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7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92.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的社会功能障碍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1]、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LES)[1]、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1]、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2],对符合入组标准的门诊神经症患者进行访谈及测评共测评106例.结果社会功能表现良好者占10.38%,尚好者占45.28%,差者占44.3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神经症患者个性、强迫症状、及疾病类型对社会功能 障碍均有明显影响.结论神经症存在社会功能障碍,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焦虑症患者的社会功能障碍与主观支持及病情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 探讨焦虑症的社会功能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量表(SS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门诊符合人组标准的患进行访谈及测评,资料齐全47例,其中男27例(58%),女20例(42%),病程为2~20年。结果 社会功能良好占23%(11/47),尚好占28%(13/47),差占49%(23/47)。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精神症状多而重社会功能缺陷严重。主观支持与社会功能呈负相关(r=0.5862),抑郁,焦虑,精神病性与社会功能呈正相关(r=0.5051,0.4789,0.4894)。结论 焦虑症患存有社会功能障碍,且与主观支持、精神病性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4.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系统了解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性研究,对5052例抑郁症患者(单纯抑郁症4683例,伴发躯体疾病161例,伴发强迫症112例,双相抑郁96例)进行可变剂量西酞普兰治疗,剂量为10~80mg/d,共观察8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6,8周末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总分减分率评价疗效,描述性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8周末,HAMD总分平均减分率达(81.1±16.8)%。5052例中3697例(73.18%)的患者达到临床痊愈标准。伴发躯体疾病、伴发强迫症及双相抑郁患者的病情均获显著改善,后两者第8周的平均治疗剂量[(28.5±10.9)mg/d,(26.9±11.7)mg/d]均明显高于单纯抑郁症患者[(24.5±9.1)mg/d],而伴发躯体疾病患者[(22.4±7.8)mg/d]的平均治疗剂量则低于单纯抑郁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短、首次发作及年龄<45岁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及≥45岁患者。治疗过程中西酞普兰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反应,症状轻微,多出现于治疗早期。结论西酞普兰安全有效,可用于治疗抑郁症或其他疾病伴发的抑郁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