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4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探讨食管癌放疗前后血清TGFβ1 水平改变与放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采用免疫酶联方法对30 例明确诊断的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TGFβ1 水平进行检测,并对其改变与病变长度、部位、X 线分型、近期疗效及转移复发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放疗前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β1 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 0.01),放疗后血清TGFβ1 水平改变与病变长度、部位、X线分型无关( P>0 .05) ,与近期疗效及转移复发密切相关(P< 0.01)。认为血清TGFβ1 水平可以作为监测食管癌放疗疗效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食管癌放疗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改变与放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56例明确诊断的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的血清TGF β1水平,并将其与病变范围、部位、X线病理分型、近期疗效及转移复发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放疗前食管癌患者血清TGF β1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TGF β1的表达与病变部位、病变长度、X线病理分型无关(P>0.05);放疗后血清TGF β1水平下降(P<0.05),其改变与近期疗效及转移复发相关(P<0.01)。结论:血清TGF β1水平可作为监测食管癌近期放疗疗效和预后、提示后续或辅助治疗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3.
CT影像中的金属伪影会产生不真实的CT值,临床放疗中治疗计划系统会根据CT值-密度转换曲线得到不准确的电子密度,影响其组织不均匀性剂量校正计算,对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吸收剂量产生不准确的评估。因此,减少金属伪影,是提高其对金属植入物患者放疗剂量计算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双源CT的能谱影像有望能改善金属伪影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04.
放疗联合替加氟栓同步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替加氟栓同步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初治中晚期食管鳞癌89例,随机分为放化组与单放组,放疗采用6MV—X常规分割,1.8~2.0Gy/次,5次/周,总剂量60~70Gy,6~7周完成。放疗同步应用替加氟栓500mg/粒,每天1次,直肠给药,全程使用。结果放化组与单放组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分别为93.5%、52.2%、41.3%和72.1%、37.2%、34.9%;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3.9%、54.3%、41.3%和55.8%、39.5%、1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放化组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与直肠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单放组,大多数为1~2级。结论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替加氟栓直肠给药联合放疗方便安全,吸收好,疗效好,副作用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05.
293例乳腺癌患者术后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293例乳腺癌患者月经情况、术后T分期、N分期、受体、术后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因素对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2~2006年293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完整随访资料,选择可能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预后产生影响的非重复特征因素,包括月经情况、术后病理的T分期、N分期、受体的免疫组化分型、术后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无复发生存率(RFS)和总生存率(OS)的预后因素。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独立预后因素进行分层分析及Kaplan 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N分期是影响患者RFS及OS的独立因素,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1.453(95%CI:1.096~1.926,<0.01)、1.458(95%CI:1.099~1.993,P<0.01)。对N分期进行分层分析及Kaplan 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N0期患者的RFS及OS优于N1~N3期患者(<0.05),而N1~N3期患者之间RFS及OS无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N分期与患者的预后有关,淋巴结阴性患者的预后好于淋巴结阳性患者预后,建议对淋巴结阳性患者加强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06.
提高肺癌放射治疗的剂量计算精度和解决肺肿瘤运动问题是提高肺癌放疗效果的重要物理因素。另外肺癌放疗的角度优化也可以优化靶区剂量分布,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7.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六大恶性肿瘤之一,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其中,90%是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放射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不同患者对放疗的敏感性不同,疗效差异大,使食管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还是当前对肿瘤的发病机制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关于肿瘤干细胞(tumor stem cells,TSCs)成为了肿瘤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有人认为实体肿瘤的肿瘤干细胞引起放疗或化疗的抗拒,并导致现代的治疗手段失败[1]。近年来有学者从脑神经胶质瘤、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等中找到了存在肿瘤干细胞的证据,这为食管肿瘤干细胞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食管癌每周7 d连续加速分割放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周7 d连续加速分割组(加速组)及常规分割放疗组(常规组),每组各30例。加速组:每次分割剂量为2 Gy,每天1次,每周7 d,DT 56~66 Gy,共28~33次,照射时间28~33 d。常规组:每天1次,共5d,常规分割,DT 56~66 Gy,共28~33次,照射时间37~45 d。结果加速组的近期疗效较常规组好(P<0.05);2组1、3、5 a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连续加速分割放疗技术与常规放疗技术相比,可明显提高局部肿瘤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观察高剂量率近距离后装加体外照射治疗气管、支气管良性狭窄金属支架植入后引起的气管阻塞性炎性肉芽增生的疗效。方法 采用高剂量率近距离后装加体外照射治疗4例因金属支架植入后所导致的气管阻塞性炎性肉芽肿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及支气管镜的检查结果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4例患者中有3例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行支气管镜检查显示肉芽增生组织较治疗前显著退缩。结论 后装治疗联合外照射可能会成为治疗气管阻塞性肉芽肿的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宫颈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仰卧位和俯卧位对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4例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分别先后采取仰卧位(Supine)、俯卧位(Prone)CT模拟定位并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完成IMRT计划设计,分别评估两个计划的靶区适形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两种计划参数比较用配对t检验。结果 Supine IMRT和Prone IMRT两种放疗计划均能达到PTV剂量要求,两种计划相比,PTV在CI、HI上相近(P=0.211,0.190);与仰卧位相比,俯卧位患者的小肠V40、小肠V50降低(P < 0.05),结肠V40、骨盆D max俯卧位较仰卧位也降低(P < 0.05),对直肠、膀胱、左右股骨头、脊髓、乙状结肠两种体位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行IMRT时采用俯卧位能降低小肠等器官的受照剂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