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41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国外的研究表明,精神疾病患者的亲属对待患者的情感表达能影响疾病的复发与预后。例如:生活在低情感表达家庭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出院以后的复发率显著低于生活在高情感表达家庭的病人。其他精神疾病如情感性精神病、神经性厌食等也有类似情况。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 了解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病耻感状况,探讨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我病耻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和精神疾病内在病耻感调查表(ISMI)对2013年9-12月泰州地区3家精神疾病防治院的155例抑郁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抑郁症患者总体生活质量、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MI标准分为(2.52±0.44)分,不同自我病耻感水平患者在年龄、发病年龄、每天服药次数、药物种类及住院次数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总体生活质量及其4个领域得分与ISMI标准分及除病耻抵抗因子外的其他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 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较低,自我病耻感水平较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领域与自我病耻感的标准分以及疏远因子、刻板印象因子、歧视因子、社交退缩因子呈负相关。精神卫生工作者应针对抑郁症患者的自我病耻感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其自我病耻感,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4.
报道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83例和阴性症状患者51例的遗传效应及遗传方式的对比研究,病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和Andreasen的阴、阳性症状标准。结果提示:阴性症状的遗传效应较阳性为高,有显著性差异,其遗传方式均为多基因遗传,但阴性症状遗传率较阳性高,有显著性差异。表明阴性症状有更多的遗传负因。  相似文献   
45.
46.
妄想性抑郁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药物疗效、对ECT的反应、自杀、生化和CT、遗传、预后等方面讨论妄想性抑郁症与非妄想性抑郁症的不同。  相似文献   
47.
幻听常见于各类精神疾病,往往影响病人的情绪和行为,尤其是命令性幻听,可能导致病人的危险行为。国外有人主张把命令性幻听作为精神科病人紧急入院的指标之一。本文分析51例住院精神病人的幻听,试探幻听内容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8.
CCMD-2的临床实践夏友春,陈德沂,严善明为了了解CCMD-2在我院的实际执行情况,对我院1992年出院病人837例的所有精神疾病诊断按CCMD-2进行分析。发现主要病种都得到较为一致的诊断,大多能符合CCMD-2的诊断标准。由于分裂样障碍属过渡诊...  相似文献   
49.
氟苯哌苯醚是一种选择性的5-HT回收抑制剂,一种有效的抗抑郁剂,常用剂量为20~50mg/日。除了MAOI以外,与其它的药物无明显的相互作用,其毒副反应少,病人容易耐受。  相似文献   
50.
丁螺环酮对抗抑郁剂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虽然新的抗抑郁剂不断出现,但仍有20~30%的重症抑郁症病人经合适的治疗而无效。因此,寻找新的途径增强抗抑郁剂的作用,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通过一开放性的试验,调查中等剂量(30mg)的丁螺环酮是否对于抗抑郁剂治疗无效的非强迫性情感障碍和季节性情感障碍的病人有增效作用。方法:志愿者符合DSM-Ⅲ-R抑郁症诊断标准,用标准的抗抑郁剂治疗无效。在使用丁螺环酮治疗之前,病人的非盲式21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