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由于骨库的建立 ,异体骨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 ,我国许多地区和科研机构相继建成了规模不同的骨库 ,缓解了骨源的紧张状态 ,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包括对骨库管理混乱 ,从业人员不具备基本的资质 ,骨库硬件设施过于简陋 ,制备程序不标准 ,无相应质量控制标准及措施等。但由于骨库产品的特殊性 ,既不属于医疗器械 ,也不属于药物类 ,因此目前尚无出台此行业管理规定。为保证骨库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 ,规范行业标准。本刊特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拟定了一个《关于骨库管理认证和建议》 ,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2.
股骨颈骨折病人的股骨头样本结构的Micro-CT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Micro-CT(Micro-computed Tomography)对正常人和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股骨头松质骨样本进行三维评价和比较。[方法]对6位正常人(正常组,27~36岁)和9位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骨折组,70~78岁)的股骨头松质骨样本进行DEXA检查,获取骨矿物密度数据。行Micro-CT扫描,得到松质骨小梁空间结构的计算机三维图形,并进行三维计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股骨颈骨折病人股骨头负重区样本的骨小梁结构在骨体积分数BV/TV、骨表面积体积比BS/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间隙Tb.Sp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骨小梁数目Tb.N、结构模型指数SMI和骨小梁模型因子Tb.Pf之间无统计学差别。骨密度检测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股骨头松质骨的空间结构会因年龄增大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用细胞和生物材料体外培养、体内移植,修复骨及软骨的缺损。检测新药、新材料毒性实验,需要不同类型的种子细胞。为了防止细胞老化和污染,让实验具有科学性和可重复性,特别是软骨细胞培养,建立细胞库更有必要。方法 无菌取目的组织,用胶原配、胰蛋白酶加纱巾法原代培养,建立具有增殖能力强,无污染,长期冻存,复苏成功率高的细胞系。结果自建骨、骨膜、软骨、骨储、铺板软骨等20个细胞系。还收集了其他细胞系16个。为院内外35名研究生,98次复苏冻存细胞均获成功。结论 原代培养用酶消化加纱巾法分离成功率高。22次原代培养,20次成功建系。建立种子细胞库为科研教学提供了方便。既省时,又节约经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
目的:碳酸化羟基磷灰石骨水泥(carbonatedhydroxyapatitecement,CHC)能原位固化形成骨矿物相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无机代骨材料,但因缺乏自然骨的孔隙结构,降解、成骨速度非常缓慢。为此研究发泡成孔的方法,制备能原位固化形成多孔结构的CHC,以加快其降解速度,提高成骨能力。方法:实验于1997-01/2000-11由解放军总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共同完成。合成CHC,调整配方,添加成孔剂,制备能原位固化形成多孔结构的碳酸化羟基磷灰石代骨材料,并完成组织相容性、理化特性、力学强度以及内部结构等相关检测。结果:通过改变CHC的组分,添加成孔剂,可以成功的制备原位固化形成多孔结构的CHC。量化材料的组配成分,可调控其孔隙率和孔结构。系列检测结果表明,该材料固化产物为碳酸化羟基磷灰石,与人骨矿物相类似;材料的孔隙率为36%,孔之间互相贯通;固化时间为13~15min,能满足临床应用;抗压强度为(5.6±2.2)MPa,与骨松质强度相当;细胞毒性检测,组织相容性良好。结论:多孔CHC可塑形性强,适合填充任何不规则形状的骨缺损,可用于非负重部位的骨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35.
目的:碳酸化羟基磷灰石骨水泥(carbonated hydroxyapatite cement,CHC)能原位固化形成骨矿物相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无机代骨材料,但因缺乏自然骨的孔隙结构,降解、成骨速度非常缓慢。为此研究发泡成孔的方法,制备能原位固化形成多孔结构的CHC,以加快其降解速度,提高成骨能力。方法:实验于1997-01/2000-11由解放军总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共同完成。合成CHC,调整配方,添加成孔剂,制备能原位固化形成多孔结构的碳酸化羟基磷灰石代骨材料.并完成组织相容性、理化特性、力学强度以及内部结构等相关检测。结果:通过改变CHC的组分,添加成孔剂,可以成功的制备原位固化形成多孔结构的CHC。量化材料的组配成分.可调控其孔隙率和孔结构。系列检测结果表明,该材料固化产物为碳酸化羟基磷灰石.与人骨矿物相类似;材料的孔隙率为36%,孔之间互相贯通;固化时间为13~15min.能满足临床应用;抗压强度为(5.6&;#177;2.2)MPa,与骨松质强度相当;细胞毒性检测,组织相容性良好。结论:多孔CHC可塑形性强,适合填充任何不规则形状的骨缺损,可用于非负重部位的骨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36.
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术后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对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护理及康复。[方法]自2003年4月-2006年4月,应用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治疗完全断裂周围神经损伤患者39例,术后及出院后进行专项护理及康复,术后6个月以上患者随访共21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例患者中,16例神经损伤恢复效果达到优良,修复优良率达到71.4%。[结论]对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术后的患者进行康复及护理,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7.
背景:关节软骨损伤后的修复是目前骨科领域的难点之一,组织工程的发展应用为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展示了诱人前景,然而理想的支架却是组织工程软骨的成功构建的关键.目的:制备人关节软骨源性海绵,为组织工程软骨提供合适的新型支架.方法:应用人关节软骨制备人关节软骨源性海绵.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对人关节软骨源性海绵进行大体和微观观察,观察人关节软骨源性海绵在紫外线照射前后的抗离散情况,并采用压汞法测定其孔径和孔隙率.结果与结论:人关节软骨源性海绵的抗离散性能良好,孔径大小在100~200 μm,孔隙分布均匀,孔隙率为92%.结果表明人关节软骨源性海绵具有良好的结构和孔隙率,可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  相似文献   
38.
周围神经损伤是一种常见损伤,尽管显微外科技术在周围神经修复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多数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仍是棘手的难题,常常遗留或多或少的功能障碍。神经修复后影响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错接错生问题,即神经再生趋化性未能充分发挥或者是再生趋化环境遭到了人为的机械破坏。错接后支配皮肤的神经再生至肌肉,或支配肌肉的神经再生至皮肤,都不可能恢复功能。为了深入了解神经再生趋化性,更好促进神经修复后的功能恢复,我们对神经再生趋化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①通过多通道再生室,对神经再生趋化性特点进行了研究;②通过建立脊髓背根神经节切除模型,定量研究了各种材料再生室促进神经再生趋化性的作用;③通过构建体外神经组织趋化性模型,初步研究了神经再生趋化性的机制。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方法 以Wistar大鼠坐骨神经挤挫伤为动物模型,神经损伤局部肌肉注射腺病毒介导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Ad-HGF),与无注射HGF组对照,通过步态分析、肌肉湿重测定、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指标评价神经损伤后再生效果.结果 术后4周,在坐骨神经指数、肌肉湿重恢复、计算机图像分析等再生指标的比较中,注射HGF组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 HGF能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有髓纤维再生和功能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神经营养因子.  相似文献   
40.
BMP/DBM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旨在对骨形态生成蛋白/脱钙骨基质(BMP/DBM)复合体在关节软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在16只雄性兔双侧股骨髁间凹各做一直径4mm,深2.5mm的全层关节软骨缺损。16个右膝缺损区植入BMP/DBM,8个左膝缺损内单独植入DBM,另外8个左膝为空白。术后12周处死动物,取材,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做苏木素一伊红,甲苯胺蓝及safranin-O染色。结果显示,在BMP/DBM组,植入物完全被吸收并被新生软骨替代,14例(14/16)愈合,且12例safranin-O阳染,新生软骨厚度和特征与邻近正常软骨相似。DBM组只有2例(2/8)愈合,safranin-O染色全部阴性。空白组未见新生软骨。结果说明,BMP/DBM能在关节腔内诱导软骨再生,并能以透明软骨修复全层关节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