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了解中低收入国家青少年遭受校园欺凌的发生率及其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青少年校园欺凌防控与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数据来源于19个中低收入国家2009—2015年全球校园健康调查,共22 963名13~17岁中学生。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遭受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遭受校园欺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结果  学生心理健康平均得分为(5.75±2.09)分,有35.1%的学生报告曾遭受校园欺凌,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的比例分别为39.4%,34.3%。低年级、超重、家庭经济状况差、家庭学习和心理支持低、感知家庭关系较差、逃学多、同学关系差的学生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P值均 < 0.05),遭受校园欺凌与女生的不利心理健康状态呈正相关(B=1.27,P < 0.01)。  结论  遭受校园欺凌在低收入国家更为普遍,且对女性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更大。需要对低收入国家和女性青少年学生群体中的校园欺凌问题给予更多地关注,采取具有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以减少或减轻欺凌的后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诱导的抑郁大鼠海马新型双孔钾离子通道亚单元Trek-1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er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变化以及氟西汀的干预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选取12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建立慢性应激抑郁模型。21d后随机分为CUS组、氟西汀低剂量组,氟西汀高剂量组;采用糖水偏爱实验、旷场试验评定大鼠抑郁水平;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大鼠海马Trek-1、GFAPm RNA表达,TUNEL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凋亡。结果:造模后,CUS组、氟西汀低、高剂量组糖水消耗、糖水偏爱、垂直运动次数和水平运动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CUS组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氟西汀低、高剂量组经治疗后以上指标高于CUS组及干预前,但仍低于对照组。CUS组细胞凋亡率、Trek-1m RNA表达显著升高,GFAPm RNA表达下降,较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氟西汀低、高剂量组海马CA1区细胞凋亡率、Trek-1m RNA表达下降,GFAPm RNA表达升高,与CUS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西汀可能通过改变海马Trek-1、GFAP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改善CUS大鼠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3.
5-羟色胺2A受体基因-1438A/G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抑郁症患者与5-羟色胺2A(5-HT2A)受体基因-1438A/G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法,检测254例抑郁症患者和231例正常对照者的5-HT2A受体基因-1438A/G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结果(1)5-HT2A受体基因-1438A/G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患者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组-1438A/G多态性的三种基因型之间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438A/G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性别和有无精神病疾病家族史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未发现5-HT2A受体基因-1438A/G多态性与抑郁症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抑郁症患者5-羟色胺2A(5-HT2A)受体基因rs6311多态性与抗抑郁药物疗效的关系。方法:对符合美国《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第四版(DSM-IV)重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121例抑郁症患者予以艾司西酞普兰或帕罗西汀治疗,疗程6周。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法(LDR)检测5-HT2A受体基因rs6311位点,分析其与抗抑郁药物疗效的关系。结果:①5-HT2A受体基因rs6311位点T等位基因、TT基因型在无效组的频率显著高于有效组(P<0.05)。②携带rs6311位点TT基因型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值和减分率均显著低于携带CC基因型患者(P<0.05)。结论:5-HT2A受体基因rs6311位点多态性可能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疗效有关,T等位基因、TT基因型可能为疗效差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5.
影响抗抑郁药物疗效的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与抗抑郁药疗效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瘦素基因-2548G/A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组为8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1年体重增加≥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为85例与研究组服用相同的抗精神病药物1年但体重增加<7%的患者。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法测定瘦素基因-2548G/A多态性。结果2组患者瘦素基因-2548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A型明显增高,GG型明显降低,等位基因A频率高于对照组。A/A型患者体重增加的危险性较A/G和G/G基因型者高1.71倍(OR=1.71),而前者治疗后体质量指数增加量明显高于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P=0.004)。结论瘦素基因-2548A/G多态性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重增加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武汉市和黄石市妇女妊娠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况研究,对2016年8—11月期间因产前保健、人工流产和分娩在湖北省两家市级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孕产妇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以生态学模型为理论框架探讨影响妇女妊娠意愿的个人、人际、机构、社区、政策等多个方面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P=0.027)、婚姻状况(P<0.001)、小孩性别(P<0.001)、伴侣工作状态(P=0.004)、伴侣关系满意度评分(P<0.001)、首次性行为是否避孕(P=0.039)、流产次数(P=0.001)、医疗保险类型(P=0.001)、伴侣意愿(P<0.001)、亲密女性朋友影响程度(P=0.001)、是否考虑双方父母意见(P=0.007)与妊娠意愿相关联;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年龄35~45岁(β=1.930,P=0.016)、已婚(β=-4.877,P<0.001)、伴侣意愿一般(β=3.040,P<0.001)以及伴侣意愿强烈(β=4.200,P<0.001)、伴侣关系满意度评分9~10分(β=2.038,P=0.037)、伴侣有工作(β=2.964,P=0.022)、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妊娠意愿较高相关联(β=1.466,P=0.007);而已有小孩且为男孩与妊娠意愿较低相关联(β=-2.583,P<0.001);研究未显示流产次数、年龄24~35岁、已有小孩但为女孩、儿女双全、伴侣关系满意度评分6~8分、亲密女性朋友的影响、是否考虑双方父母的意见、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有商业医保与妊娠意愿存在关联(P>0.05)。结论妇女妊娠意愿与个体、人际、政策等因素相关联,利用生态学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此关联,有助于产科临床及保健工作中识别不同妊娠意愿水平的妇女,以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重性抑郁症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法,检测254例抑郁症患者和231例正常对照者的NET基因rs5569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结果:①NET基因rs5569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患者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携带rs5569TT基因型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睡眠障碍分值显著高于携带CC、CT基因型患者。携带rs5569CC基因型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精神性焦虑因子分值显著低于TT、CT基因型患者。结论:未发现中国南方汉族人群NET基因rs5569多态性与重性抑郁症存在关联但NET基因rs5569多态性可能与症状群中睡眠障碍和精神性焦虑有关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对355例首发未服药的抑郁症患者在基线时评定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线测验(TMT)、词语流畅作业(VF)、汉诺塔(TOH)及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并予以抗抑郁药物治疗,经过两种不同作用机制抗抑郁药足量足程治疗疗效欠佳者纳入难治性抑郁组,比较难治性抑郁组与非难治性抑郁组之间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难治性抑郁症组TOH平均计划时间和平均执行时间均高于非难治性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难治性抑郁比较,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可能执行功能受损更重。  相似文献   
20.
喻妍  姜俊丰  龙雨 《现代预防医学》2023,(6):1093-1097+1110
目的 探讨互联网使用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推动数字技术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互联网使用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利用交互分析方法检验上述影响的人群差异。结果 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促进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β=1.225,95%CI:0.960~1.490),利用互联网开展社交活动、获取信息和知识能够显著促进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β=0.780,95%CI:0.436~1.124;β=0.785,95%CI:0.506~1.065),而互联网使用熟练度、互联网娱乐活动和经济活动与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无显著关联;互联网使用对低龄和高学历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更强(β=-0.063,95%CI:-0.107~-0.020;β=0.119,95%CI:0.047~0.192),互联网社交活动对低龄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较强(β=-0.077,95%CI:-0.136~-0.018)。结论 互联网使用及其社交和信息获取功能是老年慢性病群体心理健康提升的重要手段,同时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