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11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263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81篇
  3篇
中国医学   85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内细胞核因子(NF—κBp65)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对照组织内NF—κBp65与VEGF—C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内NF—κBp65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76.0%,明显高于癌旁对照组织30.0%(P〈0.05);乳腺癌组织内VEGF—C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84.O%,明显高于癌旁对照组织20.0%(P〈0.05);乳腺癌组织内NF—κBp65蛋白与VEGF—C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1=0.53,P〈0.05),并且均与肿瘤淋巴转移密切相关。结论:乳腺癌组织内NF—κBp65的高表达可上调VEGF—C表达,进而导致肿瘤周围淋巴管增生、扩张,促进肿瘤细胞向区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52.
支气管哮喘患儿心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发作期左、右心功能变化及其与哮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用美国Acuson128XP/1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4例危重、极危重哮喘患儿(危重组)及40例非危重哮喘患儿(普通组)进行左、右心功能测定,并与34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非危重组哮喘患儿在发作期以右心舒张功能受损为主,右室收缩功能亦受损,左心收缩及舒张功能正常;危重组哮喘患儿以左心收缩功能受损为主,左室舒张功能受损,右心收缩及舒张功能亦受损。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心功能受损,并与哮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3.
超声诊断和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超声诊断和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73例可疑肠套叠患儿进行超声检查,发现有“同心圆”征的同时在超声监视下进行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结果: 超声确诊肠套叠32例,诊断准确率100%,其中30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复位成功率93.8%。3例回回结型中1例水压灌肠成功,2例失败改手术治疗。结论: 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准确率高,水压灌肠复位成功率高。对回回结型超声可以确诊,但复位成功率低  相似文献   
154.
目的 观察补肝养血清心汤治疗肝血亏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证属肝血亏虚的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右佐匹克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补肝养血清心汤治疗,1剂/d,分两次服用。治疗8周,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多导睡眠监测(PSG)指标,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PSQI评分、PSG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指标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肝养血清心汤可缓解睡眠障碍疾病,联合西药治疗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55.
目前颈椎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其症状复杂,病情绵延不断,时轻时重,系祖国医学痹证范畴。根据几年来临床观察,尤其是老年颈椎病,以头疼、眩晕、视力障碍、耳鸣耳聋、情感不稳、短暂失神、心悸、失眠等,若伴有急性供血不足,则有晕厥或猝倒症,以此为特点,治疗分析如下。随着年龄增长和机体逐渐衰老,骨、筋均发生退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探讨亲代三丁基锡暴露对F1昆明小鼠血常规的影响。方法 将雌、雄各40只小鼠随机分别分为空、低、中、高浓度组(0、0.2、2和20 μg/kg), 每天进行染毒, 持续45 d。在第60天时, 将同浓度组的雌:雄鼠按1:1进行同笼配种。仔鼠出生60 d后取血, 进行血常规的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F1代雄性低浓度和高浓度组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量显著增加(P < 0.01);F1代雄性低浓度组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P < 0.01)和淋巴细胞绝对值(P < 0.05)显著降低;F1代雌性高浓度组的红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 < 0.01), F1代雌性小鼠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压积、血小板量三项指标随着TBT浓度的增加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亲代TBT暴露影响F1代小鼠的血常规, 且低浓度时对F1代雄性小鼠的影响最大, 高浓度时对F1代雌性小鼠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7.
1病历摘要患者,女,52岁(病例号135415),7年前排尿后出现晕厥,自觉头晕目眩,心前区疼痛,心悸,伴四肢麻木并有四肢苍白,数分钟后症状逐渐自行缓解。此后,排尿后时常发作。患者就诊于当地医院,按“心绞痛”治疗,但症状仍不见缓解。2002年,曾于1次发作后测血压达31·92/23·94 kPa(240/180mmHg),遂自行口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05-04,患者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经B超、CT及其他相关检查,考虑“膀胱嗜铬细胞瘤”可能性大。患者病程中无明显消瘦及血尿。患者于2005-07-22入我院治疗。既往于2002年患脑室出血。体格检查:心率52次/min,平时血压19·95/…  相似文献   
158.
目的:通过对人参、西洋参茎叶和根中皂甙溶血作用的观察,为人参、西洋参各种皂甙制作静脉注射剂提供依据。方法:本实验根据《中药制剂的安全试验和毒性实验》中溶血试验方法操作。结果:最低溶血浓度分别为,人参茎叶总皂甙0.40g/L,人参根总皂甙0.10g/L、西洋参茎叶总皂甙0.60g/L、西洋参根总皂甙0.10g/L、西洋参茎对原人参二醇组皂甙1.0g/L、西洋参根原人参二醇组甙0.80g/L;单体人参皂甙中--F20.12g/L,--Rg10.20g/L、--Rg20.16g/L;单体人参皂甙--Rb1、--Rb2、--Rb3、--Rd及拟人参皂甙P--F11在0.20g/L浓度时均无溶血作用。结论:人参根、西洋参根总皂甙强于茎叶总皂甙。  相似文献   
159.
目的 观察分析不同阶段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iabetic 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neuropathy,DCAN)患者心理学状态.方法 采用Holter分析系统进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依据评价CAN的标准分别对非DCAN、DCAN临床前期以及DCAN阳性患者进行HAMA和SDS量表测评.结果 278例观察对象中筛查并分类出DCAN阳性组62例(22.30/%),DCAN临床前期组88例(31.65/%),DCAN阴性组128例(46.04/%);3组间年龄、诊断糖尿病时间及HbA1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HRV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频域指标LF及MeanHR等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对象中53.95%的住院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DCAN,DCAN临床前期组46.59%的患者伴有轻中度抑郁而56.82%则伴有焦虑状态,DCAN阳性组56.45%的患者伴有中重度抑郁而69.35%伴有焦虑状态,DCAN阳性组轻度、中重度抑郁状态频数及焦虑状态频数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 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和(或)焦虑状态是DCAN及其临床前期患者的主要心理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肥大细胞分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方法:将42例经尸检后获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标本和10例尸检正常冠状动脉标本进行抗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正常内膜、斑块帽区、核心区、肩区肥大细胞密度(细胞数/视野)分别为(1.2±1.7)、(2.6±2.1)、(3.1±2.4)、(7.2±3.9),斑块肩区肥大细胞密度明显高于其它部位.结论:肥大细胞参与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并通过释放类胰蛋白酶影响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