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11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263篇
预防医学   64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81篇
  3篇
中国医学   85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41.
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矫治近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BK)矫治近视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可预测性。方法选取我院眼科病例50例(100眼)前弹力层下制作超薄角膜瓣,以VISX STAR S4准分子激光设备施行手术。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进行复查。结果术后恢复快,反应轻,散光小。超薄的角膜瓣拓宽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治疗范围,使更多的高度近视和角膜厚度不足患者接受了手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LASIK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后角膜扩张的发生。结论角膜磨镶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准确性,是LASIK手术患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2.
社区干预在高血压病中的应用67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影响.方法:于2009-03对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2 a以上的672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建档前后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变化.结果:实施社区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治疗率、控制率明显提高(P<0.01);服药的依从性明显提高;不良生活方式也得到改善.结论:社区干预是控制和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3.
目的 观察雷奈酸锶对模拟失重雄性大鼠质疏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27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尾吊模拟失重组,C组为悬吊模拟失重同时给以雷奈酸锶灌胃组.A和B组灌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实验期均为28d.测骨代谢指标,右侧股骨的骨密度和骨矿盐含量,扫描电镜观察股骨颈超微结构.结果 B组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骨密度、骨矿盐含量水平显著低于A组相应的指标(P<0.05),血钙、血磷无显著差异(P>0.05),组骨小梁表面胶原纤维排列杂乱,松散,可见骨吸收现象;C组大鼠上述生化及代谢指标显著性高于B组大鼠(P<0.05),C组大鼠骨小梁较B组数量增多,厚度增加,骨吸收减少.结论 雷奈酸锶能明显降低模拟失重大鼠股骨颈的骨丢失,增加骨形成,防治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44.
复发性痛性眼肌麻痹神经病变(recurrent painful ophthalmoplegic neuropathy,RPON),曾被称为眼肌麻痹偏头痛(ophthalmoplegic migraine,OM),是一种以复发性单侧头痛伴同侧眼肌麻痹为特征的少见病.本病病因未明,典型者幼年开始发作,动眼神经最常受累,其次...  相似文献   
145.
孙平  魏正萍  付萍 《现代免疫学》2024,(1):61-64+7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也被称为Ⅰ型IFN特征性疾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体内过度免疫应答和Ⅰ型IFN的过量表达为该病的主要特征。在固有免疫应答过程中,核酸感受器对于病原体及体内核酸的过度反应是导致患者体内Ⅰ型IFN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调节体内过度免疫反应及Ⅰ型IFN的过量表达对于缓解病情有重要作用。自噬作为调控机体稳态的重要过程可以抑制Ⅰ型IFN应答。该文就选择性自噬受体三方基序蛋白21(tripartite motif 21, TRIM21)、干扰素基因刺激物(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 STING)、 p62通过介导多种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调节因子的自噬来影响Ⅰ型IFN应答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6.
目的?分析桃红四物汤对股骨干骨折术后炎性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以桃红四物汤治疗术后股骨干骨折67例为研究组,并以传统治疗的79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全血高切黏度(η)、全血中切黏度(η)、全血低切黏度(η)、血浆黏度(η)、红细胞比容(HCT)、白细胞计数(WBC)和血沉方程K值的变化。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2%和79.75% (P<0.01);治疗后2组均能降低疼痛、肿胀、瘀斑、IL-1、IL-6、TNF-α、η、η、η、η、HCT、WBC和血沉方程K值,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0.01)。结论?桃红四物汤能明显抑制股骨干骨折术后的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探讨全椎体切除加重建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严重脊柱后凸畸形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3年1月在该院全椎体切除加重建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15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平均耗时4 h(3~6.5 h),平均出血量为1 500 ml(700~2 800 ml),术后平均下床时间9 d(7~16 d),未见伤口感染或神经症状加重等并发症,平均后凸为37°,矫正率达70%。结论全椎体切除加重建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安全有效,可使神经充分减压,矫正后凸畸形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8.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所选60例病例均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常规组,各组例数均为30例,循证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各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以及心律失常再发生率.结果:和常规组相比较,循证组患者满意度度评分和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均比较高,住院时间短,同时心律失常再发生率低,2组数据比较差异大(P均<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不仅可预防和减少心律失常的再次发生,强化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同时还可提高其满意度,加快其康复的速度.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讨全身康复机器人结合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对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偏瘫患者9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针刺疗法,分别针刺上下肢相应穴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全身康复机器人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评分、运动功能(M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评分、MAS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全身康复机器人结合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与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联合应用对小鼠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支架移植后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30只成年C57BL/6小鼠随机分为脱细胞神经支架(ANA)组、ADSC组和Hsp27+ADSC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电生理和胫前肌湿重比方法检测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Western bolt检测神经支架内Hsp27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胆碱乙酰转移酶(Ch AT)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移植体中运动轴突表达,并示踪PKH26标记的移植ADSC。结果与ADSC组比较,Hsp27+ADSC组神经移植体内Hsp27蛋白表达显著增高,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Ch AT标记运动轴突表达增强,PKH-26标记的ADSC数量显著增高(P0.05)。与ANA组比较,ADSC组和Hsp27+ADSC组SFI增高、电生理波幅增高、神经传导速度增快、延迟期缩短、胫前肌湿重比率增高,其中Hsp27+ADSC组神经恢复作用显著优于ADSC组(P0.05)。结论Hsp27联合ADSC移植对小鼠脱细胞异体神经支架修复坐骨神经缺损后运动轴突再生和功能恢复的作用优于ADSC组,其机制可能与Hsp2抑制caspase-3凋亡信号通路,促进移植的ADSC存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