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326篇 |
免费 | 2213篇 |
国内免费 | 154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47篇 |
儿科学 | 447篇 |
妇产科学 | 345篇 |
基础医学 | 2017篇 |
口腔科学 | 451篇 |
临床医学 | 5911篇 |
内科学 | 4079篇 |
皮肤病学 | 367篇 |
神经病学 | 963篇 |
特种医学 | 189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5篇 |
外科学 | 3291篇 |
综合类 | 14061篇 |
预防医学 | 6221篇 |
眼科学 | 959篇 |
药学 | 5471篇 |
74篇 | |
中国医学 | 5490篇 |
肿瘤学 | 15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2篇 |
2023年 | 879篇 |
2022年 | 1060篇 |
2021年 | 1293篇 |
2020年 | 928篇 |
2019年 | 1024篇 |
2018年 | 950篇 |
2017年 | 586篇 |
2016年 | 818篇 |
2015年 | 834篇 |
2014年 | 2412篇 |
2013年 | 1696篇 |
2012年 | 1970篇 |
2011年 | 2164篇 |
2010年 | 2134篇 |
2009年 | 2179篇 |
2008年 | 2168篇 |
2007年 | 2378篇 |
2006年 | 2157篇 |
2005年 | 2381篇 |
2004年 | 2126篇 |
2003年 | 1902篇 |
2002年 | 1551篇 |
2001年 | 1643篇 |
2000年 | 1716篇 |
1999年 | 1691篇 |
1998年 | 1573篇 |
1997年 | 1728篇 |
1996年 | 1612篇 |
1995年 | 1329篇 |
1994年 | 1172篇 |
1993年 | 875篇 |
1992年 | 882篇 |
1991年 | 774篇 |
1990年 | 602篇 |
1989年 | 559篇 |
1988年 | 344篇 |
1987年 | 315篇 |
1986年 | 259篇 |
1985年 | 213篇 |
1984年 | 194篇 |
1983年 | 147篇 |
1982年 | 147篇 |
1981年 | 103篇 |
1980年 | 84篇 |
1979年 | 57篇 |
1978年 | 33篇 |
1965年 | 23篇 |
1963年 | 18篇 |
1958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徐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5,(4)
前列腺导管内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PIN )在治疗方案上有着显著的区别,但二者的针吸活检组织很难区分。在前列腺根治标本中,作者发现运用PTEN和ERG的免疫组化染色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作者在实验中进一步验证在针吸标本中这些标志物是否有用。单独或组合的免疫标记法运用于形态学明确的导管内癌、PIN、交界性导管内增生的活检,后者缺乏类似于导管内癌的形态学准则而比PIN更令人担忧。导管内癌具有侵袭性,有着最高的PTEN丢失率76%(38/50),同时有58%(29/50)表达ERG。导管内癌切除标本显示61%(20/33) PTEN丢失和30%(10/33)的 ERG表达。导管内交界性病变中有52%(11/21)PTEN丢失和27%(4/15)ERG表达。在伴有PTEN丢失的非典型病例中,64%(7/11)在随后的针吸活检标本中检出癌细胞,相比之下, PTEN完好的病例中只检出50%(5/10)。然而,PIN组织中未显示PTEN的丢失以及ERG的表达(0/19)。在针吸活检标本中,导管内癌的 PTEN 丢失很常见,而高级别 PIN 中PTEN丢失很罕见。那些有着PTEN表达丢失的导管内交界性病变中,当再次活检时,癌的可能性很大。如果被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证实,这个结果将提示PTEN和ERG的免疫染色是一种区分导管内癌和PIN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干预对改善献血者血管弹性、减少献血反应的原因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由于血管细、弹性差、既往曾发生献血反应的献血者200例,根据有氧运动干预情况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无偿献血者给予有氧运动干预,对照组无偿献血者给予常规处理,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无偿献血者血管管径、血流速度、血管粗细、血管弹性、献血反应发生及采血不足量情况。结果干预前实验组无偿献血者血管管径为(0.28±0.06)cm,对照组为(0.27±0.05)cm,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无偿献血者血管管径为(0.48±0.06)cm,对照组为(0.29±0.05)cm,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血液流速加快、血管外观变粗、血管弹性增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有99例符合献血标准的献血者参加献血,2例出现献血反应,无1例出现采血不足量。对照组有67例符合献血标准的献血者参加献血,有12例出现献血反应,3例出现采血不足量,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可明显改善献血者BMI、血压、心率,扩大血管管径,增强血管弹性,有效降低献血反应及采血不足量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4.
孙喜梅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12):146-149
目的分析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11月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12月—2017年9月接受精细化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2组护理质量、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以及手术室采样监测合格率。结果研究组采样合格率及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护理差错事件总发生率2.38%(1/42),低于对照组的14.29%(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6,P=0.048)。结论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可减少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差错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山西医科大学新开设的生物制药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制药学生的特点,基础医学院打破学科课程结构,淡化学科界限,重视课程间的逻辑联系和内在规律,以器官系统为中心,以重组整合为主线,以内容综合为重点,进行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自制灭蟑胶饵的适口性和现场防治效果。方法参照GBT 13917.7-2009试验方法,对自制胶饵和氟虫腈颗粒剂的24 h摄食量进行记录,逐日观察死亡试虫数,并计算毒饵的24 h失水率和摄食比;现场试验在蜚蠊侵害严重的舰船上进行,观察记录施用胶饵后不同时间的密度指数变化情况。结果2种毒饵48 h死亡率均为100.0%,达到了国标A级,但2组试验中毒饵和饲料的比值分别为1.34和0.40,差异明显。现场投放胶饵2周后的密度指数下降80%,4~8周后即能将虫害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结论自制胶饵比颗粒剂剂型有更好的适口性,可在蜚蠊侵害严重的场所推广使用,实现对虫害的长期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97.
998.
患者男性,40岁。不醒人事约3h送入我院急诊科。体检:深昏迷,抽搐,各种反射消失,双侧瞳孔缩小,均约1.5mm,对光反应消失,流涎,口角及上衣上有白色粉末结晶物,考虑为药物中毒,但药物性质不清楚。即用温水进行彻底洗胃,并用硫酸镁30g导泻,用速尿60mg静注。洗胃后患者出现呼吸循环衰竭,随之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并用肾上腺素3mg静注,尼可刹米0.75n气管内滴入,30min后恢复心跳,心电图为窦性心律。继续应用呼吸兴奋剂及升压药,正压给氧。3h后恢复自主呼吸,为防止再次呼吸停止仍留置气管插管。收入… 相似文献
999.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2007年3—8月我科收治的59例MPP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MPP患儿中3~14岁占81.4%,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体征多不明显;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89.8%),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及C-反应蛋白(CRP)均升高,血沉最高达108mm/h;X线胸片改变明显,呈大片或絮状阴影改变38例(64.4%);右肺病变29例(49.2%),左肺病变17例(28.8%),双肺均有病变13例(22.0%);合并胸腔积液9例(15.3%)。此外尚有血液及肝功能等损害。结论MPP好发于学龄及学龄前儿童,血清支原体抗体IgM(MP-IgM)阳性率高,出现较早,利于早期诊断。阿奇霉素或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效,但临床退热时间较以往延长;加用糖皮质激素对重症MPP及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良好,胸腔积液不必常规抽液或引流。利福平治疗MPP有效。雾化吸入布地耐德混悬液及可必特溶液治疗MPP的咳嗽、气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抗Ⅹa因子、抗Ⅱa因子的变化及低分子肝素(LMWH)的干预作用。方法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3-01~2003-09收治的24例ACS患者和10例正常人(作对照)纳入研究对象。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中的抗Ⅹa因子、抗Ⅱa因子。ACS患者用LMWH抗凝治疗并分别于入院即刻,LMWH注射后4h、注射后24h、注射7d后观察抗Ⅹa因子和抗Ⅱa因子的变化。结果(1)ACS患者血浆抗Ⅹa因子和抗Ⅱa因子明显高于正常者(P<0·01)。(2)抗Ⅹa因子在LMWH注射后4h、24h、7d较注射前明显增加(P<0·01),注射后4h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抗Ⅱa因子在LMWH注射后4h、24h、7d较注射前明显增加(P<0·01),在注射后24h达高峰。结论ACS患者血浆抗Ⅹa因子升高与ACS的发病机制及LMWH的干预作用有关。LMWH对Ⅹa因子的作用较Ⅱa因子强,且达峰时间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