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
医学生眼科学课程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眼科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为医学生开设的一门临床必修课,它与内、外、妇、儿等大科相比,课时少、内容多.而临床课常常是几门课同时开,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将来主要是做内、外、妇、儿科的医生,有无眼科学知识关系不大,因此把精力主要用于应付考试科目的学习,而对于考查科目眼科学却重视不够.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提高眼科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通过近几年来的探索,得到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研究皇家外科学院大鼠(royal college of surgeon rat,RCS)病变发育过程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形态学变化.方法取RCS大鼠、RCS-rdy 大鼠3、5、7、9、11周龄视网膜,固定后行视网膜平铺片,甲酚紫染色,使用LEICA DM TRET显微镜及自带的LEICA Q WIN系统软件,观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细胞数量总数及RGCs亚群数量上的变化.结果RCS大鼠病变发育过程中,其节细胞层中细胞横径≥12μm的细胞在数量上,7、9、11周龄段相较与3周龄段出现显著减少(P<0.01).相同周龄段上的视网膜节细胞层中,RCS大鼠与RCS-rdy 大鼠在横径≥12μm的细胞数量上相互比较,可见RCS大鼠从5周龄段开始相较于RCS-rdy 大鼠出现显著减少(P<0.05),7、9、11周龄段相较与RCS-rdy 大鼠减少更为显著(P<0.01).但是节细胞层细胞总数及横径≥9 μm的细胞数量上,RCS大鼠自身发育前后对照以及与RCS-rdy 大鼠相比较没有显著差异.结论RCS大鼠视网膜色素变性过程中,随着光感受器细胞的变性和缺失,虽然视网膜节细胞层细胞在整体数量上没有明显变化,但是RCS大鼠视网膜病变发育早期,其节细胞层中胞体横径≥12μm的RGCs在数量上开始出现明显缺失. 相似文献
14.
眼科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医学课程中,作为小科的眼科学相对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而言,其课时偏少而内容繁多,难于理解。如何用更少的时间和以更有效的方法、手段让医学生掌握日益增多的眼科学教学内容,完成大纲要求,是眼科学教学面临的一种挑战。而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探讨这一课题提供了得心应手的工具。多媒体课件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教学的文本、图形、动画、声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联合羊膜移植术临床疗效对比。
方法:选择本院2007-03/2010-03收治的角膜缘翼状胬肉患者90例90眼,均单眼手术,随机分为两组,角膜移植组给予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组给予手术切除胬肉联合羊膜移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术后随访2a,角膜移植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于羊膜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移植组术后治愈42例,复发3例; 羊膜移植组术后治愈39例,复发6例,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短,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二维电泳-质谱技术分析Long Evans大鼠初级视皮层中与眼优势枉终止相关的蛋白质,探索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视觉可塑性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取100d龄Long Evans大鼠通过向其初级视皮层中灌注硫酸软骨素酶建立成年眼优势柱移动的动物模型,然后分别提取22d龄大鼠、100d龄大鼠和100d龄硫酸软骨素酶灌注大鼠的初级视皮层灰质总蛋白,利用二维电泳-质谱技术分析与眼优势柱终止相关的蛋白质。结果 通过双向电泳确定了与眼优势柱终止相关的4个蛋白质点,质谱分析鉴定了其中2种蛋白质。这2种蛋白为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结论 二维电泳-质谱技术可以有效地分离和鉴定视皮层中的特殊蛋白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完善,蛋白质组学技术必将在视觉可塑性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晶状体病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中白内障是人类首位致盲性眼病,因而晶状体病教学在眼科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适应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新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采用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种媒体方式,制作完成了晶状体病多媒体课件,主要介绍晶状体病多媒体课件设计的思路及设计过程中的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8.
视皮层在发育的过程中存在"敏感期",具有可塑性。对视皮层可塑性的研究已持续了近半个世纪,众多的研究成果已证实谷氨酸受体、神经营养因子、皮层内抑制因素、细胞内信号传递系统、细胞外环境等因素在视皮层可塑性的发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也为临床上治疗弱视及其他基于视皮层损害的视觉障碍性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现将视皮层可塑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视神经急性损伤后Long Evans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索视神经急性损伤后Long Evans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方法使用AVE8000自动视觉电生理系统,检测正常及视神经急性损伤后Long Evans大鼠F-VEP.结果测出了正常Long Evans大鼠F-VEP潜伏时和振幅值;检测了视神经急性不完全损伤后F-VEP,其特点为潜伏时延迟,振幅值降低,与正常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视神经横断后F-VEP波形呈熄灭型.结论 Long Evans鼠视神经损伤模型可用于观察视神经保护效应的研究,F-VEP是客观反映视神经功能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3组不同发育阶段正常Long Evans大鼠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F-VEP)的异同,探索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波形在视觉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随机抽取不同发育阶段的Long Evarts大鼠50只,分成3组。每组大鼠用乙醚麻醉,使用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采集其F-VEP。结果 未睁眼组未记录到大鼠明显的VEP波形,睁眼后可记录到大鼠F—VEP波形,但成年组和幼年组F-VEP主波(Pmax)的潜伏期和振幅有显著性差异,成年组与幼年组Long Evans大鼠相比,F-VEP主波(Pmax)的潜伏期缩短、振幅减小。结论 随着发育,LongEvans大鼠F-VEP主波(Pmax)的潜伏期缩短、振幅减小。F—VEP对大鼠视觉发育阶段的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