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05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雄激素受体(AR)为单一基因编码的单一蛋白,而近年来研究已经证实多种动物体内,甚至人体内都存在不同的AR亚型,亚型之间的功能及分布存在明显差异[1-3].本文就此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2.
铥(Tm)激光是一种新型的医用激光技术,波长范围为1.75-2.22μm。2004年1月铥激光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临床,于2005年获准进入中国市场。铥激光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止血快、精度高等优点,近些年来在泌尿外科中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经尿道前列腺铥激光切除术,安全高效,手术方式易学习,操作者易上手,学习周期较短,并且手术费用较低,因此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铥激光的作用原理及优点,回顾了近些年铥激光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治疗领域的应用,分析了铥激光将来在BPH治疗中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3.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提高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水平。方法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例,年龄29~59岁。临床表现为腰痛或下腹部疼痛不适9例,月经紊乱1例,有痛经史8例。B超均提示单侧上尿路扩张并积水,肾盂分离26~52mm。IVU检查示显影不佳5例,发现单侧上尿路扩张并积水7例。7例术前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均低于正常,其中1例GFR〈10ml/min,1例巨大肾积水无功能。结果 11例行手术治疗,1例行内分泌治疗。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病灶均位于输尿管下段。12例随访3~110个月。1例术后19个月肾积水复发,予以内置输尿管支架,配合注射戈舍瑞林治疗后痊愈。余11例定期复查B超,积水未复发。结论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引起隐匿性尿路梗阻,确诊有赖于影像学检查及输尿管镜检,治疗的主要原则是解除梗阻、消除症状、保护肾功能。本病治疗主要有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4.
为了分析肾移植术后肿瘤发生与病毒的可能关系 ,为临床防治提供线索 ,我们对在我院 1983~ 1998年行肾移植术后发生肿瘤并有完整资料的 9例患者病理组织进行了检测。1.材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见表 1。其中例 1患者因血肌酐升高及行胆囊手术而多次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 ,例5患者术后 1个月因急性排斥反应而行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 1周。(2 )检测方法 :保存完好的石蜡组织块 ,经超薄切片后 ,行脱蜡处理 ,常规方法[1]抽提DNA备做PCR检查。试剂 :EB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 16及 18型 (HPV16、18)、巨细胞病毒 (HCMV)及单纯疱疹Ⅱ型…  相似文献   
35.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中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外科手术治疗是治愈此疾病的唯一手段,传统的外科手术方法主要是开放前列腺摘除手术及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但因手术创伤较大及术中并发症较多,其在外科手术治疗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受到各类新近微创治疗方法的挑战,其中一部分已成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微创治疗技术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发展作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6.
目的比较传统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4例,女性66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开放手术组和后腹腔镜手术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术后扁平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P〉0.05)、结石长径(P〉0.05)、梗阻位置(P〉0.05)、输尿管分离(P〉0.05)、性别(P=0.610 5〉0.05)、侧别(P〉0.05)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放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在手术时间(P〉0.05)、术中出血量(P〉0.05)、术后最高体温(P〉0.05)、引流管拔除时间(P〉0.05)上没有明显差异,而在镇痛泵使用时间(P〈0.01)和术后住院时间(P〈0.01)上,腹腔镜组要明显优于开放术组。结论对于输尿管上段的嵌顿性结石,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较传统开放手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37.
目的:评估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处理单通道经皮肾镜术后残留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复杂结石患者27例,经过单通道PCNL术后残留肾结石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27例结石患者中9例为完全性鹿角状结石,7例为部分鹿角状结石,11例为多发结石。行单通道PCNL后,残留结石的平均大小为(18.0±10.7)mm。结果: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处理经皮肾镜术后残留结石术中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69.1±23.6)min,平均住院时间(5.3±2.4)d。血红蛋白平均降低(7.3±6.5)g/l。术后结石清除率达到88.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8%(Clavien级Ⅰ11.1%,ClavienⅡ级3.7%)。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处理经皮肾镜术后残留结石,能减少经皮肾镜通道数量,减少出血的发生,提高结石清除率。  相似文献   
38.
夏术阶 《上海医学》2021,(5):296-297
男科学是一个比较新的医学专业领域.随着人均寿命延长,男科疾病和男性健康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与维护.本期专辑围绕这一主题,对男科学的热点问题,包括勃起功能障碍规范化评估、睾丸部分切除术在睾丸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诊疗进展,以及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预后评估现状等进行介绍,为读者介绍维护男性健康的最新诊疗策略.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在膀胱肠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例各型膀胱肠瘘的诊断资料,其中膀胱镜检查10例,KUB加IVP9例,膀胱造影8例,钡剂灌肠7例,B超9例,CT7例,MRI3例。结果:KUB加IVP发现3例可疑,无一例确诊;膀胱造影3例因发现造影剂进入肠腔而确诊,3例可疑;钡剂灌肠1例确诊,1例可疑,5例发现结肠内原发病;CT发现例5膀胱壁局部增厚毛糙,其中3例发现膀胱壁外肿块,3例发现膀胱内积气;膀胱镜结合瘘管造影5例确诊,1例可疑。结论:单一检查确诊率较低,对检查结果要综合分析,CT、膀胱造影简便易行,可以作做为初选的手段,膀胱镜结合瘘管造影,可以进一步确定瘘的位置,尿内异物的患者首选钡剂灌肠,CT检查可以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0.
前列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癌是最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虽然远低于西方,但随着生活水平和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激素治疗、放化疗等,对于早期患者的效果尚可,但对于中晚期患者的疗效不甚理想,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分子靶向治疗主要作用于肿瘤细胞或肿瘤相关细胞,而尽量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现将前列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