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PBTEOLA共聚酯体内外降解及组织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国产生物降解泌尿系支架材料(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聚乙二醇-co-低聚乳酸)三元共聚酯(PBTEOLA)的组织相容性及体内、体外降解特性。方法将PBTEOLA试件埋植在SD大鼠脊柱两侧皮下组织内或浸泡于磷酸盐缓冲液中,分别于2、4、6、8、10、12、14及16周取出.通过组织病理学切片研究材料周围组织反应,利用扫描啦谴检夏材料的表面征象,准确称重以检测材料降解前后的重量。以了解PBTEOLA在体内、体外的降解情况和组织相容性。结果PBTEOLA材料在16周内可降解为细小颗粒.材料的体内、体外降解趋势相同,体内降解速度略快于体外降解。埋植材料周围皮下组织无脓肿形成和组织坏死发生,局部组织反也为轻微的炎症反应。结论PBTEOLA材料组织相容性良好,降解时间适宜,适用于制备泌尿系支架,可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血清外泌体miR-451的动态表达变化及其在脑外伤诊断、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脑外伤患者120例,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伤后6个月行格拉斯哥预后(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收集对照组和脑外伤患者伤后4 h内及1 d、3 d、7 d血清,提取血清中外泌体RNA,采用real-time PCR检测miR-451伤后的动态表达变化,分析其与脑外伤诊断、严重程度及GOS评分的关系。结果(1)脑外伤及轻型颅脑外伤患者伤后4 h内血清外泌体miR-45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7和0.911;(2)伤后4 h内及1 d、3 d和7 d,轻、中、重三型患者血清外泌体miR-451表达水平逐级增高,与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01);(3)脑外伤预后良好者(GOS为4~5分)伤后4 h内及1 d、3 d和7 d血清外泌体miR-45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者(GOS为1~3分)(P<0.01),与GOS评分呈负相关(P<0.001)。结论脑外伤后血清外泌体miR-451表达明显升高,对脑外伤的诊断、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具有较高价值,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了解稀土元素镧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小鼠腹腔 Mφ,分为:空白对照组,无刺激因素;LPS 组,用1μg/ml LPS 刺激30 min;镧离子(La~(3 ))组,用2.5 μmol/L La~(3 )刺激30 min;La~(3 ) LPS 组,先后用2.5μmol/L La~(3 )、1μg/mI LPS 各刺激30 min;La~(3 )/LPS 组,2.5μmol/L La~(3 )刺激30 min 后,洗涤细胞,再加入1μg/ml LPS 刺激30 min。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 NF-κB在各组细胞中的分布与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捡测胞核中 NF-κB/p65蛋白活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核内 NF-κB/p65蛋白及胞质中核因子抑制蛋白α(IκBα)的表达量。ELISA 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冈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 (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空白对照组、La~(3 )组、La~(3 ) LPS 组和 La~(3 )/LPS 组 Mφ绿色荧光多分布于胞质,胞核荧光强度分别为42±7、73±30、48±11和67±19;LPS 组绿色荧光集中于胞核,荧光强度为116±14,明显高于其余4组(P<0.01)。(2)胞核 NF-κB/p65蛋白活性:LPS 组吸光度值为0.435±0.066.与空白对照组(0.048±0.027)、La~(3 )组(0.062±0.049)、La~(3 ) LPS 组(0.066±0.031)、La~(3 )/LPS 组(0.108±0.017)比较,明显偏高(P<0.01)。(3)LPS 组 Mφ胞核 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余4组,胞质 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余4组。(4)TNF-α含量:La~(3 )组培养上清液中 TNF-α含量低于试剂盒检测下限(25 pg/ml)及空白对照组(P<0.05),La~(3 ) LPS 组和 La~(3 )/LPS 组低于 LPS 组(P<0.01),但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LPS 可激活小鼠腹腔 MφNF-κB/p65核移位,并使胞核中 NF-κB/p65的表达量和活性升高、胞质 IκBα蛋白表达下调,导致 TNF-α分泌增多。镧可抑制上述效应。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ls,iPSl自然分化过程中上皮-间质转化fepithelial_me8.enchymaltransition,EMT)的变化过程。方法按常规方法iPS细胞接种于单层饲养层细胞上培养并传代。通过EB的方式令iPS细胞自然分化,收集未分化的iPS细胞以及分化7d、14d、21d和28d的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mBlot方法检测EMT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表明.未分化人iPS细胞可见E-cadher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分化后E—cadherin的表达明显减少.而N—cadherin基因和蛋白在细胞未分化时均未见表达.发生分化后表达明显上调;在人iPS细胞分化过程中,Snail和Slug转录因子以及蛋白都明显发生上调。结论人iPS细胞自然分化与EMT,即E-cadherin和N—cadherin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36.
脑外伤后小鼠海马区notch信号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外伤后小鼠海马区notch信号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法复制闭合性脑外伤小鼠模型,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脑外伤组,于伤后4h、1d、3d分别处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伤后各时间点notch1、hes1mRNA的表达。结果 (1)notch1 mRNA表达水平在伤后4h开始升高,1d时达到高峰,较对照组升高约6倍,3d时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高水平,较对照组升高2倍。(2)hes1 mRNA在伤后4h无明显变化,1d时达到高峰,较对照组升高3倍,3d时回落到正常水平。结论脑外伤后notch1和hes1 mRNA明显增高,提示notch信号被激活,可能与伤后NSCs增殖分化相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人胎肝源性细胞(HFLC)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诱导分化为肝系细胞的效应和机制.方法:药物流产的胎肝源性细胞和Hoechst33342标记的人MSCs,按培养方式不同,分为HFLC和MSCs直接接触共培养组及transwell共培养组,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在不同时段用免疫细胞荧光法检测肝系细胞标志如AFP、 CK-18和CK-19并进行糖原染色.结果:在直接接触共培养组,免疫细胞荧光法显示分化细胞表达AFP、 CK-18和CK-19,并随分化时间延长表达量增加;同时,分化细胞具有贮存糖原功能,PAS染色显示分化细胞糖原染色阳性.而在transwell共培养组,分化细胞未检测到肝系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及糖原的贮存.结论:HFLC与MSCs的直接接触共培养体系的微环境,有利于MSCs定向分化为肝系细胞.  相似文献   
38.
背景:到目前为止,国际上通用的动物胚胎干细胞细胞系大多是从129品系和C57BL/6系小鼠中获得的,少部分来自BALB/C系,来自于中国昆明鼠则鲜有报道。 目的:分离培养昆明系小鼠胚胎干细胞,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鉴定。 设计、时间及地点:以细胞为对象的观察性实验,于2006-05/2007-06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所完成。 材料:昆明小鼠3.5 d胚龄的囊胚。 方法:自昆明系小鼠3.5 d胚龄的囊胚分离内细胞团细胞,接种于小鼠原代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对分离的内细胞团细胞进行扩增、传代培养。 主要观察指标:观察胚胎干细胞集落的生长情况,对其碱性磷酸酶表达进行染色分析,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其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1表达,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特异性表达因子c-Myc,Nanog,Oct3/4和Sox2的基因表达情况,并对其体内外分化能力对进行鉴定分析。 结果:分离、培养自内细胞团的细胞呈典型的胚胎干细胞集落样生长,碱性磷酸酶染色及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1荧光染色阳性,细胞表达c-Myc,Nanog,Oct3/4和Sox2等基因,细胞在体内外均能分化成来源于不同胚层的多种细胞类型。 结论:成功从昆明小鼠囊胚中分离并建立一株胚胎干细胞系,其生物学特性与其他胚胎干细胞株相符。  相似文献   
39.
目的建立稳定的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培养体系。方法取第3.5代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丝裂霉素C处理后用作饲养层。人iPS细胞接种于饲养层上生长,胶原酶消化或机械法传代。倒置显微镜下观察iPS细胞生长状态:观察拟胚体形成能力;RT—PCR检测iPS细胞多能性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1)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为贴壁生长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细胞增殖旺盛。(2)生长在饲养层上的人iPS细胞呈典型的克隆状生长。克隆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克隆内细胞排列紧密,细胞体积小,核大,细胞核/质比高。RT—PCR结果显示人iPS细胞强表达多能性基因Oct4,Nanog,Sox2;去除饲养层后悬浮培养能形成拟胚体(EB)。结论本实验的培养体系适合人iPS细胞的培养,人iPS细胞能稳定增殖,保持自我更新及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miRNA-92a在缺血再灌注(I/R)损伤4h、24h后小鼠肾组织的表达变化,探讨肾脏缺血损伤后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双侧夹闭小鼠肾蒂的方法制备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术后灌注24h后收集血清和。肾脏标本,分别检测肾功能及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的方法检测小鼠I/R损伤4h和24h组中miRNA-92a的表达水平。结果(1)采用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UN)评估肾功能,肾脏I/R 24h组与假手术组(sham)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肾缺血再灌注模型成功。(2)而I/R4h和24h后,miRNA-92a的表达上调,其上调倍数分别为3.23±0.74.1.53±0.33(P〈0.05)。结论小鼠I/R损伤中miRNA-92a表达显著上调,miRNA-92a可能参与缺血再灌注肾组织损伤的血管再生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