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11篇
中国医学   14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银杏叶中黄酮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前文综述了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进展,其中黄酮甙类物质是银杏叶制剂一片剂Tebonin、酊剂Tanakan—主要活性成分,约占制剂中银杏叶提取物的百分之二十五。由于这类化合物极性较大,结构相似,常量分离有一定困难,目前尚未见到较为完整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山豆根碱与山豆根苏林碱对血小板聚集和粘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山豆根碱(Dau)及山豆根苏林碱(Das)对人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两者可抑制由二磷酸腺苷、花生四烯酸和胶原引起的血小板聚集,药物浓度与聚集抑制率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Dau处理的血小板其对二磷酸腺苷、花生四烯酸和胶原诱导聚集抑制的IC50(mmol/L)分别为0.042(n=5),0.028(n=9)及0.046(n=10);Das则分别为0.042(n=5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PCR—ELISA法检测附受体RNA。方法:提取20例银屑病病人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液单个核细胞标本中的总RNA,用双标记的PAF—R(Biotion与Digoxin标记)及β-actin(Biotin或Fluorescein标记)引物进行RT-PCR,用ELISA检测PCR产物,用传统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对照。结果;ELISA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β-actin检测结果均为阳性;ELISA法检测PAF-R,20例病人标本均为阳性,20例对照组16例阳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PAF—R,20例病人标本18例阳性,20例对照组16例阳性。结论:PCR-ELISA引物双标记法检测PAF—R操作简单,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4种不同配比组方瓜蒌薤白白酒汤提取物抗心肌缺氧缺血及最佳处方的筛选。方法:采用异丙肾上腺素致小鼠常压缺氧模型、垂体后叶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结果:4种不同配比组方瓜蒌薤白白酒汤提取物均能延长异丙肾上腺素作用的小鼠常压缺氧存活时间,并能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作用。应用正规机率单位法计算4种组方的半数有效量(ED50)。处方1两个实验ED50都最小,处方1效果最佳。结论:4种不同配比组方瓜蒌薤白白酒汤提取物均能抗心肌缺氧缺血,且处方1为最佳处方。  相似文献   
5.
山药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结构测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提取分离并测定山药多糖的结构。方法:依次用水提取,乙醇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胺盐沉淀法得到粗多糖;用萄聚糖凝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层析纯化多糖并测定分子量;甲基化分析和薄层层析分析多糖酸水解产物,结合IR和^13CNMR确定单糖组成、连接方式和端基碳构型。结果:从山药中得到两个均-多糖S1和S2。结论:S1和S2的分子量分别为63000和7400Dal,它们均为[α-D—Glc(1→4)-]n型萄聚糖。  相似文献   
6.
大豆苷元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目的 :研究大豆苷元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 :常规抗心律失常方法。结果 :大豆苷元 (3.0,5.0mg·kg-1)对氯仿诱发的小鼠室颤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大豆苷元 (0.8,1.0mg·kg-1)对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大豆苷元 (0.2,0.3mg·kg-1)还能对抗肾上腺素诱发的家兔心律失常 ,大豆苷元 (0.03% ,0.05%)能明显降低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动作电位振幅。大豆苷元 (0.8,1.0mg·kg-1)对氯化钙诱发的大鼠室颤具有预防作用 ,且能明显的降低大鼠的死亡率。以上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大豆苷元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其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a+内流或Ca2+ 内流及与阻断-β 肾上腺素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7.
抗稻瘟霉中草药活性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从广西产中草药中筛选具有抗稻瘟霉活性的中草药。方法利用稻瘟霉模型筛选中草药。结果 12个科的 18种中草药呈现出较好的抗稻瘟霉活性。结论抗稻瘟霉模型是一个很好的活性筛选体系 ,可以用于抗癌药物的初筛  相似文献   
8.
褐藻铁钉菜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稻瘟霉模型生物活性追踪方法,应用多种层析手段,从采自浙江南麂岛的褐藻铁钉菜(Ishigeokamurai)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应用多种波谱技术,分别确定为:3β,28ξ-二羟基-24-乙基-5,23Z-胆甾二烯(J),13^2S-羟基脱铁叶绿素a(Ⅱ)。脱镁叶绿素a(Ⅲ),1-O-二十六烷酰基甘油酯(Ⅳ),1-O-十六烷酰基甘油酯(V)和l-O-(8Z-十四碳烯酰基)甘油酯(Ⅵ)。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海藻中得到,Ⅰ和Ⅵ分别为新化舍物和新天然产物,Ⅰ~Ⅲ具有诱导稻瘟霉菌丝变形活性和肿瘤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9.
野罂粟悬浮细胞培养及其野罂粟生物碱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野罂粟细胞悬浮培养及其次生代谢物野罂粟生物碱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培养的中后期补充营养物质可促进细胞生长及生物碱的累积。3%的蔗糖浓度对细胞的生长最为有利;4%的蔗糖对总生物碱的累积最为适宜。悬浮细胞在pH5.7的培养基中生长最为旺盛,而在pH5.4的培养基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最高。取IC法测定野罂粟悬浮培养物中野罂粟碱的含量为0.0235mg/g DW,黑龙辛甲醚的含量为0.022mg/g DW。  相似文献   
10.
方榄抗癌活性成分的研究--酚酸类细胞周期抑制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摘要:目的阐明中国民间用于癌症治疗的中草药方榄的抗癌活性成分。方法 以细胞周期抑制活性为抗癌指标,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柱色谱和流式细胞术,跟踪分离活性成分,利用谱学手段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与结论 从方榄茎皮中分离鉴定了5个具有细胞周期抑制活性的酚酸类化合物:没食子酸(1)、没食子酸乙酯(2)、没食子酸甲酯(3)、鞣花酸(4)和1,2,3,4,6-五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5)。这些化合物抑制tsFT210细胞周期的MIC值为73.5μmol/L(1)、15.2μmoL,L(2)、16.3μmol/L(3)、20.7μmol/L(4)、6.6μmol/L(5),其中1和3为新细胞周期抑制剂。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方榄中得到,化合物2、3、5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