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大剂量氨利酮在重症换瓣后低心排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32.
左旋精氨酸在心脏外科围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中自由基对心脏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的影响及利用左旋精氨酸增强内皮细胞功能方面的价值。方法:40例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患者,20例为治疗组,在开始体外循环前由颈内静脉注射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100mg/kg。动态监测围术期血丙二醇(MDA)、总自由基(TFR)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对照组MDA及TFR在不同时点变化均大于治疗组(P〉  相似文献   
33.
可逆性肺高压在行原位心脏移植术中的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心脏原位移植术进行术前评估和危险性因素分析。方法对2000年5月-2005年4月间本院106例预行原位心脏移植的病例作回顾性分析。资料分为术前一般状态及肺血管反应性评估、术前实验室检查与用药、麻醉情况、外科情况、术后随访5部分。将气管导管拔除延迟作为应变量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分析。结果除10例经术前评估进入心肺联合移植等待名单外,在其余96例实施原位心脏移植术的病例中,肺高压组经静脉输注前列腺素E1(PGE1)后,肺血管阻力(PVR)和跨肺压(TPG)有下降(P<0.05),继而吸入NO,PVR下降(26.3±5.6)%(P<0.05),TPG下降(20.5±3.8)%(P<0.05);将气管导管拔除延迟(术后超过24h)作为应变量的单因素分析中发现,肺高压、心肺转流后低血压、肾功能损害、供心缺血时间>4 h和术前EF<30%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后有意义的因素一起放入多元Logistic模型进行逐步回归,肺高压与术前射血分数(EF)<30%进入模型(OR值12.96和3.57)。结论经术前评估和处理,让肺血管达到最大扩张状态,使原本认为不可逆的固定的肺高压显现出可逆的有反应的一面,将给此类患者实施心脏移植带来可能;肺高压、心肺转流后低血压、肾功能损害、供心缺血时间>4 h和术前EF<30%是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比较观察术前存在房颤或房扑患者行心内直视手术在主动脉开放后静脉注射胺碘酮或美托洛尔对患者心律的作用.方法 选择术前存在房颤和房扑拟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三组:胺碘酮组(A组,23例),在主动脉开放后,自主心跳已恢复,给予胺碘酮150 mg静脉推注,其后10 mg·kg-1·d-1维持;美托洛尔组(B组,23例),在主动脉开放后,自主心跳已恢复,给予美托洛尔2 mg静脉推注,其后美托洛尔1 mg/h总量10 mg;对照组(C组,22例),在主动脉开放后静注安慰剂.监测ECG、桡动脉压(ASP)、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随访术后心律转复情况.结果 A组和B组不增加心律转复成功率,但与C组比较HR较慢(P<0.01),CI较高(P<0.01).并且ICU滞留时间较短(P<0.01),A组和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转复率与房颤病史密切相关.结论 房颤或房扑患者在心内直视手术中,主动脉开放后静脉给予胺碘酮或美托洛尔虽然都不增加心律转复成功率,但能更好地控制心室率,而达到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效果.  相似文献   
35.
目的:强调重视和加强体外循环中对肺功能的保护.方法:分析16例在体外循环中发生肺水肿患者术前的肺动脉高压、血红蛋白、肾功能和心功能情况.经PEEP+利尿药+激素和超滤器为主,辅以强心、扩血管药的协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气道阻力下降,均减小至术前水平.无酸中毒,尿量>100ml/min.平均2.5天拔管停呼吸机,11例患者术后第-天均顺利脱离呼吸机.15例患者出院,1例死于MOF.结论:中度肺动脉高压、贫血和心肾功能功能不全可能是体外循环中急性肺水肿的诱发因素.体外循环时应采取措施预防和减轻肺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及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  2 0例置换双瓣病人 ,按术前肺动脉压分成二组 :肺高压组 (H)和正常组 (N) ,在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后即刻及体外后 4、12h测基础状态、静注乙酰胆碱 (Ach)后和吸一氧化氮 (NO)w =2 0× 10 -6时的环鸟苷酸 (cGMP)水平。结果 体外循环使cGMP下降 ,12h后回升 ,以H组为明显 ;注射Ach及吸入NO都引起cGMP增加 ;N组cGMP水平受体外循环影响较H组轻 (分别为 12 .16~ 17.2 0和 4.45~ 13.73pmol/ml) ,而且吸入NO的影响较静注Ach影响更大。结论 伴肺高压的心瓣膜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已处于减弱状态 ,其程度比正常肺动脉压者重 ,体外循环造成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在肺高压患者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37.
体外循环中灌注肺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4例体外循环中出现的以气道压力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灌注肺及其处理方法,呼吸末正压呼吸+利尿药+激素+超滤器为主,辅以强心、扩血管药协同治疗。4名患者术后第一天均顺利脱离呼吸机。本文还就体外循环中灌注肺发生的机理及预防和治疗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8.
体外循环后肺损伤的发病率较高[1],为改善低氧血症,提倡使用最佳PEEP[2]。我们采用无创性右胸导钠图,用容积波动理论研究不同PEEP对瓣膜置换术后1h病人肺血管负荷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心瓣膜病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47.1±6.9岁,体...  相似文献   
39.
Kaut.  FH 姜桢 《国际骨科学杂志》1990,11(3):162-163,139
意外深低温的受害者时有发现应积极处理。本文概括介绍了身体热量流失和保留的机理、低温对机体的影响和低温的处理,并指出有关低温处理方面目前存在的一些有争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0.
据报道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为6.3‰~14‰,其中室间隔缺损占20%~59%.如果较大的缺损不能及时修补,长期高压的血流对肺血管冲击,可造成肺部无肌细动脉肌化、肺小动脉中层增厚、内膜增生管腔狭窄,即肺血管阻塞性改变,肺血管阻力明显升高,并对扩血管药物反应性降低,导致严重肺高压,出现双向分流,严重低氧血症,即埃森曼格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