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85篇 |
免费 | 128篇 |
国内免费 | 7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79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301篇 |
内科学 | 108篇 |
皮肤病学 | 19篇 |
神经病学 | 48篇 |
特种医学 | 88篇 |
外科学 | 200篇 |
综合类 | 491篇 |
预防医学 | 164篇 |
眼科学 | 16篇 |
药学 | 185篇 |
中国医学 | 237篇 |
肿瘤学 | 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67篇 |
2021年 | 74篇 |
2020年 | 59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57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60篇 |
2015年 | 44篇 |
2014年 | 83篇 |
2013年 | 116篇 |
2012年 | 131篇 |
2011年 | 114篇 |
2010年 | 96篇 |
2009年 | 102篇 |
2008年 | 93篇 |
2007年 | 100篇 |
2006年 | 86篇 |
2005年 | 125篇 |
2004年 | 91篇 |
2003年 | 111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972株肠球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的肠球菌的菌型特点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在VITEK32仪器上用GPI鉴定卡及API系统鉴定感染性疾病各种临床标本分离的肠球菌;在VITEK32仪器上用GPS107鉴定卡及K-B法测定肠球菌对药物敏感性。结果 从痰或咽拭子、尿液、宫颈分泌物、伤口分泌物等处分离的972株肠球菌分别占总数的30.7%、29.2%、16.5%、13.0%;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占总数的92.4%。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HLAR)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检出率高达60%左右;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结论 肠球菌是本地区呼吸道、泌尿系感染主要病原菌之一。临床应重视HLAR株引起的感染,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2.
胃癌组织中COX-2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和微淋巴管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COX-2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同时探讨COX-2与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度(MLD)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46例胃癌中COX-2的表达,同时标记CD34和D2-40,分别检测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和微淋巴管密度.结果 46例胃癌中COX-2表达的阳性率为80.43%(37/46),COX-2的表达与患者性别、浸润深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期、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密切相关(P<0.05);COX-2表达阳性组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低于表达阴性组(P<0.05);COX-2表达阳性组的MVD和MLD明显高于COX-2表达阴性组(P<0.05).结论COX-2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的血管和淋巴管形成而参与了胃癌细胞的浸润转移,导致胃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儿童鞍区肿瘤术后血钠紊乱的发病机制、变化规律及其治疗措施。方法:对1997年4月至2002年10月间269例鞍区肿瘤术后并发血钠紊乱的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手术当日及术后每日定时检测的血钠值及其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450例儿童鞍区肿瘤患儿术后269例出现血钠紊乱。其中72.5%(195/269)出现于手术当日和术后第1d。83.3%(224/269)患儿于出现血钠紊乱后10d内恢复正常,第7d左右出现一个恢复的高峰期。根据血钠紊乱的临床经过可分为三种类型:①暂时型:一般于7~10d之内血钠恢复正常;②三相型:血钠紊乱持续一段时间后出现1-3d的正常期,然后又出现血钠紊乱;③持续型:血钠紊乱持续10d以上。结论:儿童鞍区肿瘤术后血钠紊乱变化有一定规律性。掌握其变化规律及原因可及时有效地纠正血钠,缩短儿童鞍区肿瘤术后血钠紊乱的病理经过。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探讨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MTS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对MTSCC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2例MTSCC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与周围肾组织分界清楚,肿瘤由紧密排列的、小而狭长的小管构成,小管间为淡染的黏液样间质。肿瘤细胞呈立方形和梭形,肿瘤细胞胞质嗜酸性,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异型性小,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像少见,在黏液性间质中可见散在淋巴细胞、浆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示2例均表达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7,CK18, CK8/18和波形蛋白,Ki-67增殖指数<5%。结论:MTSCC是一种较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明确该肿瘤的形态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提高病理医师对巨细胞间质性肺炎(giant cell interstitial pneumonia,GIP)的认识.方法 对2例GIP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组织病理改变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GIP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咳痰和活动后呼吸困难,肺功能检查显示弥散性和限制性功能障碍;胸部X线和CT表现为两肺毛玻璃影、实变影、弥漫性的小结节影、网状影和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病理改变为肺泡腔内大量巨噬细胞、特征性多核巨细胞沉积伴间质性肺炎.结论 GIP是罕见的慢性间质性肺炎,无特异性的临床及影像学改变,需结合临床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改变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67.
68.
组织工程中胶原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组织工程是应用工程学、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替代物,用以维持、恢复或提高人体组织、器官的一部分或全部功能。组织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子细胞的选择、支架材料的制备、组织工程骨的构建及体内植入相容性情况等方面。其中生物支架材料的选择是组织、器官重建的关键因素之一。理想的细胞种植基质材料应具备:①良好的 相似文献
69.
脊柱手术通常需要在切口内留置引流管,以利于排出手术后创面的渗血、渗液[1-2],从而避免术区感染以及因为血肿形成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等并发症的发生[3-4]。然而,也有文献报道脊柱手术安放引流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5],并且还有可能增加出血、感染的风险以及再次手术拔除引流管[6-7]。目前,脊柱手术是否使用引流存在一定的争议,不同的研究结果有不同的主张;有支持安放引流的,有不支持安放引流的,也有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安放引流的。 相似文献
70.
目的评价西地那非治疗ED的有效性。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摘光盘(CBMdisc 2004新版)和清华同方数据库中CHKD期刊全文库检索公开发表的中文文献。凡摘要或方法中出现随机对照字样,无论有无盲法均予纳入。对纳入的试验设计特征用Jadad计分评价。以IIEF中Q3和Q4评分及IIEF总评分为疗效指标,采用RevMan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9个随机对照试验被纳入。其中6个为Jadad计分3分以上高质量试验。5个试验的IIEF Q3和Q4评分meta分析,OR=8.83,95%CI为(6.67,11.69),P<0.0001。4个高质量试验的IIEF总评分meta分析OR=13.76,95%CI为(9.50,19.92),P<0.0001。显示西地那非能够显著提高ED患者的疗效指标。结论西地那非能有效改善男性勃起功能,是一种有效治疗ED的口服药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