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5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经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期间新发肝癌的情况,并分析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8年4月-2011年6月门诊随访的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14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调查其人口学资料及临床指标,包括病毒学和生化学应答等,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治疗期间新发肝癌的危险因素.结果 随访32.5个月(6.4 ~87.6个月),14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发生肝癌15例,肝癌的年平均发病率为3.8%.统计学分析显示,基线hbeag阳性和有肝癌家族史者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期间新发肝癌的风险显著升高(rr=4.524和3.858,p<0.05),是新发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口服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仍有发生肝癌的风险,基线hbeag阳性和有肝癌家族史的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较高.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rvey the incide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n patients with hbv-related cirrhosis receiving nucleos(t)ide analogues treatment and to assess its risk factors.methods a total of 141 patients with hbv-related liver cirrhosis receiving nucleos(t) ide therapy from april 2008 to june 2011 were enrolled.the clinical data including vir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tes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risk factors of hcc occurrence.results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4 to 87.6 months with a median followup time of 32.5 months.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15 out of 141 patients developed hcc with an average annual incidence rate of 3.8%.hcc incidence was higher in hbeag positive cirrhosis and in those with family history of liver cancer ( rr =4.524 and 3.858,p < 0.05 ).conclusions patients with hbv-related cirrhosis have a high incidence rate of hcc even they recieve nucleos (t) ide analogues treatment.hbeag positive cirrhosis and family history of liver cancer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hcc.  相似文献   
152.
153.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主要配体(programmed death-1ligand,PD-L1)表达与肝脏病变程度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不同临床类型慢性HBV感染者137例,含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02例,活动性肝硬化(LC)患者25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10例。其中,102例CHB患者中有22例行肝组织活检,炎症分级为G1~G4,纤维化程度分为S0~S4。健康对照10例。取新鲜血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s表面PD-1和PD-L1阳性细胞比例以及人白细胞抗原(HLA)型别;对HLA-A2阳性者的PBMCs加入重组HBcAg体外培养7d,加入PE标记的HBV抗原表位肽-五聚体复合体(含HBV抗原表位肽为HB-cAg18-27),流式细胞仪计数CD8+T细胞数以及CD8和PD-1双阳性细胞。ELISA检测PBMCs培养上清液中IFN-γ。比较CHB、LC、ACLF三组间以及不同肝组织病变程度患者间PD-1、PD-L1、CD8+细胞数量和PD-1表达水平、IFN-γ水平的差异。结果在CHB、LC和ACLF组PD-1在PBMCs表面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4±16.5)%、(54.3±21.9)%、(45.5±26.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值分别为0.000、0.001、0.071;三组PD-L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1.7±17.7)%、(33.4±17.9)%、(26.6±11.8)%,和对照组比较,P值分别为0.006、0.252、0.854。62例HLA-A2阳性患者的CD8+T细胞比例分别为(1.6±1.0)%、(3.1±1.6)%和(3.3±1.7)%,LC组和ACLF组明显高于CHB组(P0.05);PD-1阳性细胞占CD8+T细胞的比例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三组PBMCs培养上清液中IFN-γ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不同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CHB患者间PD-1、PD-L1表达虽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PD-L1在炎症G1和纤维化S0的患者中的表达较其他组患者高。结论慢性HBV感染者PD-1和PD-L1表达明显上调。肝脏病变程度与PD-1表达水平无关,但与HBV特异性CD8+T细胞数量及PD-L1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54.
重视学习方法教育 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适应教育观念转变,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临床见习学生的自学能力。方法在临床见习学生中进行传染病学学习方法的教育,指导学生自学活动实践。结果设计出传染病学学习方法教育内容及方法,并应用于临床见习学生的教学中,融学习方法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不仅积累了学习方法教育经验,而且为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兴趣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打下了基础。结论学习方法教育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5.
目的:观察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3个月对慢性HBV感染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慢性肝病问卷(CLDQ)对慢性HB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及抗病毒治疗3个月进行生存质量评定,并分析抗病毒前后HBVDNA、ALT、AST、TBIL、ALB、PTA变化,了解抗病毒治疗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与病毒载量、肝功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抗病毒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所有领域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同时HBVDNA、转氨酶、总胆红素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不但降低病毒载量、改善肝功能,同时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对有抗病毒治疗指征的患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评价青蒿琥酯片联用伯氨喹啉治疗疟疾的疗效.方法 对采用青蒿琥酯片联用伯氨喹啉治疗疟疾25例(观察组)与采用氯喹联用伯氨喹啉治疗疟疾32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的退热时间、治愈率、复燃率及副作用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100%及96.9%(P>0.05),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为(19.7±11.8)h,低于对照组的(31.5±18.1)h(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均未见复燃.结论 青蒿琥酯片联用伯氨喹啉治疗疟疾具有退热时间短,治愈率高,复燃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7.
【目的】比较替诺福韦(TDF)单独与联合其他核苷类似物(N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经治患者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TDF单独治疗组31例及TDF联合其他NA组24例的CHB经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以及各组治疗前后第4、12、24、36、48、72周HBVDNA水平、HBV DNA不可检测率,HBV DNA阴转的多因素分析、ALT复常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HBV DNA水平、HBV DNA不可检测率、ALT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大于0.05;0.700;0.664)。HBVDNA阴转多因素分析显示TDF单独治疗与TDF联合其他NA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720)。两组中各时间点CK超过2倍正常上限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各组内前后两两比较显示,HBV DNA水平进行性下降、HBV DNA不可检测率进行性上升,且在24周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各组内ALT复常率也在36周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对于核苷类似物经治的CHB患者,TDF单独治疗或TDF联合其他NA治疗均能早期快速抑制HBV DNA复制,且ALT复常率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8.
肝衰竭并发颅内出血13例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肝衰竭并发颅内出血病例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总结13例因肝衰竭并发颅内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结果共观察13例肝衰竭患者,其中7例为慢性重型肝炎,6例为失代偿期肝硬化;13例病例中神志改变者7例;头痛呕吐者3例;抽搐、偏瘫者3例,病理征阳性6例,颈抵抗者5例,其中合并高热者7例。11例死亡;2例好转,病死率为84%。13例病例中7例误诊为肝性脑病,误诊率为53%。结论肝衰竭并发颅内出血的患者病死率和误诊率高,对本类病例应高度重视是否发生颅内出血,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降低病死率,最大可能避免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59.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7岁.因发热、咳嗽、头痛1周,伴恶心、呕吐3日于2007-05-09 11:00入住湖北通城县医院感染科.  相似文献   
160.
目的分析严重肝病患者静脉误用二甘醇后中毒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中毒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使用病例分析方法,分析静脉注入二甘醇的64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二甘醇中毒组与无中毒组临床特点的差异,分析发生中毒的可能相关因素。结果15例患者发生二甘醇中毒,且都出现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中11例出现消化道症状或消化道症状加重;10例出现神经系统受损,以颅神经及外周神经为主;13例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中毒后血WBC、RBC、Hb分别为(9.78±3.75)×10^9/L、(2.32±0.76)×10^12/L、(79.5±23.6)g/L,WBC明显升高(P=0.008),RBC和Hb降低(P值分别为0.014和0.018)。中毒患者肾组织活检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及间质炎症。12例中毒患者死亡。两组患者用药前诊断为重型肝炎、治疗过程中合并使用利尿剂、腹水、存在肾脏基础疾病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之间静脉注射二甘醇前血中性粒细胞计数、BUN、Cr、钙离子和磷离子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静脉二甘醇中毒主要表现为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代谢性酸中毒、胃肠道症状以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贫血和WBC增高;病死率高;用药前存在严重肝脏疾患、肾脏疾病、潜在肾损害、感染可能是发生静脉二甘醇中毒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