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7篇 |
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口腔科学 | 103篇 |
临床医学 | 8篇 |
综合类 | 34篇 |
出版年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7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6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8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龋病活跃性预测——龋病学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之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松龄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8,18(8):421-424
本文对近30余年来关于龋病活跃性预测的研究作了较全面的回顾,其中包括研究的发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等.龋病活跃性预测是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开展社会口腔保健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而且对探讨龋病的发病因素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2.
岳松龄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1993,(5)
本文介绍近几年来国外用氟防龋的现状。氟化物的防龋效果应当肯定。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许多研究工作均证实局部用氟与全身用氟有同样的防龋效果,其中尤以氟化物牙膏和用氟化物溶液定期含漱的效果最为明显。从氟化物的防龋作用上,许多研究均说明它是通过局部作用来实现的。这些动向对我国儿童的龋病预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3.
牙釉质龋中的蛋白溶解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三个方面探讨牙釉质龋病变中的蛋白溶解现象。首先观察了木瓜酶、胰蛋白酶及胶原酶对人工龋形成及活体人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此三种酶对两者均无明显作用。进一步用菌斑液处理人牙釉质粉,再进行脱矿实验,也未发现菌斑液有促进人牙质粉脱矿的作用。结果提示在牙釉质龋病变中,蛋白溶解现象不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144.
龋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龋病学研究百年回顾和展望之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松龄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17(9):489-493
本文综述了近百年来龋病组织病理学研究的成果,分别介绍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在龋病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和反应。其中,釉质龋的研究资料最为丰富,其次是牙本质,有关牙骨质龋的资料最少。在釉质和牙本质的龋病变中,无机物的破坏是结构变化的主要过程,其中包括羟磷灰石晶体的破坏。已有充分证据说明:龋病是一个以脱矿为主要过程的病变。 相似文献
145.
不同生存状态下变形链球菌合成胞外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变形链球菌合成水溶性、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能力在生物膜黏附状态与浮游状态下是否存在量的差异及其可能原因。方法 :在多种蔗糖培养浓度和不同培养时间 ,对变形链球菌分别进行静置培养和摇动培养 ,以模拟生物膜黏附状态和浮游状态下生长的变形链球菌 ,蒽酮法测定细菌合成的水溶性胞外多糖和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含量。结果 :相同培养时间每种蔗糖浓度条件下 ,生物膜黏附状态下变形链球菌合成的水溶性、水不溶性胞外多糖均要多于浮游状态下的细菌 (P <0 .0 5 ) ,生物膜黏附状态与浮游状态下变形链球菌的数量和合成胞外多糖的量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不同培养时间同一蔗糖浓度条件下 ,生物膜状态下变形链球菌合成的水溶性、水不溶性胞外多糖也多于浮游状态下的细菌 (P <0 .0 5 )。结论 :生物膜黏附条件下 ,变形链球菌合成水溶性、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能力均明显增强 ,这可能是生物膜中的细菌有更强致龋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6.
本研究利用现代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方法将引发龋病的主要致病菌——变链球菌(c、d血清型)的表面蛋白P1提取出来,免疫BALB/c小鼠,以后取出小鼠脾脏,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再经一系列免疫学方法,制成抗P1的单克隆抗体。以后用此种抗体进行了多方面生物学性能测试,发现抗P1单克隆抗体与人心肌组织无交叉反应,能抑制变链球菌在体外的生长、产酸与粘附,可凝结同血清型变链球菌,并可使变链球菌菌体肿大。在大鼠身上,将此种抗体涂于口腔局部,有降低大鼠龋病发生的效力,本研究初步探索出抗P1单克隆抗体与人心肌组织无交叉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