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分析育龄期妇女异常子宫出血的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结果,探讨育龄期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思路。 方法选取2001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就诊的子宫内膜病变育龄期妇女149例,分析其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结果,分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88例,子宫内膜息肉组41例,子宫内膜癌组20例;超声检查的时间为月经周期的增殖早期或阴道出血停止后3 d内,以宫腔回声厚径≥10 mm作为内膜增厚的标准。内膜息肉组与息肉样增生组患者间最大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子宫内膜息肉组与子宫内膜癌组之间年龄、子宫体三径之和、宫腔回声厚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检验;比较3组患者的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结果;镜下病理观察卵巢的组织结构。 结果(1)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子宫内膜息肉组及子宫内膜癌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超声检查:3组患者子宫体三径之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增生过长组的宫腔回声厚径与内膜息肉组及内膜癌组比较[(11.70±5.42)mm vs(10.59±3.83)mm vs(17.14±8.7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79,P<0.001),内膜增生过长组与内膜癌组、内膜息肉组与内膜癌组宫腔回声厚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内膜增生过长组与内膜息肉组宫腔回声厚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8例内膜增生过长病例中53例表现为息肉样,息肉样隆起的最大径的平均值与内膜息肉组比较[(17.13±10.45)mm vs(12.14±4.6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2,P=0.002);41例内膜息肉及53例息肉样增生组出现点、条状血流信号的比例分别为75.61%(31/41),41.51%(22/53)。3组患者中宫腔回声的测值<10 mm占42.3%(63/149)。(3)病理检查:20例子宫内膜癌均为内膜样癌,11例子宫切除者中,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7例,中分化3例,低分化1例;同时,切除卵巢的8例中,7例见多个闭锁卵泡,1例见单纯囊肿。88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中单纯增生过长77例,1例伴不典型增生;复杂增生过长11例,3例伴不典型增生。41例子宫内膜息肉中非功能性息肉33例,功能性息肉3例,4例腺肌瘤性息肉中1例癌变。 结论在子宫内膜的增殖早期或阴道出血停止后3 d内,宫腔回声厚径≥10 mm提示子宫内膜异常;宫腔回声厚径<10 mm,不能排除子宫内膜异常;可监测是否排卵,超声动态监测是否排卵可提示有无子宫内膜异常生长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2.
张建宏  孟焱  张疆莉 《职业与健康》2010,26(10):1187-1188
目的比较舍曲林与马普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6例,口服舍曲林治疗;对照组26例,口服马普替林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用抗抑郁剂副反应观察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6周末研究组显效率76.9%,对照组显效率73.1%(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相对于老年抑郁症而言,舍曲林疗效与马普替林相当,但安全性,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83.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是以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医学专业实践性强,当前质量工程模式难以体现医学综合发展趋势;质量工程成果产出、建设状况、共享程度均缺乏相应的评估体系。创新质量工程呈现形式,合理定位人才培养,以基本能力素质培养为创新基础,以建立真正共享知识平台为途径,形成良性推动机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