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但机制研究较少,文中观察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滑膜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变化,探讨甲氨喋呤(MTX)对AA滑膜组织病理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30只SD大鼠用弗氏完全佐剂(CFA)造模后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模型组及MTX组,每组10只.MTX组将MTX 0.3mg/(kg·d)溶于5%的葡萄糖注射液2ml,腹腔注射(共5次),对照组、模型组用5%葡萄糖注射液腹腔注射,正常饲养.15d后将大鼠处死,取滑膜组织、固定、包埋、切片、染色、镜检,对滑膜组织病理学的影响采用评分检测,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和活性. 结果:H-E染色后光镜下滑膜病理评分比较,MTX组较模型组低(P<0.05 ),膝关节滑膜组织NF-κB的表达增加(P<0.05),经MTX治疗后以上指标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 结论:MTX可减轻佐剂关节炎大鼠炎性反应,消除肿胀;减少滑膜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滑膜细胞NF-κB的表达.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观察补肾复方对压力负荷增加大鼠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补肾复方大剂量组、补肾复方小剂量组,每组12只。观察各组左室重量指数、左室心肌病理形态HE染色,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浓度。结果:①模型组左室重量指数、血浆内皮素(ET)浓度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1),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下降,治疗后左室重量指数、ET浓度较假手术组下降明显(P<0.01),CGRP增高明显(P<0.05)。ET/CGRP比值在假手术组小于1,在模型组接近1,在卡托普利组、补肾复方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明显小于1,且这种改变趋势与左室重量指数呈正相关。结论:补肾复方通过降低ET和增高CGRP,能够对压力负荷增加致大鼠左室肥厚心肌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其疗效与卡托普利相当。 相似文献
44.
三七总皂甙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及相关指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甙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甲氨蝶呤及柳氮磺吡啶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症状的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32)采用三七总皂甙+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治疗,对照组(n=31)采用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关节疼痛指数、压痛指数、肿胀指数及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血小板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0天后,治疗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血沉及c反应蛋白等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七总皂甙+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在短期内改善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症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5.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软骨和骨的破坏。白细胞介素-17(IL-17)是新近发现的白介素成员,是Th17细胞分泌的主要细胞因子,研究发现其在RA中有异常升高,可能参与了RA的滑膜炎症、软骨和骨的破坏,在RA的发病和病情进展中有重要作用。干预IL-17成为治疗RA新的研究方向,近年来IL-17靶向治疗药物、传统抗风湿药、中医中药对IL-17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该文主要就IL-17在RA发病及针对IL-17治疗RA的相关研究进展简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6.
溃疡性结肠炎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祖国医学运用中医药治疗溃结取得了较好效果,国内学者对治疗本病的多种类型的有效复方进行了实验和临床方面的研究,对其治疗溃结的机理有了初步认识,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总结,现将其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健脾益气方的研究目前已公认脾虚乃溃结之根本,健脾益气是治疗的根本方法,临床应用健脾益气法治疗溃结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对其治疗机理进行了探讨,现将健脾益气方的研究情况详述如下。 1.1健脾灵片:健脾灵片由生黄芪、党参、白术、炮姜、儿茶、乌梅炭、白芍、广木香、元胡、甘草等…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索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密度(BMD)与部分免疫指标的相关关系,为防治RA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方法选择RA住院患者25例,记录患者年龄、病程、体重指数等基本情况,用GE Lunar Prodigy型双能骨密度仪检查腰椎与髋部骨密度,抽血查IgA、IgG、IgM、C3、C4、CRP、RF、ESR等实验室指标,用EpiData3.1录入数据,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用Pearson方法分析观察指标之间的直线相关关系。结果RA患者腰椎和髋部BMD均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576,P=0.003;r=-0.632,P=0.001);腰椎BMD与RF呈显著负相关(r=-0.571,P=0.033);髋部BMD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r=0.547,P=0.006),与ESR呈负相关(r=-0.565,P=0.008)。结论RA患者腰椎和髋部BMD有着不同的影响因素;降低RF和ESR、增加BMI有利于增加RA患者腰椎和髋部BMD;RA患者应尽早预防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48.
南京市女性腰椎后前位骨密度与绝经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女性腰椎(L2-4)后前位骨密度(BMD)与绝经的关联性,为进一步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提供依据。方法江苏省南京市52名50-54岁的女性无症状健康体检者,根据是否绝经分为2组,即绝经组23例和未绝经组29例,使用GE Lunar Prodigy型双能骨密度仪测量观察对象的腰椎2-4(L2-4)BMD,分析L2-4BMD与绝经的关联性。结果绝经组BMD异常13例,占56.5%;未绝经组BMD异常8例,占27.6%。2组BMD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组BMD异常率明显高于未绝经组。结论江苏省南京市女性L2-4BMD异常与绝经显著相关;女性应当在绝经前开始预防绝经后PMOP。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联合甲氨蝶呤及柳氮磺胺吡啶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的影响。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三七总皂苷、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对照组给服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评分(DAS28—3)及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DAS28—3治疗后均下降,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均较治疗前下降,对照组治疗后血沉及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血沉、C反应蛋白治疗后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三七总皂苷、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应用有助于在短期内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联合甲氨蝶呤(MTX)及柳氮磺吡啶(SASP)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63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2例采用PNS+MTX+SASP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MTX+SAS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指数、压痛指数、肿胀指数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RF)的改善情况和DAS28-3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指数、压痛指数、肿胀指数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均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ESR、C反应蛋白及RF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1,P〈0.05,P〈0.05),对照组ESR、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1,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DAS28-3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NS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助于改善症状,降低疾病活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