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3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9篇 |
内科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3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11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78篇 |
出版年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肝癌细胞侵袭能力和同质性粘附作用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诱导肝癌HepG2 细胞转移及其对细胞同质性粘附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3 H -TdR掺入及鼠尾胶粘附试验测定VEGF对肝癌HepG2 细胞同质性粘附作用以及Bodyen -Chamber观察VEGF诱导肝癌细胞转移作用。 结果 1ng/ml、5ng/mlVEGF诱导HepG2 细胞 6 0min、90min、12 0min3 H -TdR掺入实验 (dpm/min)分别为 175 8.6 7± 2 89.4 6、1380 .0 3± 32 8.5 5、2 6 5 7.4 3± 310 .31和 312 4 .3± 2 2 6 2 .14、2 2 4 5 .6±2 73.2 4、2 0 91.5 2± 2 13.84 ,10ng/mlVEGF诱导HepG2 细胞 6 0min、90min、12 0min ,3 H -TdR掺入实验 (dpm/min)分别为12 32 .32± 2 0 1.0 4、2 337.5± 333.0 4、2 2 36 .99± 2 37.0 7,显著低于对照组 6 0、90、12 0min的 2 184 .4 9± 336 .0 3、35 6 0± 2 5 5 .17、4 337.4± 377.35 ,(P <0 .0 5或 0 .0 1) ;用VEGF 1ng/ml、5ng/ml、10ng/ml培养肝癌细胞 2h ,下室浸润的肝癌细胞数分别为5 .75± 1.0 0、17.17± 2 .38、10 .33± 0 .88× 10 4/ml,分别高于对照组 1.5 8± 0 .38× 10 4/ml,(P <0 .0 5或 0 .0 1)。结论 VEGF可以促进肝癌HepG2 细胞转移 ,与VEGF降低肝癌细胞的同质性粘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对白血病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台盼蓝拒染实验观察VEGF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VEGF对化疗药物阿糖胞苷(Ara-C)所诱导的白血病细胞凋亡和胞内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的影响,用集落形成方法观察VEGF对白血病祖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50ng/mLVEGF作用白血病细胞24h,活细胞数为(3·63±1·27)×106mL-1,与阴性对照(3·23±1·60)×106m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GF可以抵抗Ara-C200ng/mL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凋亡。白血病细胞胞内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70·78±13·3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8·55±9·24)%,P=0·039。VEGF可显著延缓细胞内bcl-2表达。VEGF组:(50·85±30·46)%,阴性对照:(36·52±12·38)%。VEGF促进非红系(白血病)集落的形成。VEGF组:(49·9±29·2)/0·5mL,阴性对照:(36·5±12·4)/0·5mL,P=0·013;VEGF对红系和混合集落形成无明显影响。结论:VEGF能抵抗化疗药物Ara-C所致的白血病细胞凋亡,并促进白血病细胞集落的形成,以VEGF为AML治疗靶点可望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4.
57例原发系统型间变大细胞性淋巴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背景与目的:原发系统型间变大细胞性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的临床特征和疾病转归国内外报道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蛋白(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被认为是原发系统型ALCL较为特异的标志,表达与否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原发系统型ALCL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检测ALK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6年6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57例原发系统型AL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标本中ALK的表达。结果:57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0岁,男女比例为1.9:1,有B症状、Ⅲ~Ⅳ期和结外侵犯患者分别占57.9%、40.4%和40.4%。所有患者接受化疗,56例可评价疗效,40例(71.4%)取得完全缓解,客观有效率为96.4%;中位随访49.1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35.2个月,预计5年生存率为65.2%:国际预后指数评分低/低中危患者和中高/高危患者的预计5年生存率分别为68.9%和33.3%(P=0.010)。46例中ALK阳性29例(63%),发病年龄小于阴性者(P=0.001),预计5年生存率优于阴性者(尸〈0.01)。多因素分析显示,ALK表达状况、原发部位和乳酸脱氢酶水平是ALCL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原发系统型ALCL发病年龄较年轻,化疗有效率高,预后良好,但ALK阴性、IPI中高/高危、尤其合并结外侵犯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5.
背景与目的:依立替康(CFF-11)、草酸铂、氟尿嘧啶(5-FU)和卡培他滨是晚期结直肠癌的主要有效化疗药物。目前对于以5-Fu或卡培他滨与草酸铂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推荐使用FOLFIRI方案,但国内研究报道的例数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FOLFIRI方案治疗草酸铂化疗失败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不同临床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方法:FOLFOX6方案辅助化疗结束后12个月内进展或既往行FOLF0x6/capeox方案一线姑息化疗失败后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90例患者纳入研究,接受FORFIRI方案治疗。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90例患者中81例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0例,稳定34例,总有效率27.2%,疾病控制率69.1%,中位疾病进展时间6.8个月(95%CI,4.9—8.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8.8个月(95%CI,17.5~20.2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粒细胞下降、脱发、乏力、肝功能损害、口腔黏膜炎、腹泻等.Ⅲ度不良反应包括脱发15例(16.7%)、呕吐10例(11.1%)、恶心8例(8.9%)、粒细胞下降5例(5.6%)、肝功能损害2例(2.2%)和口腔黏膜炎2例(2.2%)。患者可耐受或经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可恢复。结论:FOLFIRI方案治疗FOLFOX6或CapeOX治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可获得较高的临床获益率,患者耐受性良好,是一安全有效、值得广泛应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76.
2014年国际T细胞淋巴瘤临床大会主要报告了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状况及进展,其中包括靶向表观遗传学在T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有研究发现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中控制DNA和组蛋白甲基化的基因存在突变.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应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belinostat和romidepsin可使PTCL获得29% ~ 38%的总反应率,中位缓解时间为13.6个月.NK/T细胞淋巴瘤是东南亚国家常见的恶性淋巴瘤,在中国和日本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5%~ 28%,明显高于欧美国家,主要与亚洲人群EB病毒感染率高有关.应用含左旋门冬酰胺酶的方案如SMILE和AspMetDex方案,可使早期病例长期生存率超过70%,晚期病例可达到近40%.对于PTCL可以将新药如普拉曲沙、罗咪酯肽等联合应用,从而提高完全缓解率.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研究DNA引物酶抑制剂碘化-3,3'-二乙基-9-甲基-硫杂羰花青(DMTCCI)诱导人粒细胞性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并探索其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DMTCCI处理培养于RPMI-1640培养基的HL-60细胞.采用MTT法检测DMTCCI对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捌亡相关蛋白survivin,Bcl-xL,Bad,Bax,Bcl-2,caspase-9,caspase-3,caspase-6,PARP,DFF45和lamin B的表达.采用ApoAlert Caspase-3分析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 DMTCCI具有抑制人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的作用,其IC50值为0.24μmol·L-1.流式细胞仪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DMTCCI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在经DMTCCI处理的HL-60细胞中,survivin和Bcl-xL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Bad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无变化,caspase-9,caspase-3,caspase-6,PARP, DFF45和lamin B被分别裂解,产生相应裂解产物.在HL-60细胞中,caspase-3的活性在1μmol·L-1 DMTCCI处理3 h时明显升高,在处理12 h时达到最高峰.结论 DMTCCI可抑制人白血病HL-60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发生细胞凋亡.Bcl-2家族蛋白、survivin和caspases家族蛋白可能参与了上述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78.
目的 cyclin D1基因在细胞周期调控中起关键性作用.研究表明其过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并且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抗拒性有关.抑制Cyclin D1蛋白表达可达到化疗增敏作用.本研究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体外观测其对K562细胞cyclin D1基因的沉默效应及增强阿霉素(ADM)对K562细胞毒性作用.方法 体外构建靶向cyclin D1基因的小发夹RNA(shRNA)表达质粒,通过壳聚糖介导转染K562细胞,Western blot分析检测转染前后Cyclin DI蛋白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的影响以及MTT法检测K562细胞对ADM敏感性的变化.结果 构建靶向cyclin D1基因的shRNA表达质粒(pshRNA-419和pshRNA-575)经壳聚糖转染后,能显著抑制cyclin D1基因表达;影响K562细胞周期分布,诱导细胞凋亡,并降低ADM半数抑制浓度,提高了化疗敏感性.而设计一碱基突变的序列所构建的质粒并无上述生物学效应.结论 沉默K562细胞cyclin D1基因表达可达到有效的化疗增敏目的.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GD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地塞米松)治疗复发和难治性中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用GDP方案治疗的32例复发和难治性NH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复发性NHL 20例,难治性NHL 12例。结果 3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GDP方案化疗总的客观有效率59.4 %(19/32),完全缓解率21.8 %(7/32),其中B细胞NHL有效率为60.8 %,T细胞NHL有效率为55.5 %。全组总的1年生存率为43.8 %。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中Ⅲ~Ⅳ度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为31.1 %,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18.6 %,恶心呕吐反应较轻微,经过治疗均可恢复,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GDP方案治疗复发和难治性中高度恶性NHL疗效肯定,不良反应相对较低,值得在更多病例中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在高剂量治疗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基础上,加用利妥昔单抗治疗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12个癌症研究中心共入组28例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其中22例为新诊断患者,6例为复发患者.每例患者共接受4次利妥昔单抗静脉输注,即在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化疗的前1天、动员化疗的第7天、干细胞回输的前1天和回输后的第8天各给予1次,每次375 mg/m2,共1500 mg/m2结果 高剂量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达到完全缓解.中位随访37个月时,全组患者的4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5.0%和70.3%,新诊断患者的4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为72.7%.全组患者对利妥昔单抗治疗的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多为1、2度.结论 在高剂量治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础上加入利妥昔单抗治疗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是可行的,并且可能使患者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