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目的:以Hs683、3T3成纤维细胞作为对照,探讨人胚胎神经干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对SHG44、C6胶质瘤细胞的趋向性。方法:①来源于怀孕子宫肌瘤切除术或流产的10~14周胚胎(西安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西安交大二院妇产科、北方医院妇产科提供),产妇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Hs683成纤维细胞系由田晓峰博士馈赠,SHG44胶质瘤细胞系、C6胶质瘤细胞系、3T3成纤维细胞系均为本研究所冻藏。②将原代培养8d的人胚胎神经干细胞悬液离心、收集备用,最终神经球浓度达8×104 L-1。③将预先消毒的盖玻片(24mm×24mm)放置于培养皿内,将SHG44胶质瘤细胞系、C6胶质瘤细胞系、Hs683成纤维细胞系、3T3成纤维细胞系的4组细胞复苏后,加入含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当各组细胞爬片上的细胞贴壁达75%~85%时,取出盖玻片,与上述制备的人胚神经球悬浮液共同培养。④将预先制备好的SHG44胶质瘤细胞、C6胶质瘤细胞、Hs683成纤维细胞、3T3成纤维细胞爬片(各10张)从培养瓶取出,置于新的培养皿,分别与神经干细胞克隆球在含体积分数为0.01~0.02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共培养72h,观察并统计各细胞系每张爬片的克隆球数。上述4种细胞爬片周边3mm以外相同面积、无胶质瘤/成纤维细胞区域作为其各自空白对照。⑤分别将神经干细胞克隆球 C6胶质瘤细胞 3T3成纤维细胞、神经干细胞克隆球 SHG44胶质瘤细胞 Hs683成纤维细胞同法共培养72h,观察人胚神经干细胞在SHG44、Hs683、C6、3T3细胞爬片上的分布情况。结果:①人胚神经干细胞对SHG44、C6胶质瘤细胞的趋向作用:SHG44/C6胶质瘤细胞 人胚神经干细胞克隆球共培养72h后,胶质瘤细胞爬片上的神经克隆球体积均有所增大,且数量均明显高于外周无胶质瘤细胞的空白对照区(P均<0.05)。②人胚神经干细胞对Hs683、3T3成纤维细胞的趋向作用:Hs683/3T3成纤维细胞 人胚神经干细胞克隆球共培养72h后,成纤维细胞爬片上的神经克隆球数量与周围无成纤维细胞区基本相似(P均>0.05)。③人胚神经干细胞 SHG44/C6胶质瘤细胞 Hs683/3T3成纤维细胞共培养下的体外趋向作用:SHG44胶质瘤细胞 Hs683成纤维细胞 人胚神经干细胞共培养72h后,SHG44胶质瘤细胞爬片上的神经球数量明显多于Hs683成纤维细胞爬片(P<0.05)。C6胶质瘤细胞 3T3成纤维细胞 人胚神经干细胞共培养72h后,C6胶质瘤细胞爬片上的神经球数量明显多于3T3成纤维细胞爬片(P<0.05)。结论:人胚胎神经干细胞与胶质瘤细胞体外共培养后,神经球出现向胶质瘤细胞周围集聚的趋势,提示胶质瘤细胞可能分泌某种对神经干细胞有一定作用的活性因子。  相似文献   
72.
高血压脑出血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分析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142例采用显微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出血部位、血肿体积及术中脑压情况,76例采用单纯彻底清除血肿,66例采用单纯清除血肿加去骨瓣压减术,并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两种手术治疗方法,患者恢复情况无显著性差异,丘脑出血、脑室内出血死亡率高、本组发病6h内手术无死亡率。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显微手术效果好,要根据患者的出血量、出血部位及术中的脑压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73.
脑胶质瘤动物的模型建立及cyclin D1表达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类似人脑胶质瘤动物模型,观察cyclin D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借助动物立体定向仪,将体外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接种于Wistar大鼠左侧尾状核区.接种后观察实验大鼠生存状态,分别于接种后7,15d进行MRI检查.对每例荷瘤鼠死后进行解剖,行组织病理学和GFAP免疫组化检查.随后对不同存活期大鼠cyclin D1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建立的胶质瘤动物模型在组织病理学上接近人脑胶质瘤.而且具有颅内生长稳定,成瘤率高,重复性好.在每例胶质瘤组织中cyclin D1均呈阳性表达,主要在细胞胞核表达,不同存活期荷瘤鼠其瘤组织中cyclin D1表达量不同,存活时间较长者,其表达量明显减少.结论:此类模型肿瘤生长特性及病理特征与人脑胶质瘤相似.cychn D1表达量与脑胶质瘤大鼠存活时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4.
所谓硬脊膜外囊肿是以硬脊膜憩室或穿过硬脊膜裂口的蛛网膜样物的突出。此种病例为数不多。我科自1981年7月至1996年10月共收治5例,占同期收住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3.3%。为了对此病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我们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理、病理、临床分型、诊断与辅助检查及手术要点等给予介绍。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恶性脑瘤化疗的途径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恶性脑瘤病人术后用宁德朗(ACNU)经动脉内注射。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4.8个月,生存时间12.5个月。临床检查和计算机体层摄影(CT)复查,肿瘤全部消失者2例,肿瘤缩小者4例,神经症状稳定者4例,无效者2例。结论:恶性脑瘤手术后进行动脉内化疗可以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6.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摘除大型垂体腺瘤   总被引:37,自引:26,他引:11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单鼻孔-蝶窦入路摘除大型垂体腺瘤(LPA)的技术方法与疗效.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4年7月38例LPA采用内窥镜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技术予以切除.结果 33例(86.8%)获全切除,3例(7.9%)达次全切除,余2例(5.3%)纤维性或哑铃型腺瘤仅获部分切除.无手术后死亡.31例(81.6%)进行平均 3个月随访观察,有29例(93.6%)视力获得了恢复,仅2例(6.4%)无变化,也未见恶化;术前有视野缺损的30例,术后 28例(93.3%)恢复, 2例(6.7%)有改善.结论内窥镜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摘除LPA,具有微侵袭性、视野全景化、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本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7.
神经干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采取不同的有丝分裂因子及不同浓度胎牛血清模拟神经干细胞体内生存环境 ,观察小鼠神经干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形态学结构。1 资料1 1 研究对象 :二级昆明孕小鼠 (E12 E13) 16只由本校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DMEM/F12、胎牛血清、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growthfactor,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fibroblastgrowthfactor,basicfragmentbFGF)均购于Gibco公司 ;N 2添加剂 (N2 supplement)、Nestin单克隆抗体 (nestinMcAb)及神经丝 2 0 0 (neurofilament 2 0 0 ,NF 2 0 0 )抗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GFA…  相似文献   
78.
79.
头部外伤后癔症样反应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临床工作中,有少部分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受伤程度、临床检查及影像学资料极不相符,是以癔症样症候群来就诊。由于此类病例数少,未引起临床工作者足够重视。为此,笔者对我科近12年来遇到的18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寰枢关节脱位后路复位及螺钉-钛棒(板)内固定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寰枢关节脱位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先天性寰枢关节脱位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致1例;术前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平均(8.5±4.1)分。均行后路复位及螺钉-钛棒(板)内固定术,并根据术后JOA评分和影像学改善程度,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影像学检查示:固定系统和寰枢关节复位良好5例,复位不良1例;骨性融合良好4例,欠佳2例。术后临床表现均不同程度好转,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1~14个月,平均2.4个月,JOA评分平均(11.8±3.5)分,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976,P0.01)。结论后路复位及螺钉-钛棒(板)内固定技术临床疗效良好,且减少病人的痛苦和费用,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