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5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8篇 |
临床医学 | 38篇 |
内科学 | 45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7篇 |
外科学 | 31篇 |
综合类 | 54篇 |
预防医学 | 17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35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42篇 |
肿瘤学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EHEC O157:H7基因缺失突变株口服免疫小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基因缺失突变疫苗候选株EHEC86-24(△stx/ler)的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为进一步的临床实验提供依据。方法 对出生7d昆明鼠经口服途径进行免疫,分别在一次免疫和加强免疫14d后以O157:H7强毒株EDL933(Nal^R)攻毒。观察小鼠的发病情况、疫苗候选株的保护率及攻毒后的带菌消长情况。同时又作了被动免疫实验,成年母鼠间隔14d口服免疫两次,所生乳鼠7d攻毒。结果 疫苗株以10倍于强毒株最小致死剂量口服接种无致病作用。疫苗株一次免疫保护率可达60%。因小鼠的易感性随日龄和体重的增加而降低,加强免疫后,对照组未能全部致死(死亡40%),而免疫组全部存活;攻毒后免疫组比对照组排菌时间显著缩短(24h/216h)。两次口服免疫后血清IgG抗体效价达1:1600。被动免疫保护率100%。结论 该突变株通过口服接种能够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2.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用于食品样品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的快速筛查。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以抗EHEC O157 LPS单克隆抗体标记,以兔抗O157多克隆抗体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作为捕获抗体,利用双抗夹心法,制成O157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并进行了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该试纸条仅与O157反应,与其他受试菌株均不反应。检测敏感性为106CFU/mL,对人工污染EHEC O157模拟牛肉样品增菌后检测,敏感性为56 CFU/g。结论成功研制出EHEC O157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检测速度快,10min可出结果,操作简便,可用于现场大量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33.
目的 了解犬源耐药性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方法 采集犬的肛拭子样品191份,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分群;对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氨苄西林、多粘菌素B等13种抗生素药敏检测及耐药谱分析。结果 从样品中分离鉴定出254株大肠杆菌。细菌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对阿米卡星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77.56%,75.98%),对美洛培南和多粘菌素耐药率较低(3.54%,3.94%);其中187株菌表现为对3类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表型(73.62%),仅有8株菌对13种药物都敏感(3.15%);宠物犬携带的大肠杆菌耐药率比工作犬更高。结论 研究获得了犬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基本流行病学数据,检测到了对6类12种抗生素耐药的泛耐药菌,首次发现了对包括多粘菌素在内的全部7类抗生素耐药的超广谱耐药犬源大肠杆菌,为深入研究动物源耐药性产生与传播机制以及指导伴侣动物临床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4.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一组复杂的遗传性疾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筛查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强调了分子诊断的重要性,指出检测到LDLR、APOB、PCSK9和LDLRAP1基因致病性变异是诊断FH的金标准。然而,基因检测中还会出现其它致病基因,并且许多FH患者具有多基因易感性。如何正确解读FH患者基因检测结果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现综述FH分子遗传学研究新进展,讨论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5.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慢性并发症,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高达(4000~6000)万人,DF溃疡发病率约占糖尿病患者的4%-10%,其导致的下肢截肢是糖尿病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有研究指出我国DF占住院糖尿病人2.45%,截肢率14%[1].本文探讨老年DF患者截肢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rrhythmogenic cardiomyopathy,ACM)的组织学和亚细胞学特点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38例因ACM行心脏移植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特征、心脏大体及组织学表现,并对其中7例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寻找组织学表型、超微结构与临床心电表现间的关系.结果:本组ACM病例中右室型(57.9%)最常见,其次为双室型(31.6%),再次为左室型(10.5%).右室型组织学改变以脂肪型为主,左室型组织学改变以纤维脂肪型为主(P<0.05).透射电镜显示本组病例均存在收缩不良、过度收缩、收缩不同步现象,85.7%(6/7)存在闰盘异常,71.4%(5/7)观察到幼稚的心肌细胞或幼稚的细胞器.单纯右室型者发病年龄较左室受累型者年轻(P=0.02);心律失常类型与解剖定位分型相关(P=0.01);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双室型者(88.9%)>右室型(42.3%)>左室型(0%).左室组织学改变与心脏重量增加相关(P<0.01).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与解剖学定位分型及组织学分型均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CM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检查有助于本病的病因学诊断,亦为深入进行基因遗传学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37.
物理致伤因子导致皮肤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称为开放性损伤。是急诊外科的常见病。开放性伤口临床上分为污染伤口及感染伤口。本文就总结本科2007年6月以来门诊对开放性伤口2255例的清创急诊处理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探讨NF-κ Bp65对食管鳞癌细胞EC9706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NF-κ Bp65反义寡核苷酸(NF-κBp65-ASODN )转染食管鳞癌细胞EC9706,采用RT-PCR、免疫细胞化学及流式细胞术检测NF-κ Bp65-ASODN 转染前后EC9706细胞中NF-κ Bp65、上皮性标志物E-cadherin 及间质性标志物Vimentin mRNA 及蛋白表达的变化,观察转染前后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运动能力的变化。结果:转染NF-κ Bp65-ASODN 的EC9706细胞,其NF-κ Bp65mRNA(0.14±0.06)及蛋白(免疫细胞化学:11.33± 1.40% ,流式细胞术:11.78%)的表达低于转染前(mRNA :0.45± 0.05;蛋白:免疫细胞化学:17.17± 1.66% ,流式细胞术:15.76%)(P<0.05),上皮性标志物E-cadherin mRNA(0.36± 0.08)及蛋白(免疫细胞化学:17.58± 1.86% ,流式细胞术:14.98%)的表达高于转染前(mRNA :0.22± 0.06;蛋白:免疫细胞化学:14.42± 1.63% ,流式细胞术:12.22%)(P<0.05),间质性标志物Vimentin mRNA(0.75± 0.07)及蛋白(免疫细胞化学:16.00± 1.41% ,流式细胞术:12.90%)的表达低于转染前(mRNA :0.89± 0.09;蛋白:免疫细胞化学:19.50± 0.89% ,流式细胞术:17.76%)(P<0.05)。 转染NF-κ Bp65-ASODN 后,EC9706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迁移距离(0.45± 0.08)较转染前(0.81± 0.11)明显缩短(P<0.05)。 结论:NF-κ Bp65可能参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上皮转化。NF-κ Bp65-ASODN 转染可抑制食管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上皮性标志物E-Cadherin 表达上调、间质性标志物Vimentin 表达下调,且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运动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