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当今发达的信息社会需要“治病”又“治人”的医生,而造就他们的源头主要取决于医学生在校期间的良好教育。辅导员作为医学高等教育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则更应及时、恰当地把握好医学生动态的心理需要和需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中,辅导员献学生爱心,给学生公心,树学生信心,塑学生职业心,让学生伤心是其“攻心”教育工作的重要艺术和必要手段,它们的合理运用将产生深远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利用细菌表达系统合成大量重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方法:将VEGF165 cDNA克隆于表达载体PET-32a( )后转染BL-21株表达重组VEGF蛋白,用分离His蛋白的层析柱提纯重组VEGF蛋白.结果:重组VEGF蛋白经氨基酸序列测定证实.Western blot测定发现His蛋白.功能测定发现重组VEGF蛋白可阻断细胞表面Neuropilin-1的表达.结论:上述表达系统制备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VEGF蛋白  相似文献   
83.
84.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白介素10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了,普遍认为是环境因素作用于一定遗传背景的机体(包括组织相容性抗原、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等表达的不同型别)而形成的结果[1].白介素10(IL-10)作为一种重要的调节性细胞因子,近年来备受关注.本研究拟就IL-1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作一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5.
目的临床分析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患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100例Ⅰ、Ⅱ其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给予保乳手术,对照组给予改良根治术,两组患者术后均实施常规放化疗,给予定期随访,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II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老年人单核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比较老年组与对照组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一氧化氮 ( NO)产生能力的变化。结果 老年组与对照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分别为 ( 37.2± 3.2 ) %、( 59.1± 4 .7) % ,吞噬指数分别为 0 .6 0± 0 .0 8和 1 .0 7± 0 .0 9;细菌脂多糖 ( L PS)刺激前后细胞培养上清中 NO的浓度老年组为 9.7± 1 .0μmol/L与 2 5.1± 6 .1μmol/L ;对照组为 1 6 .9± 1 .1μmol/L与 4 8.5±6 .7μmol/L。老年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人单核巨噬细胞免疫功能减退 ,提高老年人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 NO产生能力可能有助于改善老年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患者Th红胞亚群平衡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以趋化因子受体CCR5和CCR3为Th红胞亚群表面标记,利用三色流式细胞分析法对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4+T细胞亚群平衡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CC4+CCR5+CCR3-细胞百分比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CCR5-CCR3+和(或)CD4+CCR5+CCR3-细胞百分比异常升高者出现组织脏器损伤的概率较高.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使异常升高的CD4+CCR5-CCR3+和(或)CD4+CCR5+CCR3-细胞百分比有所降低.结论多数活动期SLE患者体内存在Th2细胞优势,Th2和(或)Th1细胞的改变与组织脏器损伤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8.
医学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医学教育具有专业化程度高、实践性强、培养周期长、教学任务繁重的特点。激发学习动机以推动学生自主性学习行为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文章分析了医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及这些特.最给医学教育带来的挑战,并就如何激发学习动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凋亡调节蛋白受体Fas及共刺激分子CD40L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调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SLE患者和正常人血清sFas和sCD40L的水平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分离10例SLE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的外周血淋巴细胞:①将细胞培养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表面Fas及CD40L的表达情况;②在培养过程中分别加入抗FasL抗体阻断Fas信号及抗CD40L抗体阻断CD40L信号后,观察T细胞亚群表面CD40L及Fas的表达。结果①SLE患者血清sFas和sCD40L平均水平分别为4.18μg/L和5.87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27μg/L和2.31μg/L,且SLE患者血清sFas活动期高于稳定期(P〈0.01或P〈0.05);sFas、sCD40L水平与SLEDAI(疾病活动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r=0.688,r=0.253,P均〈0.05),但sFas与sCD40L水平之间未显示明显相关(r=0.201,P〉0.05)。②经细胞培养后,SLE患者CD4(+)和CD8(+)T细胞表面Fas表达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SLE患者CD4(+)和CD8(+)T细胞表面CD40L表达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③SLE患者CD4(+)及CD8(+)T细胞上Fas与CD40L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r=0.311和r=0.517,P均〈0.05)。④加入抗FasL抗体阻断后,CD4(+)和CD8(+)T细胞表面CD40L表达下降,与阻断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加入抗CD40L抗体阻断后,CD4(+)和CD8(+)T细胞表面Fas表达与阻断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sFas和sCD40L水平升高且呈正相关关系;T细胞亚群表面Fas及CD40L高表达且呈正相关关系;T细胞上Fas的表达调控CD40L的表达。说明凋亡调节蛋白Fas及共刺激分子CD40L可能共同参与SLE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0.
SLE患者血清IL—4、IFN—γ水平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血清细胞因子细胞介素-4(interlukin-4,IL-4),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水平,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与SLE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SLE患和健康志愿血清IL-4和IFN-γ水平。结果:(1)SLE活动组血清IL-4水平和IL-4/IFN-γ值明显升高,与非活动组、对照组比较有显性差异(P<0.001)。(2)血清IFN-γ水平3组(SLE活动组,非活动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意义(P>0.05)。(3)SLE患激素治疗后血清IL-4水平明显降低。结论:IL-4、IFN-γ作为区分CD4T细胞亚群的指标之一,间接反映了Th1,Th2细胞活化状态;SLE患血清IL-4水平,IL-4/IFN-γ值明显升高,且与病情活动性相关;IFN-γ水平无明显变化,说明活动性SLE患存在Th2细胞优势活化状态,破坏了体人Th1/Th2正常平衡状态。血清IL-4水平可作为SLE病情活动性监测指标之一,并可作为疗效判断指标之一。寻找有效方法调节SLE患血清IL-4水平,从而调节体内Th1-Th2平衡,将为治疗SLE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