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47篇
眼科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用蔗糖-丙酮法从HFRS病毒陈栋感染的乳小白鼠鼠脑中提取粗制血凝素,将此粗制血凝素通过抗HFRS病毒血凝素McAb 3G_1与Sepharose 4B偶联的免疫吸附柱,获得初步纯化的HFRS病毒血凝素抗原,经鉴定具有较高的血凝滴度和较好的免疫原性。用SDS-PAGE和Wes-tern-blot技木分析该纯化的血凝素抗原,并与同法纯化的正常鼠脑抗原比较,证明该特异性血凝素抗原分子量为5×10~4道尔顿。用2株抗HFRS病毒以及10株抗HFRS病毒血凝素McAb,以ELISA阻断试验分析纯化50K血凝素,结果有10株McAb可阻断McAb3 G_1与其结合,其抗原决定簇之间有部分相同或重叠,提示这些具有不同特性的抗原决定簇确实位于同一结构蛋白上。以上结果表明,该50k血凝素蛋白特性及结构均较复杂,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2.
酶免疫技术作为三大免疫标记技术之一,以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快速易行的特点在生物学、医学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断上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并正在不断改进和发展。70年代初,有人在非标记抗体技术的基础上,将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复合物用于免疫酶技术,使该技术的敏感性得到了提高,并使试剂更加通  相似文献   
63.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产生及其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细胞融合方法获得了6株分泌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经与4种黄病毒作交叉免疫荧光反应,可以将它们分为三组: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种特异性,亚组特异性及黄病毒属特异性。通过功能性抗病毒分析(血凝抑制、中和及小鼠被动保护),提出该病毒表面(囊膜糖蛋白)至少存在6种抗原决定簇。经交叉血凝抑制反应,发现国内分离的日本乙型脑炎病毒毒株间在血凝素抗原性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4.
ELISA双夹心法在检测乙脑病毒抗原中将稀释液改为0.5%鸡血清PBS-T,并用5%鸡血清PBS—T置37℃水浴30min封闭抗体包被的微量板,代替2%BSA PBS—T稀释抗原,第二抗体及酶结合物进行封闭,并将各抗原抗体反应系统作用时间改为1h。改进后敏感性显著提高,检测时间(从微量板包被抗体后开始)由6h缩短为4h。感染小鼠的血浆接种细胞培养后,在细胞病变出现前、ELISA双夹心改进法即可检出病毒抗原。  相似文献   
65.
恒河猴感染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后,出现脑炎的一系列症状与体征,终因呼吸及循环衰竭而死亡。病毒感染猴体温升至39℃以上后的第2天,注射单克隆抗体(McAb)制剂进行治疗。结果McAb经肌肉、静脉、硬膜下加肌肉等不同途径注射后,均显示良好的疗效,对恒河猴的保护率达100%;其中以硬膜下加肌肉途径注射McAb的效果最佳。多次注射McAb,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与毒副作用;提示将鼠源性McAb用于灵长类安全可靠,若过渡到临床使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6.
本文探讨了用JEV-V_3(E)McAb制备亲和层析柱纯化mg量V_3糖蛋白的方法。结果表明,超声粉碎法裂解病毒囊膜不影响HA活性,而化学裂解剂(NP_(40)、去氧胆酸钠、Tritonx-100)处理病毒原始材料,则导致HA活性的丧失;pH11.5,0.05M二乙胺洗脱剂对V_3的生物学活性影响较少;而3M KSCN对V_3的HA活性有明显影响;用亲和力适中的McAb 2F_2和mC_3亲和层析柱纯化V_3糖蛋白,其HA活性的回收率分别为30~40%及30~60%,蛋白收获量分别为0.33~1.26及0.21~0.66mg,相对HA比活性分别提高3~8倍及8~12倍;经SDS-PAGE考马斯亮蓝染色,显示一条主带,分子量相当于V_3糖蛋白;纯化的V_3糖蛋白可诱导小鼠产生HI抗体及NT抗体。  相似文献   
67.
在IgM ELISA捕捉法的基础上,作了如下改进,①稀释液中NaCl浓度由0.15mol/L提高为0.5mol/L;②PBS吐温20洗涤液改用生理盐水;③水浴温度由37℃改为28~30℃;④以肉眼观察代替读数仪判定结果。改进后仍保持原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简化了操作,不需特殊设备,便于基层应用。  相似文献   
68.
应用15种抗HSV型共同性和2种分别抗HSV-1和HSV-2型特异性McAb,分析了自西安地区分离出的43株HSV临床株的抗原性。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的结果表明,从宫颈炎病人中分离出的15株HSV除1株为HSV-1外,14株为HSV-2。从口唇、眼部感染分离出的28株HSV均为HSV-1。用15种型共同性McAb对HSV的抗原性分析表明,6种McAb对所有临床株均呈阳性反应,另外9株McAb仅与部分HSV毒株呈阳性反应。43株HSV分离株中22株(51.2%)可与所有型共同性McAb反应,21株(48.8%)仅与部分McAb反应。比较HSV-1和HSV-2分离株与型共同性McAb反应的结果发现,HSV-2毒株的抗原性改变仅发生于3个抗原位点上,而HSV-1毒株的抗原性改变可发生于9个抗原位点上。同时对3株HSV参考株的抗原性分析表明,HSV-2参考株333仅与7种型共同性McAb反应且不与抗HSV-2型特异性McAb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由同一地区分离出的HSV在抗原性上有明显差异,对造成这种抗原性差异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9.
酶免疫技术作为三大免疫标记技术之一,以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快速易行的特点在生物学、医学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断上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并正在不断改进和发展。70年代初,有人在非标记抗体技术的基础上,将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复合物用于免疫酶技术,使该技术的敏感性得到了提高,并使试剂更加通用。70年代末、80年代初不少学者利用生物素(Biotin)与抗生物素(Avidin)高度亲和的特点,把生  相似文献   
70.
我国目前疟疾防治形势需采用新的检测技术替代常规镜检血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诊断效果。疟原虫种内存在遗传多样性,其基因序列研究是研制疟疾分子诊断技术、抗疟亚单位疫苗及新药的重要基础。基于rDNA是生物种株分类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核酸检测的一个良好靶物,本项目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定向克隆和碱基序列测定技术,以云南、海南、安徽、福建、四川五省间日疟患者血样及云南、海南、安徽三省恶性疟原虫培养株和患者血样为材料,国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