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85篇
  免费   2659篇
  国内免费   1856篇
耳鼻咽喉   234篇
儿科学   873篇
妇产科学   368篇
基础医学   2236篇
口腔科学   736篇
临床医学   7573篇
内科学   4075篇
皮肤病学   393篇
神经病学   1301篇
特种医学   19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5篇
外科学   4056篇
综合类   15722篇
预防医学   6015篇
眼科学   615篇
药学   5884篇
  80篇
中国医学   6155篇
肿瘤学   1434篇
  2024年   590篇
  2023年   1096篇
  2022年   1191篇
  2021年   1483篇
  2020年   1264篇
  2019年   1050篇
  2018年   1001篇
  2017年   662篇
  2016年   891篇
  2015年   917篇
  2014年   2566篇
  2013年   1921篇
  2012年   2352篇
  2011年   2494篇
  2010年   2418篇
  2009年   2479篇
  2008年   2324篇
  2007年   2612篇
  2006年   2509篇
  2005年   2444篇
  2004年   2346篇
  2003年   2001篇
  2002年   1699篇
  2001年   1666篇
  2000年   1757篇
  1999年   1915篇
  1998年   1692篇
  1997年   1695篇
  1996年   1670篇
  1995年   1367篇
  1994年   1298篇
  1993年   966篇
  1992年   910篇
  1991年   843篇
  1990年   803篇
  1989年   644篇
  1988年   340篇
  1987年   298篇
  1986年   251篇
  1985年   245篇
  1984年   192篇
  1983年   170篇
  1982年   172篇
  1981年   143篇
  1980年   106篇
  1979年   86篇
  1978年   63篇
  1977年   27篇
  1965年   32篇
  1957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目的观察超剂量杏丁注射液观察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杏丁注射液30mL静滴,2次,d,其他治疗措施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曲克芦丁注射液1g加入5%葡萄糖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1次,d,予以相应脱水、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38/40)及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见出血倾向及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杏丁注射液有明显神经功能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82.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穿刺引流冲洗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在局麻下对26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行微创钻孔穿刺引流冲洗术观察其疗效。结果:经治疗有25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6.2%,术后无手术并发症。有一例血肿包膜厚有钙化,术后复发,行骨瓣开颅血肿切除术治愈。结论:微创钻孔穿刺引流冲洗术是一种简捷、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3.
目的: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以纤维蛋白为基质网架、角膜缘干细胞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角膜上皮,为角膜上皮移植提供新的移植材料。方法:将20 g•L-1的纤维蛋白原溶液和含有10 U•mL-1凝血酶的催化剂溶液混合构成纤维蛋白基质网架,检测支架材料的一般结构和超微结构;取2 mm×2 mm角膜缘组织,胰蛋白酶消化后移至纤维蛋白胶上培养,观察角膜上皮干细胞的生长情况,2周后进行形态学、超微结构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纤维蛋白基质网架柔软有伸拉性,孔径70~108 μm,平均三维空孔率为70.4%;扫描电镜下呈多层次网络状;接种36 h后,细胞从组织块边缘迁移,7 d后细胞几乎铺满整个培养板孔底,14 d左右细胞与纤维蛋白胶体形成复合植片。透射电镜下观察仍维持上皮细胞特有的超微结构特征。抗细胞角蛋白K3单克隆抗体AE5和抗p63的单克隆抗体4A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为阳性。 结论:纤维蛋白可作为角膜上皮干细胞移植的良好支架材料,可为组织工程角膜上皮提供新的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984.
丹参酮ⅡA对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及TGF-β1启动子活性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对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及对人TGF-13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作用.方法 应用MTT法观察丹参酮u.对大鼠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将不同长度的人TGF-131基因启动子片段与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报告基因组成重组体phTGF 2.14,采用脂质体法转染至大鼠系膜细胞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1、5、10 mg/L)进行干预,用ELISA方法检测报告基因CAT的活性.结果 10ms/L的丹参酮ⅡA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丹参酮Ⅱ浓度为1、5 mg/L时对重组体phTGF 2.14的表达活性无影响,当增大丹参酮ⅡA浓度为10 ms/L时对重组体phTGF 2.14的表达活性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丹参酮ⅡA能够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当浓度为10 ms/L时对人TGFβ1基因启动子活性也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85.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外侧裂区脑挫裂伤的时机.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38例外侧裂区脑挫裂伤病例的 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院后24 h内手术治疗者14例为A组;入院初期保守治疗,24 h后病情加重转为手术治疗者24例为B组.入院时A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明显低于B组(6.5±2.7 vs.12.0±1.6.P< 0.05).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2组术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随访半年并根据GOS结果判定.A组康复良好率高于B组(57.1%vs.33.3%,P<0.05),重度残疾率、病死率低于B组(14.3%vs29.2%、7.1%vs.16.7%,P<0.05).结论 早期筛选出可能恶化的病例并及时手术可明显改善外侧裂区脑挫裂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86.
目的观察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皮)移植治疗关节功能部位深度烧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近几年采用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治疗关节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病人11例,其中包括颈部、手部、腕部、肘部、膝部、踝部共26处。结果11例病人26处部位通过复合皮移植,全部成活,无排异反应,创面收缩轻,外观平整,色素成着轻,质地较软,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供区无增生疤痕。结论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987.
我国救援医学教育改革探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从"汶川地震"救援中发现我国救援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本文立足救援医学教育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救援医学教学改革可从《急诊医学》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合理再利用;发挥全科医学的普及性教育作用,拓展基层教育;使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应变能力培养;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培养"国际救援一体化"型专业人才等方面进行,建立一种合理的教育机制培养救援医学专业人才,推动我国救援医学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988.
目的探讨婴幼儿卡介苗接种后引起淋巴结强反应的原因及处理。方法2003年2月~2007年2月间,我所门诊收治的接种卡介苗后淋巴结强反应的婴幼儿。患儿均给予局部治疗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口服异烟肼10mg/(kg·d)1次/d,利福喷丁7mg/(kg·d)1次/2d,结核灵<1岁1/2片3次/d,>1岁1~2片3次/d,超强反应者加用吡嗪酰胺20mg(kg.d)分3次/d,连服3~4个月。结果66例患者中3个月以内发生占68.18%(45/66),4~8个月占31.82%(21/66),发生部位左侧腋下占75.76%(50/66),左颈部占10.60%(7/66),左锁骨上、下占13.64%(9/66),单发占69.70%(46/66),多发占30.30%(20/66),干酪型占86.36%(57/66),脓肿型13.64%(9/66),病例经过在治疗15~80天后淋巴结逐渐缩小、痊愈,治愈率100%。结论提高卡介苗接种技术、接种质量和及时正确处理BCG接种后的强反应是防止减少卡介苗接种引起淋巴结强反应和影响治愈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89.
目的:评价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中进行门静脉插管皮下置泵术的治疗意义。方法:应用门静脉插管皮下置泵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23例,于手术切除原发肿瘤的同时经门静脉插入导管,导管的另一端经腹壁至皮下与药泵相连。术后定期微泵化疗。静脉组21例,经外周静脉化疗。结果:插管组:根治术后18例,3年无瘤生存率为69.1%,肝转移及腹膜复发率分别为12.8%和6.0%,5例姑息术后平均生存期为14个月。静脉组:根治术后16例,3年无瘤生存率为53.0%,肝转移及腹膜复发率分别为18.0%和28.0%,5例姑息术后平均生存期为10个月。结论:手术中行肠系膜动脉插管操作方法简单,术后给药方便,且并发症少。此方法对Dukes′B、C期根治术者,有提高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和降低术后肝转移及腹膜复发率的作用;对Dukes′D期姑息手术者,有延长生存期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90.
目的:比较经瞳温热疗法(TTT)的3种不同参数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治疗的效果。方法:对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需治疗的患者36例38眼。术后进行视力、眼底改变、眼底血管造影复查,33例随诊1周~41月(平均16.42月),3例随访1个月后失访。按TTT能量参数分为100%能量组(12眼)、80%能量组(12眼)、70%能量组(14眼)。对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中观察,100%能量组有8眼(66.66%)光照后网膜灰变,其余照射60秒无明显灰变。经TTT治疗后,70%能量组有3眼(21.42%)病灶水肿、渗出存在,分别在第一次治疗后4和5个月接受再次TTT,其余只进行了一次TTT。除3例失访外,至末次复查时有30眼的出血、水肿、渗出消失,病灶斑痕化,8只治疗后1周~2月眼出血、水肿、渗出减轻,症状缓解。治疗后视力提高5眼(13、16%),稳定26眼(68、42%),下降7眼(18.42%)。100%能量组,80%能量组及70%能量组视力提高及视力下降的患眼比例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T治疗CNV具有稳定患眼视力的作用。其中80%能量组的参数,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得到进一步完善,但仍有待更多病例的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