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05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卡介苗用于浅表性膀胱肿瘤的腔内灌注治疗已有20多年历史,它在预防肿瘤复发、阻止肿瘤进展以及降低死亡率方面具有显著疗效,被认为是目前治疗和预防浅表性膀胱肿瘤最有效的一线药物。但其抗肿瘤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使用也存在许多问题。此外,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限制了其临床推广。今后的研究应着重于明确卡介苗抗肿瘤机制、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研究开发新型疫苗用于浅表性膀胱肿瘤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302.
爱活尿通治疗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估爱活尿通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排尿困难等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进行为期12周的开放性、多中心、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研究。100例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经腹B超测定膀胱残余尿量(RU)以及经腹B超测定前列腺体积(V)为主要评价指标;生活质量评分(QoL),平均尿流率(Qave)或前列腺直肠指诊为次要评价指标。对每位患者随访12周后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安全性。结果100例患者均完成临床观察。治疗12周后显效36例(36%),有效53例(53%),改善9例(9%),无效2例(2%),总有效率89%。只有1例患者服药后出现头晕、乏力、走路不稳,3天后自行缓解,其余患者未出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爱活尿通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303.
非那雄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非那雄胺(商品名:保列治)应用到临床已经10余年,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非那雄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并发症的预防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04.
前列腺癌 (Pca)在内分泌治疗时常出现激素抵抗 ,导致病情恶化。雄激素受体 (androgenre ceptor,AR)在Pca发病及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改变中有重要作用 ,研究其表达及基因调控 ,在治疗学上将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本文就近年有关AR突变在Pca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05.
自从1968年激光第一次被应用于泌尿外科,到20世纪80、90年代非接触式激光治疗、直视下前列腺激光消融术(VLAP)、经尿道前列腺钕激光(Nd:YAG)接触性汽化术(LCV)等多种尝试后,泌尿外科医生们发现这些新型激光微创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皆不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但逐渐摸清了前进的方向。目前,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选择性汽化术(PVP)、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和经尿道铥激光前列腺切除术(TmLRP)等是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几项经尿道激光前列腺治疗术。未来,激光技术还会朝着小型化、智能化、多功率、多功能的方向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激光有望成为泌尿外科医生新的"手术刀"。  相似文献   
306.
前列腺组织阶段性增长的特性研究——1 306例定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前列腺的自然增长过程,应用超声定量学研究方法对1306例年龄从新生儿至92岁的前列腺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前列腺具有随年龄增长而呈阶段性增长的规律,即0~9岁青春期前缓慢增长期,每年增长0.14g;10~30岁的快速增长期,每年增长0.84g;30~50岁的再缓慢增长期,每年增长0.21g;50~90岁的再快速增长期含两种情况,一部分人以每年增长0.50g,而另一部分人则以每年1.20g的速度增长,从而导致了临床上的前列腺增生症(BPH),这个规律符合^Y=19.36+1.36X′-0.58X′2+0.33X′3的方程。本研究建立了不同年龄组的前列腺体积正常参考值,并论证了前列腺随年龄的阶段性增长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307.
输精管结扎对前列腺增生阻遏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08.
目的结合病例及文献探讨在睾丸肿瘤的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 2005~2012年间行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的3例睾丸肿瘤病例,年龄22~29岁,左侧2例,右侧1例;经睾丸根治性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包括胚胎性癌(2/3)。同时文献复习中国睾丸肿瘤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的相关报道。结果3例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4、7和5h;无严重并发症,1例在术后1周出现短暂的淋巴漏,引流3日后拔引流管出院;1例术后1周出现发热和右上腹痛,CT发现左侧腹膜后有一8cm×7cm×8cm的肿块,在CT引导下进行介入穿刺引流800mL淋巴液后,痊愈出院。淋巴结清扫的数量分别是25、38和18个,未见转移。术后2例患者的血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乳酸脱氢酶(LDH)恢复到正常范围,1例患者术后AFP仍停留在较高水平,术后2月行全身化疗2个疗程,化疗结束后复查AFP回归正常。结论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是一种较为复杂和有一定风险的手术,手术时间较长,需要一定的手术经验和技巧。术后并发症需要十分注意,化疗后手术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309.
紫杉醇对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体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紫杉醇对人膀胱移行上皮癌细胞系增殖、细胞凋亡以及p53、bax、bcl-2和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系BIU-87、5637、T24、EJ细胞;用MTT法检测紫杉醇对各种癌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技术(碘化丙啶)检测紫杉醇对癌细胞周期影响;流式细胞仪Annexin-V法测定细胞凋亡率;流式免疫荧光检测用药前后p53、bax、bcl-2、和caspase3基因表达变化。结果:紫杉醇对体外培养的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系均有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低分级肿瘤和倍增时间长的细胞系对紫杉醇敏感性高;紫杉醇作用5637和EJ细胞24小时,导致细胞G_2期71.29%与64.57%的阻滞;1μg/ml作用5637细胞12、24、48小时,凋亡率分别为5.0%、12.9%、及27.6%;免疫荧光显示p53、bcl-2表达没有显著性变化,而bax、caspase3却随紫杉醇时间延长表达升高。结论:紫杉醇对膀胱移行细胞癌具有抑制作用,细胞分级低、倍增时间长的癌细胞系对紫杉醇更敏感。紫杉醇阻滞细胞于G_2/M,诱导bax表达上调可能是产生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310.
肾脏结石是泌尿系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在我国南方地区明显高于北方地区。如不及时治疗。肾脏结石将对健康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