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2篇 |
免费 | 109篇 |
国内免费 | 3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儿科学 | 25篇 |
妇产科学 | 9篇 |
基础医学 | 53篇 |
口腔科学 | 15篇 |
临床医学 | 251篇 |
内科学 | 91篇 |
皮肤病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41篇 |
特种医学 | 212篇 |
外科学 | 102篇 |
综合类 | 392篇 |
预防医学 | 200篇 |
眼科学 | 8篇 |
药学 | 122篇 |
11篇 | |
中国医学 | 134篇 |
肿瘤学 | 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53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27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48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68篇 |
2011年 | 87篇 |
2010年 | 86篇 |
2009年 | 91篇 |
2008年 | 102篇 |
2007年 | 90篇 |
2006年 | 73篇 |
2005年 | 73篇 |
2004年 | 62篇 |
2003年 | 50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72篇 |
2000年 | 65篇 |
1999年 | 53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4篇 |
1962年 | 4篇 |
1960年 | 5篇 |
1959年 | 10篇 |
195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目的】 通过动物模拟相应体质量低龄小儿,初步摸索出CT扫描显示其正常解剖结构的最低管电流,再应用于临床,避免研究中对小儿造成过度辐射65377; 【方法】 用10 ~ 12 kg比格犬和18 ~ 23 kg幼猪模拟 < 16 kg和16 ~ 25 kg两组低龄小儿65377;先行预扫描,初步确定最低管电流值后进行实验65377;双盲法评价图像质量65377;以常规剂量扫描所获图像为基础片,从①图像伪影;②质地(噪声);③组织结构的显示;④扫描脏器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四个方面评价65377;评价结果进行多次配对设计两样本的卡方检验65377;得到的数据经临床随机抽取的患儿各组30例行CT扫描以验证65377; 【结果】 最终获得低龄小儿64排CT低剂量扫描的最低管电流值: < 16 kg者胸部为10 mA65380;上腹部40 mA65380;中下腹部30 mA; 16 ~ 25 kg胸部为20 mA65380;上腹部50 mA65380;中下腹部40 mA65377; 【结论】 64排CT低剂量扫描可获得符合临床诊断需求的图像信息,因而能应用于临床65377; 相似文献
83.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了74例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及42例正常对照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急性期ACVD患者血浆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恢复期TNF-α水平明显下降,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动态观察结果显示发病后3d血浆TNF-α水平最高。随着病程的延长,TNF-α水平呈下降趋势,但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存在神经-炎症/免疫-内分泌功能紊乱,TNF参与了ACVD的炎症/免疫反应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4.
目的通过分析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入院后不同时间的血清显著性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的代谢通路,以探索该病在不同阶段的代谢机制。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为败血症组(n=20),采集入院第1天、第4天、第7天的静脉血标本;选择同期健康新生儿为健康对照组(n=10)。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对血清标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探讨不同时间败血症患儿代谢组学变化。结果败血症组入院第1天时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清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萜类骨架的生物合成;败血症组入院第4天时与入院第1天时相比,血清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丙酮酸代谢;败血症组入院第7天时与入院第4天时相比,血清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败血症组入院第7天时与入院第1天时相比,血清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抗坏血酸代谢。结论不同阶段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清代谢物的代谢机制不同,主要与萜类骨架生物合成、丙酮酸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抗坏血酸代谢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85.
86.
卫生科普宣传的时代特征《中国健康月刊》社王莉莎,曲剔非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均是以科技发展作先导,为龙头的,公众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意识是推动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在当前的经济建设活动中,存在着如何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科技... 相似文献
87.
在通渭半干旱区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长形状、土壤水分状况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计了3个还田量梯度,即玉米秸秆按6 000 kg·hm-2(低量还田处理)、9 000 kg·hm-2(中量还田处理)、12 000 kg·hm-2(高量还田处理)整秆还田,不还田处理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在生育前期时,0~200 cm土壤水分呈现出还田量越高土壤含水量越高的趋势,在出苗期最为明显,高、中、低还田量处理较对照土壤含水量分别高出6.07%、1.24%、0.31%,而在抽雄期后,则表现为低量还田处理>中量还田处理>不还田处理>高量还田处理,叶面积大小表现为高量还田处理>中量还田处理>低量还田处理>不还田处理。耗水量表现为低量还田处理<中量还田处理<不还田处理<高量还田处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以6 000 kg·hm-2还田量处理最高,适宜在半干旱旱作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8.
患者,女,65岁。因持续性剑突下疼痛伴心前区憋闷、气短2l小时于2003年6月15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前晚19:00谈话时突然出现剑突下疼痛,伴大汗、胸闷、恶心、呕吐、腹泻而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98次/分,血压125/75mmHg。神志清楚,急性痛苦面容。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晰,双肺底未闻及细罗 相似文献
89.
急性阑尾炎术前漏诊右半结肠癌1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预防或减少急性阑尾炎术前漏诊右半结肠癌的措施及二者并存的术中处理。方法 对我院1990年1月~2002年10月收治的14例急性阑尾炎术前漏诊右半结肠癌的原因及并存机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漏诊患者中,5例行Ⅰ期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行Ⅰ期右半结肠切除、回肠造瘘术;2例行I期可疑病灶切除、回肠或盲肠造瘘术,Ⅱ期行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行回肠造瘘、腹腔引流术,Ⅱ期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单纯行阑尾切除术,漏诊肝曲结肠癌,术后并发肠梗阻,剖腹控查行Ⅰ期右半结肠切除、回肠造瘘术。结论 掌握外科基本理论,遵循外科基本原则,避免惯性思维,减少漏诊机会,常能够避免急性阑尾炎术前漏诊右半结肠癌导致处理不当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90.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是具有广泛生物学作用的细胞因子,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本文对MIP-1α的结构来源、生物学特性及在骨髓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