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4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可溶性凋亡相关蛋白因子(sFas)、凋亡相关蛋白因子配体(FasL)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化疗前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种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中sFas、FasL表达水平.结果 ALL、NHL患者血清sFas、FasL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ML患者血清sFas、FasL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部分ALL患者完全缓解(CR)后sFas、FasL水平较化疗前下降(P<0.05或P<0.01);sFas、FasL水平与NHL的疾病发展和病情分期相关(P<0.05).结论 sFas、FasL水平检测对恶性血液病的诊断及疗效判定有一定意义,可作为临床监测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thalidomide,TLD)联合照射对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建立人食管鳞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24只荷瘤裸鼠标号,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TLD组、20 Gy组、20 Gy+TLD组,每组6只。计算肿瘤抑制率,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水平。结果 20 Gy+TLD组荷瘤鼠瘤体积及瘤重均小于20 Gy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8、4.60,P<0.05)。20 Gy+TLD组的抑瘤率高于其他各实验组,达到60.61%。与20 Gy组相比较,20 Gy+TLD组中裸鼠移植瘤组织中VEGF、HIF-1α蛋白表达均有所降低(t=11.82、6.63,P<0.01);20 Gy组MVD值高于20 Gy+TLD组(t=5.92,P<0.01)。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照射对移植瘤的抑瘤作用较单独照射增强,可能是沙利度胺通过调控VEGF的表达,从而影响了食管癌组织的放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73.
放射性肺损伤是非小细胞肺癌放疗中最重要的剂量限制因素.应用放射性肺损伤的预测因子指导临床放疗剂量递增计划是肺癌临床研究和治疗所关注的焦点,其中包括物理学和生物学因素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分析伴有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市肿瘤医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食管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该院收治50例非糖尿病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食管癌患者均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对比两组放射治疗食管癌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糖尿病食管癌患者经调强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34%,对照组非糖尿病食管癌患者经治疗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14%,两组食管癌患者给予调强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食管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经调强放射治疗后,较易出现放射性肺炎的情况。  相似文献   
75.
叶韬  孙苏平 《癌症进展》2012,10(6):576-579
手术治疗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即使是早期食管癌,其术后局部复发率仍然较高,因此食管癌术后的放射治疗已引起临床重视。回顾食管癌术后放疗四十多年的历史,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仍然有一些热点问题值得探讨,例如术后放疗的适应证、靶区范围、照射剂量等等。随着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广泛应用,食管癌术后放疗正在进入个体化、精确化、综合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与普通放射治疗治疗骨转移瘤的剂量学。方法用计划系统对椎体骨转移瘤分别进行调强放射治疗、单一野或前后对穿野计划设计,分析骨转移瘤的剂量分布和脊髓受量。结果单一野放射治疗、前后对穿野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得到4 000 cGy包括的体积占整个肿瘤体积的百分比分别为26.88%、6.02%、95.19%,脊髓受量分别为4 683 cGy、4 060 cGy、4 123 cGy。结论调强放射治疗可以增加骨转移癌治疗剂量且能有效保护脊髓。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研究192Ir高剂量率腔内放疗加体外逆向调强放疗(IMRT)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放射反应。方法 160例宫颈癌患者采取192Ir高剂量率腔内放疗加体外逆向调强放疗(IMRT)放射治疗,体外全盆腔照射IMRT,6MV X射线DT 45~50 Gy,5次/周,1.8~2 Gy/次。全盆腔放疗结束后行192Ir腔内治疗1次/周,5~8 Gy/次,总剂量21~24 Gy。结果 全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78.75%,Ⅱ、Ⅲ期3年生存率分别为80%和63.89%,患者3年生存率I期与Ⅱ期、Ⅲ期与IV期有明显统计学差异(100%、80%,63.89%、16.67%,P<0.05),Ⅱ期、Ⅲ期无明显统计学差异(80%、63.89%,P>0.05)。病理I级与Ⅲ级的Ⅱ期患者生存率有明显差异(100%、53.33%,P<0.05)。病理I级与Ⅲ级的Ⅲ期患者生存率有明显差异(100%、33.33%,P<0.05)。IV期各病理分级的患者生存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Ⅱ、Ⅲ期患者中肿瘤直径<4 cm与肿瘤直径>4 cm的3年生存率有明显差异(P<0.05),而IV期患者肿瘤直径<4 cm与肿瘤直径>4 cm的3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早期放射性直肠炎反应发生率21.8%,膀胱反应发生率7.5%,晚期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7%,晚期膀胱炎反应发生率5%,直肠阴道瘘0.625%。结论 192Ir高剂量率腔内加体外适形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疗效好,毒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建立新西兰兔骨骼肌高剂量照射放射损伤模型,研究病理改变.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8只新西兰兔分为照射组和对照组.照射组给予9 MeV电子线一次性照射单侧臀部80 Gy,分别于照射后1个月及6个月时取照射区骨骼肌组织,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 照射后1个月:光镜下肌细胞变性及坏死,肌间出血明显;电镜下肌细胞内见变性的肌原原纤维肿胀,明暗带结构不清,坏死区呈电子密度深浅不一的无定形区,线粒体肿胀、空泡变性.照射后6个月:光镜下肌细胞变性及坏死较1个月时明显,坏死区可见核碎裂,部分肌间血管管壁增厚、管腔闭塞,神经纤维退行性变,肌间纤维组织增生;电镜下变性区肌丝大量丢失,肌节萎缩,无定形坏死区范围增大,核内染色质减少、边集,胶原原纤维增生明显,线粒体异常增生.结论 9 MeV电子线一次性照射80 Gy照射兔骨骼肌后,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损伤、肌间血管及神经损伤可能是促进肌细胞及变性坏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9.
提高肿瘤放射敏感性是放射治疗的关键。从总体角度,细胞水平研究肿瘤放射敏感性未能给临床提供足够的信息。抗癌基因,特别是P^53及其相关基因与放射敏感性关系的研究为提高放射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0.
于静萍  孙苏平  倪新初  张旭光  王坚  李毅 《癌症进展》2010,8(2):180-182,188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加顺铂同期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26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化疗2~4个周期,同期给予放射治疗。结果26例患者中可评价近期疗效16例:CR4例(25%),PR8例(43.75%),SD2例(12.50%),PD2例(12.50%),RR为75%(12/16),DCR为81.25%(13/16),其中鼻咽癌的有效率达到100%。毒副作用主要为血液学毒副作用,以中性粒细胞减少为著。非血液学毒副作用中脱发(42.31%)、肝功能轻度损伤(30.77%)、口腔溃疡(26.92%)发生率较高。结论紫杉醇脂质体加顺铂方案结合同期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较好,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