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脑室出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高。脑室出血的治疗包括手术和保守治疗,外科手术创伤大,效果亦不明显。我院1996年10月~1998年10月对9例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内科常规和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获得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9例中,男3例,女6例,年龄23~76岁,平均57.6岁。全部住院病例,均经头颅CT确诊为原发或继发脑室出血。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血压升高、脑膜刺激征( )、不同程度偏瘫等。其中神志清醒6例,嗜睡2例,昏迷1例。原发性脑室出血3例,继发性脑室出血6例。出血原因:7例为高血压病,2例为…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AIT升高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经抗病毒治疗A岍恢复正常后肝硬度达到稳定的时间。方法从2011年5月起筛查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CHC初治患者,其中ALT升高者纳入研究组,应用FibroSean检测肝硬度;至2012年9月基线入组患者29例,规律抗病毒治疗后定期随访:每4周复查ALT,每8周复查肝硬度,采用自身配对设计,两两比较前后相邻值的变化,直至ALT与肝硬度不再明显改变。前后配对比较采用非参数Wilcoxon检验,重复测量数据的多重比较采用Bonferoni矫正检验水准。两变量相关系数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结果随访至抗病毒24周,纳入分析患者24例,ALT中位数在基线、4周、8周、12周、24周分别为64、26、21、20、22U/L(前后两相邻值比较,P=0.000、0.006、0.337、0.109),即ALT于4周降至正常后继续下降,于8周后稳定;肝硬度中位数在基线、8、16、24周分别为8.7、7.8、6.8、6.7kPa(前后两相邻值比较,P=0.009、0.001、0.188),即16周前持续下降,16周后未再明显下降。肝硬度于ALT恢复正常后12周达稳定。结论ALT升高的CHC患者经抗病毒治疗ALT恢复正常后3个月,肝硬度值暂时达稳定。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与药物治疗本病后视网膜血液循环状态及影响因素的变化。方法:对诊断明确后的100例患者进行眼底血管造影。记录臂—视网膜循环时间(A-RCT),视网膜静脉充盈时间(RVFT),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元(FIB)含量、血浆粘度(D)、红细胞压积(HCT),阻塞血管无灌区位置(VOP),动脉硬化压迫状态(AP),根据病人经济条件,给予同类的溶栓或扩血管药物治疗。然后将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和高压氧(HBO)治疗组。2组分别治疗一个标准疗程后复查上述项目。并对2组治疗前后参数进行统计学处理后进行比较、分析、讨论。结果:HBO对静脉阻塞点位置和动脉压迫状态有明显作用。结论:高压氧对静脉阻塞点位置和动脉压迫状态有显著意义,对毛细血管无血灌注区有确切疗效,视力恢复明显。  相似文献   
34.
进口医疗设备维修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型医疗设备在现代医院广为运用,而与之配套的维修工作却存在技术垄断、维修成本高、时间长、手段落后等诸多问题,针对当前进口医疗设备维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5.
阐述了高压氧舱的全面管理,从人员管理、制度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患者和陪护管理、运行管理、感染管理、耗材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36.
封波  孙淑文  宁友茹  葛文艳 《中外医疗》2010,29(16):115-115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合并高压氧(HBO)抢救急重症CO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中重度CO中毒患者紧急采用高压氧(HBO)治疗及静注醒脑静治疗。结果治疗后昏迷患者催醒时间一般为2h,症状消失时间为108h,随访后仅有1例后期出现迟发性脑病,总有效率97.91%。结论抢救急性CO中毒中重度患者醒脑静一方面起着回苏醒脑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协同高压氧(HBO)以减少或防止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妊娠和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剖宫产是解决难产和母婴并发症的一种手段。近十年来,剖宫产率猛然上升,1985年我国剖宫产率上升到22%,到90年代,大部分医院已达40%,剖宫产率增高,阴道分娩率必然相应降低,使助产技术衰退。因此加强产时保健,尊重分娩的自然规律,降低剖宫产...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脑损伤后脑复苏的疗效;方法将不同病因的42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病因给以高压氧治疗、外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颅脑损伤严重程度按格拉斯哥昏迷分级积分法评定。然后将颅脑损伤程度、损伤后时间、高压氧治疗时间与治疗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后进行分析、对比、评价。结果本组基本全愈24例,占52.4%;明显好转6例,占14.3%;好转8例,占19.1%;无效4例,占9.5%,总有效率为90.5%。结论高压氧治疗对脑损伤总有效率为90.5%,高压氧治疗越早,疗程越长,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血液灌注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4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患者都预先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I组患者采用常规血液灌注治疗(HP),II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HD),III组患者采用血液灌注联合血液透析治疗(HP+HD)。观察各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天数、死亡率。对患者血浆CHE活性和使用阿托品的量进行统计。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III组患者与I组、II组患者相比,苏醒时间早、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住院天数少、患者死亡率低、患者血浆内CHE活性升高幅度大、阿托品使用量少,经统计学分析,P〈0.05。患者发生不良情况较少。结论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可采用血浆灌注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死亡率低,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