上限(3&#215; ULN)以上,而ETV组则仅有2例(3.9%)CK大于3&#215; UL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观察终点比较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CVR和VBT,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ETV初始单药治疗CHB患者比LdT能更快、更强抑制HBV复制且CK升高率较低,但ETV与LdT抑制HBV的远期疗效(大于36周)及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CVR和VB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8.
黎志良  韦嘉  谢俊强  崇雨田 《医药导报》2004,23(4):0229-0231
目的:探讨中药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重型肝炎的疗效,评价临床意义。方法: 148例肝炎患者中,其中重度慢性乙肝患者65例,分为常规治疗不加中药组29例和常规治疗加中药治疗组36例;重型肝炎患者32例,治疗组18例患者为入院前进行汤剂治疗>1周,对照组14例为入院前未进行中药治疗,两组均用中药治疗。重型肝炎恢复期51例为2000年3月~2002年6月出院病例,分成中药治疗组27例,对照组24例不用中药治疗。慢性乙肝中草药治疗,主要以茵陈蒿汤加味,有茵陈、栀子、大黄、龙胆草、柴胡、田基黄等。当地进行中草药治疗重型肝炎的组方也是在此基础上,加黄芩、黄柏、虎杖、白花蛇舌草、山豆根、当归、党参等,多于15种中草药。重型肝炎恢复期血清总胆红素(T BiL)、转氨酶完全正常后,应用制鳖甲、炮穿山甲、莪术、三七、血竭、当归、党参、鸡内金、山豆根等,粉碎后过80目筛,制蜜丸,3 g,po,bid,服2周停1周,2个月为1个疗程。检测T BiL、凝血酶活动度(PTA)、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胶原(PCⅢ)、Ⅳ型胶原水平(Ⅳ C),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各类比较,统计学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治疗有降低慢乙肝重度总胆红素水平的作用,对重型肝炎恢复期经中草药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改善,急性肝衰竭中药成份有可能使肝细胞损害加重。  相似文献   
59.
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医学常识可通过乙肝专题讲座或义诊等形式,加强门诊病人对疾病防治知识的教育,使病人充分认识到治疗的意义和目的以及遵守医嘱的重要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态与原发性肝癌的关联程度,为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eta分析法,对51篇关于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呈高度关联(OR=11.34),其中HBsAg、Anti.HBc-IgM与原发性肝癌的关联程度最高(OR分别为13.15和12.37),其次为Anti—HBc(OR=8.50),HBeAg与原发性肝癌的关联程度高于Anti—HBe(OR=4.36 vs 2.49),Anti—HBs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合并OR值小于1(OR=0.24)。结论HBV感染是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HBV现正感染、病毒复制活跃者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较大。慢性HBV感染者出现Anti-HBc—IgM阳性要警惕原发性肝癌的发生,Anti-HBs是降低原发性肝癌发生风险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