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9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氯胺酮是临床常用的麻醉药,具有镇痛效果好,对呼吸和循环功能抑制较轻等优点,尤其在小儿麻醉中应用广泛.氯胺酮作为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可阻断神经递质谷氨酸和NMDA受体的结合,使谷氨酸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产生麻醉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肺癌患者术后早期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筛选2023年3—7月期间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肺癌手术患者100例,纳入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刺激组(TEAS组)与对照组(CON组),每组42例。TEAS组从麻醉诱导前30 min至手术结束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穴位选用双侧神门(HT7)、内关(PC6)、三阴交(SP6);对照组(CON组)只粘贴电极片连接电刺激仪,但不接通电源。通过记录两组术前24 h、术后24 h、术后72 h及出院前的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估睡眠情况,记录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术后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结果 TEAS组术后24 h、术后72 h及出院前PSQI、AIS总分及VAS评分均低于CON组(P<0.05);TEAS组术后24 h睡眠障碍发生率(58.8%)低于CON组(80.5%)。切口疼痛、不能翻身为术后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9.584、9.745),TEAS为保护因素(OR 0.22...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吸入麻醉药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用于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将54例实施介入栓塞手术的动脉瘤患者分为单纯七氟烷组(S组)和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组(S+P组).控制性降压过程中平均动脉压(MAP)控制在65 mmHg左右.监测并记录达到目标血压的时间以及麻醉前、麻醉中、控制性降压中、手术结束后HR、有创MAP、SpO2.并观察控制性降压过程中心电图的变化,有无心率失常发生,记录控制性降压过程中七氟烷的浓度、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躁动发生率.结果:S组与S+P组相比较,在麻醉前、麻醉中、控制性降压中及手术结束后各时点的HR、MAP和SpO2差异均无显著性,但S组吸入七氟烷浓度高于S+P组.两组均未有患者出现心电图改变及心率失常发生.S组意识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与S+P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S组有3例出现术后躁动而S+P组没有一例出现术后躁动.结论: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在需控制血压的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中优于单纯七氟烷吸入麻醉,七氟烷用量减少,停药后不会出现血压反跳,对心脏影响小,意识恢复和拔管快,清醒平稳未出现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介入手术控制性降压过程中.  相似文献   
65.
高氧液具有提高携氧能力、增强氧的供应、改善血液流变及调整细胞内钙的浓度之功能,本研究观察该液体对开胸全麻术后低氧血症的疗效和毒付作用。  相似文献   
66.
摘  要: 目的:探讨氯胺酮麻醉时犬脑内皮层区和丘脑多种神经递质的动态变化,揭示氯胺酮麻醉中枢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技术,选取12只犬,每只犬先后行3次MRS扫描,第1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自身对照,第2、3次分别通过静脉输入氯胺酮1mg/kg和 2mg/kg后进行,采集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皮层运动区和丘脑内渡谱。分析测定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胆碱类化合物(Cho)和肌酸(Cr)的动态变化。结果:与清醒状态相比,氯胺酮镇静状态下,NAA、Glu、Cho在丘脑、皮层呈下降趋势(P 〈0.05);GABA、Cr在上述2个区域均无显著变化。与清醒状态相比,氯胺酮麻醉状态下,NAA、Glu、Cho在皮层和丘脑显著下降(P 〈0.01);Cr、GABA在皮层和丘脑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皮层和丘脑内多种递质代谢的变化与氯胺酮的麻醉作用密切相关.氯胺酮的麻醉作用主要是对 NAA、Glu、Cho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评估小潮气量联合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对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患者通气氧合和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的影响.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切除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低水平PEEP组(LP组)和高水平PEEP组(HP组);LP组于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时设置潮气量(tidal volume,VT)6 mL/kg,PEEP≤5 cmH2O,HP组于相同时间点设置VT 6 mL/kg,PEEP 6~10 cmH2O.分别于OLV前(T1)、OLV 60 min(T2)、手术结束(T3)采取桡动脉血液行血气分析;记录T1、T2、T3的心率(heart rate,HR)、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收缩压/舒张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diastolic blood pressure,SBP/DB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end-expiratory carbon dioxide,PETCO2)、VT、吸气峰压(peak pressure,Ppeak)、平台压(plateau pressure,Pplat);记录术后7 d内PPCs、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3 d内胸腔引流管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T1时比较,T2、T3时两组患者HR无明显变化;T2时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明显降低(P<0.05);两组Ppeak、Pplat明显升高,动态肺顺应性(dynamic compliance,Cdyn)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明显降低,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alveolar gas-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difference,A-aDO2)明显升高;T2时两组呼吸指数(respiratory index,RI)明显升高,T3时LP组RI明显升高(P<0.05).与LP组比较,T2时HP组Ppeak明显升高;T2、T3时,HP组Pplat明显升高,驱动压(driving pressure,DP)明显降低,Cdyn明显增高(P<0.05);T2、T3时HP组OI明显升高,A-aDO2、RI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7 d PPCs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潮气量6 mL/kg联合较高水平PEEP 6~10 cmH2O可改善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患者OLV时通气氧合情况,利于术中麻醉管理.  相似文献   
68.
目的:对比观察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部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n=30),术后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参数设置为负荷剂量(5mL) 持续剂量(3mL/h) PCA剂量(2mL/次),锁定时间为30min。A组镇痛药物为0.2%罗哌卡因 0.4μg/mL舒芬太尼,B组为0.2%罗哌卡因 2μg/mL芬太尼。随机双盲对比观察术后4、8、12、24h内按压PCA的次数、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等一般情况和术中局麻药用量无明显差异(P>0.05);(2)前24h内A组的PCA按压次数为(5.2±3.8)次,较B组(7.4±4.6)次明显减少(P<0.05),且A组在术后4、8、12、24h时疼痛评分均略低于B组(P<0.05);(3)术后12、24h舒适评分A组显著高于B组(P<0.05);(4)A组术后恶心、呕吐显著少于B组(P<0.05),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两组之间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0.4μg/mL舒芬太尼和2μg/mL芬太尼复合0.2%罗哌卡因均可满足术后硬膜外镇痛的需要,但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69.
高氧液对缺血再灌注家兔多脏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观察高氧液向人体组织细胞直接供氧,改善肌体的缺血缺氧状态,探讨高氧液对缺血再灌注家兔多脏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家兔36只,采用失血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3组,检测多脏器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醇(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及血浆酸性磷酸酶(ACP)、镁离子(Mg^2 )浓度等,小肠组织作电镜观察。结果 再灌注90min后,高氧液治疗组肝、肾、肺、肠等组织器官中的MDA和TNF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则高于对照组,血ACP、Mg^2 浓度高氧液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电镜观察,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高氧液组不明显。结论 高氧液对家兔缺血再灌注多脏器细胞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0.
安氟醚麻醉下犬丘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安氟醚麻醉时犬丘脑内各种神经递质的动态变化,揭示安氟醚麻醉中枢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MRS)技术,选取12只犬,每只犬先后行两次MRS扫描,第一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自身对照;第二次在吸入1.0MAC安氟醚后,采集感兴趣区(ROI)丘脑区域内波谱。分析测定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胆碱类化合物(Cho)和肌酸(Cr)的动态变化。结果与清醒时比较,吸入1.0MAC安氟醚麻醉后,丘脑区域NAA、Glu和Cho均显著降低(P<0.05);GABA显著升高(P<0.05);Cr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安氟醚麻醉对丘脑区域内NAA、Glu、GABA、Cho等神经递质均有影响,丘脑内递质的变化在安氟醚的全麻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