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异位肾发生率约为0.1%,异位至盆腔约占0.05%[1-2],盆腔异位肾( pelvic kidney,PK)合并结石更为少见.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PK合并结石患者3例,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本组3例.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25、29、40岁.因下腹疼痛就诊2例,体检发现1例.3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IVU及CTU检查,诊断为左侧PK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伴左肾轻度积水1例,左侧PK合并输尿管下段结石伴左肾轻度积水1例,右侧PK合并肾结石1例.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肾上腺来源的无症状嗜铬细胞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肾上腺来源的无症状性嗜铬细胞瘤23例,讨论其诊断、术前准备、手术方式与围手术期注意要点.结果 18例顺利切除肿瘤,其中腹腔镜切除11例,开放手术切除7例,术中出现血压升高14例.5例诊断腹膜后包块于本院外科治疗,其中4例术中血压控制后行开放肾上腺切除术,1例血压升高到240mm Hg/160mm Hg无法控制,面色苍白,立即中止手术,关腹后扩容降压治疗4d、再次开放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切除肿瘤最大12.0cm×8.5cm×6.5cm,最小1.1cm×0.7cm×0.5cm.结论 对无症状性嗜铬细胞瘤,尤其肿瘤较小的更应引起重视,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和患者顺利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3.
目的:构建针对人TGF-β1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并评价其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中对TGF-β1基因的抑制作用,筛选出高效的表达载体以用于后续的RNAi研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设汁shRNA,在人TGF-β1基因的mRNA序列中选择靶序列,设计并合成编码的shRNA的两条寡核件酸序列,经退火成互补双链,再克隆至PGenesil-1质粒.构建2个表达载体PCenesil-TGF-β1-1(pT11)和PGenesil-TGF-β1-2(pT12),酶切及测序证实后转染至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中,错构载体(pHK)为阴性对照.转染后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TGF-β1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TGF-β1蛋白质的表达.结果:酶切及测序证实表达载体pT11、pT12构建成功,两个表达载体的转染率为38.2%和40.1%,两个表达载体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TGF-β1基因的转录抑制率为58.1%和60.0%,蛋白表达抑制率为38.9%和44.3%.结论:成功构建的针对人TGF-β1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对脐静脉内皮细胞株FGF-β1基因的转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以表达载体pT12的效果为优,为后续移植肾肾病基因治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4.
背景:很多方法可降低群体反应抗体致敏患者的群体反应抗体水平,其中血浆置换或免疫吸附法脱敏法是比较常用的,但这些方法副作用较多。 目的:拟观察肾移植前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对肾移植患者血清群体反应抗体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以2003-01/2006-1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移植中心的57例等待肾移植的群体反应抗体致敏患者为对象的前后对照,病例分析。 对象:群体反应抗体致敏患者57例,年龄21~65岁,群体反应抗体值平均(46.7± 29.5)%。 方法:所有患者在接受肾移植前以5 g/d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1周。在给予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前和疗程结束立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方法各检测1次血清群体反应抗体水平。 主要观察指标:血清群体反应抗体水平。 结果:应用免疫球蛋白后群体反应抗体降为非致敏84%(48/57),完全未降5%(3/57),部分下降11%(6/57)。用药后群体反应抗体下降0~61%,平均(38.4±16.3)%。57例患者肾脏移植前淋巴细胞毒试验< 10%,均未出现超急性排斥反应。 结论: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预治疗是理想的降低肾移植致敏性的方法,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35.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是治疗复杂性泌尿系结石最主要的微创方式[1]。其难度大、风险高、操作机会有限,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有文献报道经皮肾镜的学习曲线需接近60例才可进入相对熟练阶段[2]。虽然目前出现了很多经皮肾镜手术模型可模拟穿刺、扩张和碎石等操作[3‐6],但与临床实践有很大区别,且成本高,不易实施,学习枯燥,故作者探索建立一种适合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循序渐进的临床教学方法,将手术过程分解为6个独立的模块,使手术操作内容单元化,以降低学习难度、增加操作机会、缩短学习曲线和保证手术安全,有利于初学者掌握并开展手术。  相似文献   
36.
膀胱神经鞘膜瘤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鞘膜瘤是临床上少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头颈、四肢,发生于膀胱者罕见.我们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发生输尿管断裂撕脱这一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提高泌尿外科医生的输尿管镜技术水平.方法 收集整理近5年发生在重庆地区13所医院内的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中并发输尿管断裂和撕脱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1例病例均术中转开放性手术补救.上段断裂均采用了输尿管端端吻合术;中下段断裂的7例中6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例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下段撕脱的5例均采用了膀胱瓣输尿管成形术,其中2例失去肾功能或切除患肾;6例输尿管全段撕脱者中采用肠代输尿管1例,自体肾移植2例,肾切除2例,离体的输尿管原位吻合1例;保留肾脏的患者,肾功能多得到恢复.结论 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发生输尿管断裂和撕脱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并不小;发生这一并发症时,采取各种方式保留肾脏,肾脏功能多能得到有效的保存;输尿管断裂以后以自体肾移植、膀胱翻瓣输尿管成形术、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及输尿管端端吻合手术方式恢复尿路,保留肾脏较为常见.下段断裂者部位最常见发生在输尿管膀胱交界处和下段结石嵌顿处,采用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可以取得很好的补救效果.下段撕脱者多采用膀胱瓣输尿管成形术,若撕脱段较短,输尿管上段也多可采用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全段撕脱者应尽最大努力保全肾脏.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决定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出血是否行栓塞治疗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7年11月经皮肾镜术后出血患者共52例,根据术后止血方式分为保守治疗组40例和栓塞组12例。保守治疗组经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栓塞组选择肾动脉栓塞后止血成功。对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结石类型、手术相关因素及出血相关因素进行单变量分析,将栓塞治疗相关因素纳入多变量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结石类型、手术相关因素、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出血天数、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Hb下降值大于保守治疗组[(44.08±11.86)g/L vs (19.05±12.72)g/L],输血比例高于保守治疗组(8/12 vs 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下降值为决定PCNL术后出血是否栓塞的重要因素(OR=1.142,95%CI 1.038~1.256,P=0.006)。结论 Hb下降值为决定PCNL术后出血患者栓塞治疗的重要因素,在决定是否行栓塞治疗时应充分考虑Hb下降的程度。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俯卧分腿位下行硕通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该院行硕通镜碎石术患者102例,按手术体位将其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9例).同时,按照结石直径,将对照组进一步分为对照A组(≤2 cm,14例)和对照B组(>2 cm,35例),将观察组分为观察A组(≤2 cm...  相似文献   
40.
检测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mRNA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膀胱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K 2 0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 PCR技术检测 32例膀胱癌患者手术前、10例手术后及 10例健康者外周血标本中CK 2 0mRNA的表达。结果 :在手术前外周血中CK 2 0mRNA表达阳性率为 15 .6 % (5 / 32 ) ;在手术后外周血中CK 2 0mRNA表达阳性率为 2 0 .0 % (2 / 10 ) ,其中 1例术前外周血CK 2 0mRNA表达阴性 ,手术后变为阳性 ;健康者外周血均无CK 2 0mRNA表达。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CK 2 0mRNA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大小、数目无显著关系 (P >0 .0 5 ) ,但随着肿瘤分级、分期的增加 ,CK 2 0的检出率似有增加的趋势。结论 :以RT PCR技术检测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CK 2 0mRNA的表达 ,可早期诊断和监测膀胱肿瘤细胞血行微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