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4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11篇 |
内科学 | 11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7篇 |
综合类 | 35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药学 | 8篇 |
中国医学 | 17篇 |
肿瘤学 | 1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61.
乌梅丸主治蛔厥、又主寒热错杂之久利。通过收集总结近些年各医家在临床灵活运用乌梅丸(汤)加减治疗多种现代疾病,如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妇科、泌尿系统等,体现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反映了中医经方的有效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sonic hedgehog(SHH)在大肠癌细胞株的表达及其调控机制。方法:RT-PCR检测SHH mRNA在大肠癌细胞株HCT-8、SW1116、SW480及LOVO中的表达,去甲基化试验观察5-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处理细胞株后对SHH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亚硫酸盐修饰后测序法检测SHH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结果:SHH mRNA在HCT-8中仅有弱表达,在SW1116、SW480及LOVO中表达缺失,去甲基化处理后,其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强(P<0.001);SHH启动子在大肠癌细胞株中为高甲基化状态。结论:SHH在大肠癌细胞株中表达缺失与其启动子高甲基化有关。 相似文献
63.
食管憩室是指与食管腔相连的盲袋,临床按部位分为咽食管憩室、食管中段憩室及膈上食管憩室。食管憩室发病率低,其中高位食管憩室发病率更低,国内仅见个案报道。我院近期诊治了2例高位食管憩室患者,现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4.
黄芪注射液对肝纤维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和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体外细胞实验: 用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0、25、50、100、200、400 mg/ml)作用HSC不同时间(24、48、72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其活化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HSC增殖周期;溴乙锭/吖啶橙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SC凋亡。动物实验:用40%四氯化碳和5%乙醇制备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黄芪注射液组。黄芪注射液组和模型组在模型制备的同时分别给予黄芪注射液(800 mg·kg-1·d-1)和等渗盐水腹腔注射,第8周时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水平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肝组织LN的表达,苏木素-伊红、苦味酸-酸性品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在体外细胞实验中,与0 mg/ml组比较,黄芪注射液其它浓度组明显抑制了HSC增殖,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HSC增殖周期被抑制在G2-M期;黄芪注射液各浓度组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均未检测到HSC凋亡。在体内实验中,血清HA、LN含量:模型组分别为(114.3±25.6)μg/L和(78.8±11.7)μg/L,黄芪注射液组分别为(85.6±37.3)μg/L和(66.8±17.6)μg/L,P <0.05;肝组织SOD活性黄芪注射液组为(75.9±5.9)NU/mg,模型组为(49.6±5.7)NU/mg,P< 0.01;而MDA含量黄芪注射液组为(2.4±0.2)μmol/g,模型组为(3.7±0.4)μmol/g,P<0.01。显微镜下黄芪注射液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黄芪注射液组肝组织LN表达明显减少。结论黄芪注射液可延缓肝纤维化的发生,其机制除可直接抑制HSC增殖外,还有抗氧化、抗脂质过氧化、减少LN产生,防止肝窦毛细血管化等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壮医针刺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2例采用壮医针刺疗法,穴取脐环穴(肾、肝、心、脾)、百会、膝关穴(患侧)、膝弯穴(患侧)、足三里(双侧)、水泉(双侧)等。对照组90例采用普通针刺法,穴取委中、血海、梁丘、内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等,并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配穴。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7%,较对照组(62.22%)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VAS疼痛评分和Lequesne指数改善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医针刺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6.
目的:建立当归补血汤中黄芪的鉴别和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当归补血汤质量标准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当归补血汤中的黄芪药材,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甲苷含量.色谱柱:Diamonsil ODS-C18(5μ,250 mm× 4.6 mm)分析柱;流动相:乙腈-水(32:68);流速:0.6 mL/min;柱温:35℃;载气流速:2.7 mL/min; 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0℃;迸样量20μL.结果:黄芪的薄层色谱鉴别条件专属性好,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黄芪甲苷测定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重现性和可行性,样品在10.01 ~20.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04%,RSD=0.61%.结论:所建立方法简便、准确,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效果好、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7.
68.
微创食管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背景与目的:剖胸食管切除术常能引起严重并发症,并延长患者恢复正常活动的时间。微创手术能减少并发症,目前国内鲜有报道。本文探讨胸腔镜结合腹腔镜治疗食管疾病的可行性,并介绍手术具体操作方法。方法:自2001年11月至2005年10月,本科为20位患者行胸腔镜下食管切除术。男性16例,女性4例,48~70岁,食管中下段癌,病理学诊断为鳞状细胞癌。5例由胸腔镜结合腹腔镜,颈部切口完成。其余15例均为胸腔镜下切除食管,开腹和颈部切口完成。结果:手术时间为6~14.5小时,在ICU监护时间为1天,手术及院内死亡率为0,无并发症。结论:在有着丰富的微创手术及剖胸术的经验的医院开展胸腔镜下食管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9.
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治疗支气管肺癌的中期随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与目的:肺癌的外科治疗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对肺叶切除手术是安全、切实可行的,现已成为国外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但目前国内尚未见关于其与预后的相关报道。本研究主要探讨微创肌肉非损伤性手术(Muscle—Sparing)治疗支气管肺癌的手术安全性、彻底性及临床有效性。方法:2001年至今随访超过1年的150例行Muscle—Sparing手术的支气管肺癌病例,其中男性113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64.61岁。病理类型:鳞癌63例,腺癌66例,小细胞癌9例,腺鳞癌6例,大细胞癌3例,粘液表皮样癌1例,肉瘤样癌1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病理分期:ⅠA期18例,ⅠB期54例,ⅡA期4例,ⅡB期17例,ⅢA期46例,ⅢB期7例,Ⅳ期4例。手术方式:右侧肺叶切除者76例,右全肺切除者10例,左侧肺叶切除者52例,左全肺切除者12例。术中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平均清扫淋巴结6.6组(包括第2组至第11组)。这150例患者随访了12~58个月,平均随访18.6个月。结果:术后支气管切缘阳性者12例,手术后需输血者5例,有4例患者出现乳糜胸,3例发生皮下积液。围术期死亡率为1.3%。术后1年总的生存率为78%,术后3年总的生存率为62%。结论: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与传统的胸部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比较,具有一定优势。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操作简单,手术视野充分,几乎可以完成所有的肺癌切除手术,可以作为肺癌手术的常规术式。而且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的中期随访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70.
Objective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 provides a 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 to resect small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SSPN).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reoperative CT-guided hookwire localization for SSPN in VATS. Methods Hookwire was used to localize 26 SSPN under CT guidance in 24 patients (14 male, 10 female, age range 21-61 years, mean 52.3 years), preoperatively, and wedge resection was performed through VATS. The lesion size, distance from the lesion to parietal pleura, the time of localization and complication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All the 26 pulmonary nodules were preoperatively detected and localized with hookwire under CT-guidance. The mean lesion size was 10.05 ± 3.08 nun in diameter, and the mean distance from lesion to parietal pleura was 10.09±2. 62 mm. The mean localization time was 20. 18±7.16 min, and then the nodules were removed by VATS within 18 ± 6. 65 min. The major complication of CT-guided hookwire localization was mild pneumothorax in 6 patients (25.0%), but no one needed chest tube drainage. The dislodgment of hookwire was found in only one patient (4.2%) during the operation, but the lesion was still successfully resected under VATS. Of those patients, 8 were confirmed to have a primary NSCLC by rapid pathologic diagnosis during VATS wedge resection, and then VATS lobectomies were performed. Condusion The preoperative CT-guided hookwire localization for small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technique to assist VATS resection of the nodul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