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5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郑淑蓓  项尊  季峰 《浙江医学》2005,27(8):633-634
神经营养因子是由神经元、神经支配的靶组织或胶质细胞产生,能促进中枢和外周神经元存活、生长和分化的活性蛋白因子.近年来发现神经营养因子可影响肠壁内的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肠肌神经丛-肠道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1],调节肠道动力.本文就神经营养因子在调节肠道动力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2.
结直肠癌肠镜与临床病理的若干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西方国家占全部癌症死亡原因中的第二位.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我们对1976~2003年17171例在本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结直肠癌的发病及肠镜特点.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胃增生性息肉的作用。方法将胃增生性息肉(息肉直径3~10mm)合并HD感染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患者接受四联治疗,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或兰索拉唑)、克拉霉素、枸橼酸铋及替硝唑,疗程2周。对照组仅接受替普瑞酮治疗。受试者在纳入试验前及治疗结束后1~12个月接受定期胃镜检查和Hp测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22例及21例患者完成整个研究。治疗组有19例(86.4%)Hp得到根除,在用药后1~12个月,平均(6.5±1.1)个月随访中,Hp根除者中15例(78.9茗)胃息肉消失。而在试验开始后l2个月,对照组患者的胃息肉和Hp情况未发生变化(P〈0.01)。结论大多数胃增生性息肉在根除Hp后消失,患者如同时患有胃增生性息肉和Hp感染,在行息肉摘除术前可先尝试Hp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24.
桦褐孔菌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桦褐孔菌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分析。结果分析出了34种化学成分,并鉴定出其中25种,占总重量95.6%。结论桦褐孔菌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甾族化合物,其中以桦褐孔菌醇(35.5%)和羊毛甾醇(49.7%)为主。  相似文献   
25.
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清洁准备是防止漏诊、误诊,提高诊断阳性率的关键.肠道清洁准备的方法虽多,但均不甚理想.70年代常采用电解质液口服法,患者需在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对老年人及心、肾功能不全者存在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26.
27.
162例肝硬化患者血氧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倪群  张韶文  虞朝辉  季峰 《浙江医学》2005,27(12):906-908
肝病基础上并发肺毛细血管扩张,动-静脉分流,临床上出现低氧血症等功能性改变,称之为肝肺综合症(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无论急性或慢性肝病均可导致HPS,最常见的为肝硬化为了进一步了解HPS的发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我们对2002年1月-2004年11月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62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8.
EUS因能清楚地显示肠壁各层结构,在诊断黏膜下病变、癌症浸润与邻近转移及外压性隆起明显优于普通内镜.我们对104例大肠隆起性及浸润性病变患者行EUS检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比较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探讨单节段腰椎结核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2015年6月在本科手术治疗的40例单节段腰椎结核患者。按手术入路分为两组:前路组18例,行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后路组22例,行经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采用腰痛VAS、JOA评分、节段后凸Cobb角和其他临床指标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前路组与后路组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2.50±40.95)min vs(181.14±46.88)min,P0.05],在失血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7.83±261.87)ml vs(570.52±250.09)ml,P0.05]。40例均获得24~36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在末次随访时病灶均获得骨性融合。与术前相比,术后和末次随访时两组的ESR、CRP、腰痛VAS评分和节段后凸Cobb角均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之间的ESR、CRP、腰痛VAS评分和JO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路组的后凸矫正丢失角度显著大于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8±2.40)°vs(1.91±1.60)°,P0.05]。此外,前路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44%(8/18)vs 13.64%(3/22),P0.05]。[结论]在标准抗结核化疗基础上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术与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可取得同样的满意疗效,但后路手术相比前路手术并发症更少,后凸矫正丢失更少。  相似文献   
30.
患者女,52岁,因反复血便6个月余入院.6个月余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血便,呈鲜红色,伴大便次数增多,每天4~5次,为稀便.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抗炎治疗后,血便缓解.1个月余前,患者再次解血便,我院肠镜检查见乙状结肠距肛门20~50 cm处多发密集圆形和椭圆形隆起,隆起物表面光滑.表面黏膜正常,呈透明或半透明,部分呈蓝紫色,部分有新鲜出血(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