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盘状蛋白结构域受体1(DDR1)是受体酪氨酸激酶重要家族成员之一,可以与其配体胶原蛋白特异性结合,导致位于胞内区的酪氨酸激酶缓慢而持续的磷酸化,而异常的酪氨酸激酶的活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炎性反应、纤维化等相关。DDR1参与细胞的黏附、迁移、增殖、分泌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的重塑,在人体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DDR1在乳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乳腺癌及其他肿瘤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21岁,2015年2月7日晚9:20因突发头痛、头晕、左眼失明1 h余就诊于我院。患者当日在"吵架"后,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头晕,难以忍受,以右侧颞部为重,伴恶心、呕吐,呕吐呈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同时,自觉左眼视物模糊,且逐渐加重,数分钟后左眼失明。否认意识障碍、肢体抽搐,否认肢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言语不利。被家属送至我院  相似文献   
23.
介绍元宇宙发展历程,详细阐述元宇宙在医学教育和培训、远程医疗、医学模拟、药物研发等各种医学领域的应用场景及具体实例,介绍元宇宙与5G网络、人工智能、量子科学和区块链等高新科技结合情况,深入分析元宇宙在医学领域应用的优缺点,指出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和开发以充分实现医学元宇宙的优势并克服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24.
阐述人工智能的概念,介绍医学专家系统的发展历程、应用、工作机制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的兴起背景、优势、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对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究紫堇灵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作用以及机制,为开发新的抗三阴性乳腺癌药物提供新的选择。方法 用CCK-8法、Western blot、平板克隆、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紫堇灵对MDA-MB-436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转移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RNA-Seq探究紫堇灵的作用机制。结果 紫堇灵可明显特异性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436的增殖与干性,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并可能通过氧化磷酸化通路发挥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作用。结论 紫堇灵可发挥抗三阴性乳腺癌作用,为解决三阴性乳腺癌现有化疗药物疗效欠佳的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法,为未来临床药物开发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6.
1983年,英国外科医生WICKHAM第一次提出了"微创外科"的概念。至今,大量的微创技术被发明和使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兴起是其在心血管外科领域的主要代表。传统CABG在体外循环(CPB)情况下进行。  相似文献   
27.
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模式作为某个特定历史时期人民对健康和疾病现象的认识,先后经历了一系列与其发展水平想适应的模式,即神灵主义医学、机械医学、生物医学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等四个模式。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背景下,当代医生的职业素质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论述在当今中国医疗环境下,加强医学人文知识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如何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乳腺癌合并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同时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1999 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合并肺癌患者共计94例,经病例筛选后共71例纳入本研究,对纳入研究的双原发性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71例患者中,乳腺癌作为首发癌合并肺癌 63例,肺癌作为首发癌合并乳腺癌 8例,两组患者在乳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临床分期、病理类型、ER表达、Ki-67指数、HER-2表达、手术方式及有无放化疗史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乳腺癌首发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优于肺癌首发组(P<0.05)。在同时性双原发性癌 28 例中,6 例患者(21.4%)同时接受乳腺癌及肺癌手术,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病情平稳。以乳腺癌作为首发癌的41例异时性双原发性癌中,中位间隔为57.3个月,肺结节平均观察时间为10个月。肺癌临床分期Ⅰ期以下占82.9%,病理类型中93%为腺癌。发现肺结节的早晚与乳腺癌术后复查及随访有关。结论:乳腺癌首发的双原发性癌患者预后较好;同时手术治疗乳腺癌及肺癌是安全可行的;在异时性双原发性癌中,肺癌一般是在乳腺癌术后 5 年内发现的,乳腺癌术后规律及时的随访有助于肺癌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按压水泉穴、鱼际穴、尺泽穴缓解全身麻醉术后口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本院在全麻下开颅行颅内占位探查切除术后自诉口渴严重,难以忍受,且经观察确有口唇干裂、口腔黏膜干燥、频繁吞涎等体征的患者150例,按照时间顺序,前50例患者为第1组、中间50例患者为第2组、后50例患者为第3组。第1组给予传统缓解术后口渴的方法治疗,第2组在第1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于术后2 h、3 h、4 h、5 h行水泉穴按摩治疗,第3组在第1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水泉穴、鱼际穴和尺泽穴按摩治疗。结果:三组患者术后6h口渴缓解程度比较,第3组优于第1组、第2组(P0.05)。结论:按压水泉穴、鱼际穴、尺泽穴可以缓解全麻术后禁食禁水期间的口渴程度,效果优于单纯按压水泉穴。  相似文献   
30.
在介绍可穿戴医疗设备概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阐述可穿戴医疗设备在国内外发展现状,重点论述其在实践中的作用,包括实现动态监测,提供医疗诊断数据;寻找病因,实现疾病早期治疗;提升医疗水平,改进医疗技术;缓解我国医疗资源紧张的现状。最后分析可穿戴医疗设备与医疗健康产业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