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39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2篇
中国医学   3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42.
锁阳茎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目的:为了开发锁阳药用资源,并为临床用药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化学和光谱方法对锁阳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采用小鼠甲基红排便实验和小鼠氢化考的松肾阳虚动物模型对锁阳不同提取部位进行了润肠通便和补肾阳的药理活性研究。结果和结论:从锁阳的肉质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7个化合物:β-谷甾醇、棕榈酸、熊果酸、胡萝卜甙、(-)-儿茶素、柑桔素-4′-O-吡喃葡萄糖甙、琥珀酸,其中(-)-儿茶素和琥珀酸为首次从锁阳中分离得到;药理结果表明锁阳各提取部位均有较明显的润肠通便和补肾阳作用。  相似文献   
43.
44.
白木香叶为中国广东省治疗糖尿病的民间药物,关于其降糖作用和机制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白木香叶95%乙醇提取物(AE),灌胃给药于db/db2型糖尿病小鼠,4周之后发现AE高剂量组(600 mg/kg)具有降低db/db小鼠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糖耐量的作用。作用机制研究表明,AE可能是通过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起到了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的作用,并且AE未表现出引起动物体重增加的副作用,可能成为噻唑烷二酮之外的治疗肥胖相关糖尿病药物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45.
中药肉苁蓉质量控制及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鹏  屠鹏飞 《北方药学》2011,8(2):61-62,39
中药肉苁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列当科肉苁蓉属植物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男子阳痿、女子不孕、腰膝冷痛、血枯便秘等症.由于当前市场流通的肉苁蓉类药材混乱,并且评价肉苁蓉药材质量的标准过于局限,为了更好地评价肉苁蓉的质量,保证药材及其产品的疗效,本文对肉苁蓉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46.
建立了北刘寄奴药材中木犀草素和毛蕊花糖苷的反相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 C18 column (250 mm×4.6 mm, 5 μm) 色谱柱; 0.05%磷酸 (A) 和甲醇 (B) 梯度洗脱; 流速1.0 mL/min; 检测波长310 nm和350 nm。木犀草素和毛蕊花糖苷分别在0.0341-0.8172 mg/mL (r2 = 0.9999)和0.0708-2.832 mg/mL (r2 = 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7%和98.3%。15批北刘寄奴药材中木犀草素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差异明显。本文首次报道了北刘寄奴药材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7.
从大风子科植物爪哇脚骨脆的树干中分离得到11个已知三萜类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及与文献对照方法,分别鉴定为木栓酮-2,3-内酯(1),木栓烷(2),表木栓醇(3),木栓酮(4),2α,3α,19α-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羧酸(5),2α,3β,19α-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羧酸(6),2α,3α,23-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羧酸(7),2α,3α,23-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羧酸(8),2α,3α,19α,23-四羟基-乌苏烷-12-烯-28-羧酸(9),2α,3α,19α,23-四羟基-乌苏烷-12-烯-28-羧酸-28-O-β-D-葡萄糖酯(10),及3β,19α-双羟基-乌苏烷-12-烯-28-羧酸3-O-α-L-阿拉伯糖苷(11).其中化合物1为大风子科植物中稀有的裂环木栓烷三萜,所有化合物皆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松果菊苷(ECH)对急性脑缺血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4种氨基酸水平和脑梗死率的影响,以探讨ECH对脑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川芎嗪组(CXQ,40 mg.kg-1)、ECH高剂量(ECH 40 mg.kg-1)组、ECH低剂量(ECH 20mg.kg-1)组和ECH配伍冰片(ECH 40 mg.kg-1,冰片400mg.kg-1)组。各组大鼠给予相应的药物或者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7 d。在给药d 3,脑纹状体埋置探针套管,末次给药1 h后,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模型成功后立刻进行微透析。将透析液注入高效液相-荧光检测器(HPLC-RF),此方法较氨基酸分析仪相比较,具有最低检测限低等特点,检测各组纹状体细胞外液中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Asp、Glu、Gly、GABA水平均明显升高;ECH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ECH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Asp、Glu的水平,而ECH低剂量组与ECH配伍冰片组Asp、Glu降低均不明显;ECH高、低组与配伍冰片组对Gly、GABA的影响均不明显;与模型组相比,ECH高、低剂量组能明显地缩小脑梗死面积。结论 ECH对脑神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对抗脑缺血后兴奋性氨基酸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枸骨Ilex cornut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凝胶等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枸骨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光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2R, 3S, 4S)-4-(4-hydroxy-3-methoxybenzyl)-2-(5-hydroxy-3-methoxyphenyl)-3-hydroxymethyl-tetrahydrofuran-3-ol(1)、大黄素甲醚(2)、11-酮基-α-香树脂棕榈酸酯(3)、羽扇豆醇(4)、30-醛基羽扇豆醇(5)、乌索醇(6)、3β-羟基-乌索-11-烯-13β(28)-内酯(7)、乌索酸(8)、β-谷甾醇(9)、胡萝卜苷(10)、坡模酸-28-O-β-D-葡萄糖苷(11)、长梗冬青苷(12)。结论 化合物12为首次从冬青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0.
目的:建立测定白木香叶和远志地上各部分(包括远志整个地上部分、远志叶和远志茎)芒果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寻找富含芒果苷的植物资源奠定基础。方法:采用Kromasil 100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5%磷酸溶液(15∶85)为流动相,等度洗脱10 min,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58 nm,柱温为30℃。结果:在本色谱条件下,芒果苷和样品中其他成分分离良好,并且浓度在0.116~58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7.5%(白木香叶),97.3%(远志地上部分),97.1%(远志叶),98.5%(远志茎);RSD分别为1.6%,2.1%,1.8%,0.2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白木香叶、远志地上部分等不同来源植物中芒果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