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毒力岛杀蟑饵剂对蟑螂的灭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1%毒力岛杀蟑饵剂防治蟑螂的效果。方法 实验室及现场灭蟑螂试验,观察蟑螂死亡时间和杀灭率。结果 实验室药效试验测得毒力岛对德国小蠊的杀灭率为100%,LT50为4 26d;现场试验,在试药后15d,灭蟑率为88 .87%。结论 1%毒力岛杀蟑饵剂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蟑螂防治药物,蟑螂不易产生抗药性,使用安全,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
孙亮  吕文  孙养信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775-2776
目的检测40%杀扑磷乳油、100g/L联苯菊酯乳油、400g/L毒死蜱乳油、18g/L阿维菌素乳油、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45%马拉硫磷乳油、3%多抗霉素湿性粉剂、200g/L吡虫啉可溶液剂9种农药的急性毒性。方法按照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对9种农药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急性经皮毒性试验、家兔急性皮肤刺激试验、家兔眼刺激试验及豚鼠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结果 40%杀扑磷乳剂经口毒性为高毒级,100g/L联苯菊酯乳油为中毒级,其余7种为低毒级。急性经皮毒性9种均为低毒级。9种农药对皮肤刺激强度均为轻度刺激性。对眼的刺激强度均为轻度刺激性。9种农药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均为Ⅰ级弱致敏物。结论 9种农药大多数为低毒农药,也有高毒和中毒农药,对皮肤和眼均有刺激性。生产者和使用者要注意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63.
目的调查白纹伊蚊在陕西省分布的西北边界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成蚊调查采用帐诱法、诱蚊灯法和诱蚊诱卵器法。结果白纹伊蚊在宝鸡、韩城市广泛分布于各类生态环境,在陇县、铜川市主要分布于废旧轮胎堆放处等特殊场所,宜君、黄陵、宜川等县未发现白纹伊蚊。该蚊活动高峰宝鸡市在8月,韩城市在9月。温度可能是决定白纹伊蚊分布北界稳定的限制气候因子。结论白纹伊蚊在陕西省分布的西部边界到宝鸡市,北部边界到陇县、铜川市(王益区)、韩城市连线地带。白纹伊蚊监测采用帐诱法和诱蚊诱卵器法可获得可靠结果,诱蚊灯法不适宜作为白纹伊蚊监测,本调查也为蚊虫防制提供了生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64.
目的了解陇县蚊类种群构成及生态习性。方法对县区6类不同生态环境定时、定人、定点进行蚊虫孳生地及蚊幼虫、成虫密度监测。结果陇县城区采获蚊虫4属6种,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7~9月间,蚊幼虫平均容器指数为52.02,房屋指数为55.45;成蚊帐诱法监测密度为8.85只/h,人工小时法监测密度为42.5只/h,诱蚊灯法监测密度为4.29只/h。成蚊密度农村居民区较高,骚扰阿蚊、三带喙库蚊主要分布在牛圈、室内,白纹伊蚊仅在轮胎堆放处等特殊场所分布。结论初步摸清了陇县蚊类的种群构成和生态分布,为开展蚊虫防治,预防虫媒传染病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5.
目的建立三带喙库蚊实验室种群。方法采用人工控制温湿度和光照、模拟自然环境的方法,幼虫词料为羊肝馒头粉,成蚊供血动物为小白鼠。结果在室温26~27℃,相对湿度70~80%及人工光照13小时的条件下养殖,成蚊逐渐适应实验室条件,经过7代的繁殖,平均孵化率和化蛹率依次为79.0%和69.08%。结论三带喙库蚊繁殖关键在于环境模拟和饲养条件的稳定,以提高成活率,所获数据对进一步了解该蚊虫的生长繁殖特性及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6.
目的通过常规监测和专项调查,掌握宁陕县鼠类种群结构和数量动态变化,为防治鼠传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野外夜行鼠监测采用5 m夹(笼)线法,家鼠密度监测采用夹夜法;对2010-2013年鼠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4年共捕获啮齿动物650只,经鉴定属4科9属15种,年平均野鼠密度为4.06%,家鼠为4.68%。结论宁陕县优势鼠种为黄胸鼠和褐家鼠,鼠密度年际波动与灭鼠活动密切相关。根据鼠密度监测结果,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季节,适时开展群众性灭鼠,可以有效降低鼠密度。  相似文献   
67.
目的了解陕西省安康、渭南、宝鸡、铜川市家蝇抗药性情况,指导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方法现场试虫采自城区蝇类孳生场所,敏感试虫为实验室不接触杀虫剂的家蝇,采用点滴法,以丙酮为对照,检查不同药物浓度对应的试虫死亡率,用POLO软件分析获得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实验室家蝇对敌敌畏、双硫磷、DDT、残杀威、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和氯菊酯的LD50依次为0.004、0.113、0.010、0.214、0.00307、0.00063、0.003和0.013μg/只。安康、渭南、宝鸡、铜川市的家蝇对8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对敌敌畏、双硫磷、DDT、残杀威、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和氯菊酯的LD50分别为0.051~0.301、4.429~14.480、1.259~1.573、13.579~33.556、0.024~0.303、0.017~0.046、0.047~0.269和0.016~0.053μg/只;8种杀虫剂的平均LD50为0.028~23.549μg/只,抗性倍数为2.54~140.20倍,以DDT最高,氯菊酯最低。结论应采取科学的方法使用杀虫剂,延缓家蝇抗性增长。  相似文献   
68.
长爪沙鼠分布区灭鼠后鼠类种群密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爪沙鼠、子午沙鼠、黑线仓鼠为鄂尔多斯高原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常见野栖鼠类 ,在我省定边县鼠疫疫区可以见到三者共存区域。为了研究其种间关系 ,从 1991年开始连续观察夜行鼠种类和密度变化 ,并开展了长爪沙鼠分布区灭鼠后鼠类种群密度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 :长爪沙鼠和子午沙鼠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对生存空间的占据 ;种间斗争更为明显地表现在夜行鼠之间 ,以子午沙鼠、黑线仓鼠的竞争力最强 ;生态环境的改变在种群斗争中能够起到积极地推进作用 ;灭鼠后鼠密度的回升与灭鼠效果有直接关系 ,生态灭鼠才是根本的灭鼠方法 ;随着退耕还林等生态型农业的进一步推广实施 ,可以使长爪沙鼠被其它鼠类取代 ,对控制鼠疫的发生和流行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分析陕西省1起长爪沙鼠鼠疫暴发流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方法参照 GB 16883-1997鼠疫细菌学检查方法,利用自制培养基分离鼠疫菌;并依据 GB 16882-1997进行间接血凝试验。结果分离鼠疫菌15株,检测出阳性血清3份。结论加强高抗动物血清学、自毙动物病原学的监测能及时发现动物疫情并能控制鼠疫流行。  相似文献   
70.
0.075%溴氰菊酯粉剂室内地面灭蚤效果观察范锁平孙养信王全忠溴氰菊酯具有广谱杀虫性能,且残效期较长。为比较不同厂家所生产溴氰菊酯粉剂的优劣,在关中选择室内游离蚤较高的农村,开展了杀灭地面游离蚤效果的对比观察。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凯素灵(2.5%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