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分析2005-2015年陕西省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分布特征,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15年陕西省人间布病监测及国家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数据,结合专题调查资料分析布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5-2015年陕西省累计报告布病病例9 646例,发病率为2.34/10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调查重点人群824 931人,采集血清121 649份,血清学阳性5 755份,阳性率4.73%,感染率0.70%。病例分布在除杨凌区以外的10个设区市共计84个县(区),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榆林、渭南、延安市,三市占全省总发病数的94.81%;年龄主要集中在30~60岁之间,男女性别比为3.58:1,农民、牧民占总发病数的90.26%,报告病例多集中在4~9月份。结论 陕西省人间布病疫情形势严峻,控制传染源、加强布病监测、加大高危人群筛查及职业人群干预力度、加强布病宣传是预防布病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分析陕西省鼠疫耶尔森菌差异区段分型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分离自陕西省鼠疫疫区获得的48株鼠疫菌应用23个DFR(差异区段)和PMT1(质粒验证)PCR扩增,进行鼠疫菌DFR基因组分型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相同年份,不同染疫动物、媒介蚤分离的鼠疫菌基因组型基本一致。陕西鼠疫耶尔森菌DFR基因组型有Genomovar11、17、20共3种。1987-1988年份、2000-2001年份DFR基因组型以Genomovar17为主,2006年份以Genomovar20为主。结论不同年份疫情主导的基因组型不同,随着时间的变化,鼠疫菌DFR基因组型从Genomovar17基因缺失微进化到Genomovar20。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分析陕西省2020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 为陕西省人间布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陕西省2020年人间布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并探讨疫情处置情况。结果 2020年陕西省共报告13起人间布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陕北地区报告3起, 关中地区报告10起, 涉及65例人间布病确诊病例。性别分布:男性47例, 女性18例;职业分布:农民35例, 养殖人员13例, 学生8例, 散居儿童6例, 工人2例, 幼托儿童1例;年龄分布: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0 ~ 69岁年龄段(30例);时间分布:13起事件发生时间集中在4 - 8月份, 高峰期为5月份;感染途径:11起事件由职业接触感染, 1起事件由饮生羊奶感染, 1起事件由接触被病羊感染的放养犬只感染。13起事件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包括事件上报、流行病学调查、高危人群筛查、病原学培养、畜间疫情处置、消毒及宣传教育等。结论陕西省陕北地区老疫区和关中地区新疫区布病疫情活跃, 应根据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做好人间布病精准化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4.
目的调查榆林市城区蚊、蝇、蜚蠊3种病媒昆虫种类、数量及分布,为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蚊类调查采用人帐诱法和诱蚊灯法,蝇类采用笼诱法,蜚蠊采用粘捕法。结果捕获蚊类4属5种,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帐诱法总密度为19.11只/(顶.h),诱蚊灯法总密度为1.61只/(灯.h),蚊密度城区高于周边农村。捕获蝇类5科19属23种,常见蝇种有大头金蝇、丝光绿蝇、家蝇、厩腐蝇、棕尾别麻蝇和铜绿蝇,分别占捕获总数的36.49%、20.41%、14.78%、10.61%、8.65%和2.61%,总密度为4.42只/笼,农贸市场蝇密度最高。捕获蜚蠊全部为德国小蠊,总密度为16.28只/张,以宾馆密度最高。蚊类活动高峰在7月,蝇类和蜚蠊的活动高峰均在8月。结论此次调查基本掌握了榆林市城区蚊、蝇、蜚蠊3种病媒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重点防制区域为宾馆餐饮场所、农贸市场、居民区等。  相似文献   
85.
目的通过CRISPR(间区规律短回文重复序列)对陕西省鼠疫菌进行基因分型,分析流行病学特征,为陕西省鼠疫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提取分离自陕西省鼠疫疫源地的66株鼠疫菌核酸,利用针对鼠疫菌的3对CRISPR引物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及分析,确定CRISPR基因分型。结果 66株鼠疫菌在3个位点上共有12种spacer,其中YPa 3种、YPb 5种、YPc 4种,具体为al′、a2′、a3′、b1′、b2′、b29′、b1″、b2″、c1、c2、c3、c3′,基因簇为Cb2′,基因型分为1′和4′两种。结论疫情发生年份不同,鼠疫菌CRISPR基因型不同,鼠疫疫情处置进行溯源应将生态分型与基因分型结合。  相似文献   
86.
一例慢性布氏菌病的诊断和治疗孙养信,金爱萍胡德育指导我们于1991年11月收治一例慢性活动型布病患者,诊治111天,随访2个月,疗效显著。从中得到一些启示,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赵某,男61岁。26年前曾在青海省牧区居住,半年后出现乏力、多汗、间断性发...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分析陕西省定边县鼠疫疫区30年动物鼠疫监测结果,为控制人、鼠间鼠疫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SPSS软件、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指标与鼠间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1983-2012年共发生3起鼠间鼠疫流行,发生年分别为1987-1988、2000-2001及2006年,流行年份前几年鼠密度、鼠体染蚤率、蚤指数呈不同程度增高趋势,鼠密度在1986、2000、2003三个年份出现小高峰,分别为39.63、16.28和21.01只/hm2;染蚤率与蚤指数变化趋势一致,在1987、2000、2006三个疫情年份均出现高峰,染蚤率分别为45.10%、41.69%和43.06%,蚤指数分别为0.71、0.72和1.20。染蚤率与蚤指数、鼠密度与巢蚤指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 鼠密度、蚤指数、染蚤率是监测动物鼠疫流行的主要指标,鼠密度>16只/hm2,鼠体蚤指数>0.70,鼠体染蚤率>40%,提示可能会有鼠疫流行;陕西省鼠疫动物病流行呈现不规则周期性,间隔5~10年可能出现大的动物病流行;2012年监测表明疫情处于静息期,但距上次疫情发生已有6年,结合临近省(自治区)疫情动态,应积极开展主动监测,加强突发疫情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在鼠疫疫区宿主动物鉴定中的应用,并建立陕西省鼠疫疫区宿主动物DNA条形码数据库.方法 运用DNA条形码技术检测陕西省定边县鼠疫疫区3目6科12属14种139只宿主动物以及7个鼠种8个不同部位的62份残体标本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基因序列.结果 种内遗传距离≤2%,种间遗传距离为8.9%~ 15.1%;邻接法系统树能区分14个不同物种的类群;采集的残体标本能检测到目的基因并用于鉴定;研究中还纠正了既往定边县鼠疫疫区黄鼠命名.结论 DNA条形码技术能弥补形态学鉴定的不足,可用于鼠疫疫区宿主动物及残体标本的分类鉴定.  相似文献   
89.
为观察溴敌隆在特殊场所的灭鼠效果 ,为灭鼠剂药效试验方法及评价标准提供依据 ,2 0 0 3年 3月份进行了此项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现场 选择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某疗养院为试验现场 ,该疗养院占地面积 8万余m2 ,建筑面积 2万余m2 ,属综合性多功能疗养院。该院绿化面积较大 ,紧邻农村田舍 ,环境复杂 ,存在闲置房、露天垃圾堆及停工的基建工地等。1.2 毒饵投放方法 采用 0 .0 0 5 %溴敌隆机制毒饵 (上海泰和化工厂生产 ) ,室内 3~ 4堆 /15m2 ,10~ 15 g/堆 ,为防止毒饵变质发霉产生异味 ,影响鼠类摄食 ,将毒饵放入一次性培养皿内投放 …  相似文献   
90.
56%磷化铝片剂杀灭长爪沙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56%磷化铝片剂在长爪沙鼠鼠疫源地的使用价值。方法选择6个试验样地,分雨季和旱季进行现场堵洞灭鼠试验,计算校正灭洞率。结果磷化铝片剂杀灭长爪沙鼠平均灭洞率为94.37%,雨季和旱季灭洞率分别为94.93%和94.00%,无显著性差异。结论56%磷化铝片剂可用于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疫区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