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从30株血浆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中分离13株耐甲氧西林血浆凝固醇阴性区区球菌。MR-CNS占CNS分离的43.3%。30株CNS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Oxacillin的-CNS占CNS分离的43.3%。  相似文献   
132.
自 Lown 等报道正常人可以具有 PQ 间期缩短和 QRS 综合波正常的特征以来,有关报道日多。本文试图从心电图与临床表现将本症与预激(Wolff-Parkinson-White)综合征作一区分,并对其发生机理作一探讨。作者将200例 PQ 期间缩短综合征患  相似文献   
133.
用18F-FDG PET显像判断淋巴瘤恶性程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全身显像判断淋巴瘤恶性程度的价值.方法对3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9例,霍奇金病3例)治疗前的恶性淋巴瘤患者按病理REAL分型标准划分为低度、中度及高度恶性3组.其中低度恶性10例,中度恶性18例,高度恶性4例.所有患者行全身PET显像.图像分析采用视图分析及测量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方法相结合.结果恶性淋巴瘤患者中,低度恶性组SUVmax为0.70~6.50,SUVmax(±s):2.95±1.72;中度恶性组SUVmax为2.34~25.00,SUVmax(±s):8.72±5.68;高度恶性组SUVmax为5.90~15.10,SUVmax(±s):10.30±4.05.恶性淋巴瘤患者SUVmax低度恶性组与中度、高度恶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虽中度恶性组与高度恶性组SUVmax在数值上有一定范围重叠,但结合影像学改变,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结论 18F-FDG PET显像能较好预测恶性淋巴瘤的恶性程度,为临床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34.
间接法放射性核素输卵管显像在不孕症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5例患者进行了间接法放射性核素输卵管显像(RNHSG)。结果42例原发性不孕病人共84条输卵管中61.95%出现功能性阻塞图形,继发性不孕25例共49条输卵管中仅为16.33%。两组病人的RNHSG提示通畅分别为23.81%和63.27%,而对照组为100%。因此认为输卵管RNHSG功能检查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5.
中药七厘散有良好之消炎、止痛、止血和防止化脓作用,經观察,涂药在刀割伤处多在5—7日癒合。处方:血竭一两,紅花一钱,乳香一钱,儿茶二针,沒药一钱,麝香一分二厘,冰片一分二厘,朱砂一钱二分。制法:以上八味除麝香、冰片外,朱砂研咸极細粉,其余血竭等五味研成细粉过篩,将麝香、冰片与上列各細粉研細  相似文献   
136.
笔者自1997年1月~1998年12月采用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68例,其中86例加用疏肝活血汤,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及对照组82例。治疗组中男性61例,女性25例;年龄25~62岁,平均36.5岁;病程1~8年,平均3.6年。对照组中男性56例,女性26例;年龄23~58岁,平均35.6岁;病程0.8~9年,平均3.3年。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肝功能、乙肝病毒检测相似。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苦参碱注射液15ml加入10%葡萄糖500ml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60天为1个疗程;并口服水飞蓟素片、维生素C、维生素E。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  相似文献   
137.
心血管疾病和心脏并发症是终末期肾(功能)哀(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是这方面资料较少报道。平均年龄50(24~64)岁的100(男72、女28)例终末期肾哀(包括13例初次肾移植后)患者,由各透析中心转来等待肾移植。转诊时诊断:典型心绞痛34例,不典型心绞痛或轻微症状兼有冠(状动)脉病变的放射学证据或易患因子44例,心肌梗塞史6例,中~重度心脏瓣膜病变11例和拟诊心肌病5例。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氮-13-氨水(13N-NH3)脑血流灌注显像在早期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缺血性脑梗死、10例对照组(无脑血管病史的成年人),在首次CT检查后1小时内静脉注射13NH3* 740~925MBq,3分钟后,行T+E三维方式脑血流灌注显像.图象分析采用视图分析及镜像比值法测量左/右侧相应脑区SUV比值(SUVr).结果对照组左/右脑区SUVr为1.0±0.1.脑梗死组SUVr均<0.7(比值介于0.33~0.69,平均0.51).5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共发现病灶12个,明显多于其他影像手段所检出病灶数.结论 13N-NH3PET显像作为一种灵敏度高、定位准确且安全的功能影像学检查手段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对缺血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9.
阿尔茨海默病18F-FDG PET显像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脑葡萄糖代谢及其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PET)显像的影像学特征和PET诊断标准.方法静脉注射18F-FDG后行脑断层显像,检查13例AD、13例非AD痴呆及13例正常人.获得纹状体、丘脑、黑质、顶叶、颞叶、额叶、枕叶、海马单位面积放射性计数与小脑计数的比值(Rcl/cb),进行半定量分析,并与MR进行对照.结果AD患者PET异常率为100%,MR异常者占10/13.PET显像特征①对称性双侧颞顶叶及海马伴额叶或枕叶代谢减低占9例(9/13);②双侧颞叶对称性代谢减低伴海马或额叶代谢下降占3例(3/13);③双顶叶对称性代谢降低1例(1/13).12例(12/13)非AD痴呆表现为不对称、多发性代谢降低,降低区位于黑质、纹状体、丘脑及脑皮质区,MR异常率为11/13.结论在除外脑内结构特异性损害基础上,PET发现对称性双颞顶叶、海马或颞叶、顶叶,伴或不伴枕叶、额叶代谢下降,可诊断AD.PET对AD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探讨1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发射和透射扫描图像融合对胸部病变的定位价值。方法 对 2 1例胸部肿瘤患者进行18F FDGPET肿瘤显像 ,图像重建后获得透射扫描和衰减校正后发射扫描各断面断层图像。计算机自动生成发射和透射扫描各断面断层图像双肺胸膜轮廓 ,采用表面轮廓匹配法进行图像融合。结果 在PET胸部透射扫描断层图像上可分辨出主动脉弓、气管、肺门大血管、心脏、肺组织、纵隔、胸壁等解剖结构。 2 1例患者在PET和CT图像上均检出的病灶共6 1个 ,与CT图像病灶位置对比 ,除后纵隔近脊柱旁 1个病灶在融合图像上难以定位外 ,余病灶均能正确定位。CT和融合图像相应横断面图像上病变中心点离胸壁前、后径和左、右径距离的平均差值分别为 (2 7± 0 8)、(2 4± 0 9)、(2 9± 0 5 )和 (2 1± 0 4)mm。结论 PET胸部发射和透射扫描图像融合对胸部病变可作出正确定位。PET透射扫描不仅可用于衰减校正 ,还可用于图像融合 ,提供胸部解剖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