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41.
浅谈卫生专技岗位设置与评聘分离后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医疗机构岗位设置与评聘分离,加强聘后管理作一初探,旨在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积极探索医疗机构岗位设置与评聘分离有机结合的途径,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逐步建立符合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人事人才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在临床配血中的效果与体会。方法用两种方法对所有受血者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对所有配血不合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28例交叉配血不合平行试验中,微柱凝胶法检测出不规则抗体9例,交叉配血不合者28例;凝聚胺法测出不规则抗体7例,交叉配血不合25例。结论微柱凝胶法更灵敏,2种配血方法结合起来应用最佳,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常压和高压环境下噪声对耳蜗的影响,用数值模拟方法弥补试验手段不足导致的噪声对耳蜗听力行为特征研究的缺失。方法基于健康人耳蜗CT扫描图像,结合自编程序,利用PATRAN软件建立三维螺旋耳蜗有限元模型。应用NASTRAN软件进行流固耦合频率响应分析和瞬态响应分析,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常压和高压环境中噪声对耳蜗的影响。结果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中已报道的试验结果相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当频率小于5 kHz时,常压和高压环境中噪声激励下基底膜位移基本一致;当频率大于5 kHz时,常压环境中噪声激励下基底膜位移逐渐减小,而高压环境中噪声激励下基底膜位移却持续增加。结论高压环境中噪声对基底膜高频影响更加明显。数值模拟结果弥补了试验手段不足导致的噪声对人耳蜗听力行为特征研究的缺失,为今后对耳蜗进行针对性试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4.
白血病患者入院输血,交叉配血时复查血型,鉴定血型时正反定型不符,为确保输血安全准确鉴定血型,运用了血型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进行鉴定,结果为AxB亚型所致,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凋亡因子( Caspase-3)、谷胱甘肽S转移酶π( GST-π)、耐药基因蛋白( Pgp)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50例,观察组)、大肠正常黏膜(50例,对照组) Caspase-3、GST-π、Pgp,并分析两指标间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aspase-3、GST-π、Pgp阳性率分别为42.00%、76.00%、80.00%,对照组分别为92.00%、48.00%、38.00%,两组比较,P均<0.05。 Caspase-3表达与结直肠癌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GST-π、Pgp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P均<0.05)。 Caspase-3表达与GST-π表达呈负相关(r=-0.421,P<0.01),与Pgp表达亦呈负相关(r=-0.441,P<0.01)。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Caspase-3表达降低,GST-π、Pgp表达升高,GST-π、Pgp不仅可作为一种多药耐药的标志物,还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标志物;而 Caspase-3表达与 GST-π、Pgp 呈负相关,推断Caspase-3在结直肠癌的多药耐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6.
47.
48.
人工听骨不同接入方式对耳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人工听骨接入方式对听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通过CT扫描技术,结合自编C++程序读取CT数据中体单元建立人耳结构几何模型,将几何模型导入PATRAN中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采用频率响应方法对耳结构模型进行流固耦合计算,同时分析人工听骨不同接入方式及接入位置对耳结构声音传导的影响。结果 通过对正常人耳的动力响应分析,得到数值模型中计算出的鼓膜凸与镫骨底板振幅与试验数据吻合,验证本文模型的正确性。结论接在鼓膜凸的位置其动力响应最好,镫骨振幅高于其他连接方式。即人工听骨接在鼓膜凸的位置比较吻合人耳的生理功能,其重建听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中耳积液对声音传导的影响。方法:通过中耳CT扫描,结合自编C++程序读取CT数据中体单元建立人耳结构几何模型,将几何模型导入PATRAN中建立数值模型,进行正常耳谐响应分析,并把分析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模型正确。利用本模型分析中耳积液对声音传导的影响。结果:中耳积液导致鼓膜凸和镫骨底板的振幅减少,使得传入内耳的能量减弱,导致听力损失。结论:从力学原理分析出中耳积液造成传导性耳聋疾患的病变机理,为耳临床医学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50.
人工听骨传声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局部置换听小骨的假体材料对手术后传导性耳聋患者能重新获得听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人体正常耳CT扫描结果,用自编软件将CT扫描数值化并导入PATRAN重建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动力学的传导振动原理,对正常的听小骨结构进行动力数值计算分析,并与现已报道的试验结果对比。对置换的听小骨假体分别赋值不同的的材料参数进行动力计算分析,与正常的听小骨结构力学行为进行对比。结果:中耳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所得频率响应曲线与由新鲜颞骨测试所得频率响应曲线的大小及分布基本一致。随着弹性模量的不断增大,镫骨足板振幅也变大,且越来越接近正常人体的镫骨足板振幅,当弹性模量大于115000gpa,镫骨足板振幅曲线变化率较小,几乎呈一条水平线。结论:本研究模型正确可信;手术置换材料物理参数的选择应突破以往临床中主要考虑材料密度的倾向,而应该重点考虑弹性模量,所取材料的弹性模量越大,置换后的患者听力恢复效果越好,当弹性模量达到115000gpa为极值,听力的恢复效果不再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