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5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7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01篇
内科学   108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88篇
外科学   200篇
综合类   491篇
预防医学   164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85篇
中国医学   237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索应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多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应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21例46指。结果 术后21例46块皮瓣全部存活。随访时间为3~14个月,皮瓣外形优良,不臃肿,皮瓣两点分辨觉为4~9mm。供区植皮成活,掌背有环形瘢痕,少许色素沉着。结论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操作方便,易切取,损伤小,不牺牲主干动脉,手术可同时切取多块皮瓣修复多指软组织缺损,是修复多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钛板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3月~2004年5月有68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接受前路减压、结构性植骨及钛板固定治疗。本组男45例,女23例,年龄14~61岁,平均36.7岁。骨折节段:T11 1例、T12 20例、L1 33例、L2 12例,为L1.2 1例和L2.3 1例。神经功能情况:完全性截瘫10例,不全性截瘫58例。固定器材:Z-PLATE钛板43例,PROFILE钛板19例,ALPS钛板6例。植骨材料:自体髂骨块45例和充填自体碎骨的钛网23例。采用Frankel分级和ASI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影像学检查脊柱畸形角(Cobb角)的纠正、减压范围、骨块或钛网的位置及骨愈合情况。结果65例随访8~48个月(3例失访),平均15.6个月。61例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平均提高了1.25级,ASIA评分明显提高。Cr及M砒检查示椎管减压彻底。髂骨块和钛网均无松动、移位等变化。三种钛板均无松动、移位及断裂。所有随访病例脊柱畸形均获得良好矫正和骨性融合,无畸形矫正的丢失。结论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行前路减压安全彻底,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钛板内固定和结构性植骨稳定性好,骨性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溶栓通脉胶囊的纤溶性和毒性。方法:应用纤维蛋白平板法和纤维蛋白加热平板法对溶栓通脉胶囊的纤溶活性进行实验性研究;同时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与结论:溶栓通脉胶囊具有很强的纤溶性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和营养支持状况,为临床合理开展营养支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00例,于入院次日清晨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患者营养风险状况以及营养风险与营养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有600例患者入选并完成NRS评分,NRS2002适用率为100.00%;入院时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17%(37/600),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2.67%(136/600),营养不良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00.00%,显著高于无营养不良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P0.05);男性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女性(P0.05);老年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老年患者(P0.05);600例患者中行营养支持205例(34.17%),存在营养风险者营养支持率显著高于不存在营养风险者(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营养不良、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老年女性患者;NRS2002是结直肠癌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的有效工具,可作为临床制定营养支持方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35.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经皮克氏针治疗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自2000年8月至2007年10月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获得随访46例,其中伸直尺偏型25例,伸直桡偏型21例.按Garland分型:Ⅰ型7例,Ⅱ型11例,Ⅲ型28例.患儿平均年龄为6岁2个月(1.6~8岁).手术方式为全身静脉麻醉下先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闭合复位,然后经皮穿入2~3枚克氏针固定骨折,并应用上肢石膏固定肘、腕关节于功能位.结果 本组4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0个月(3~3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患侧肘关节活动度:平均伸直角度为0°.平均屈曲角度为135°,无1例出现Volkmann挛缩及医源性神经损伤,1例患者出现肘内翻畸形.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固定稳定、防止Volkmann挛缩以及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但骨折复位不良,尤其是尺偏未恢复可能导致肘内翻畸形.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膀胱与直肠之间的神经联系.方法 用荧光素逆行双标法进行研究.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5只,完全随机分为实验组(10只)和对照组(5只).实验组将荧光素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注入直肠右侧壁肌层,双苯甲亚胺(Bisbenzimide,Bb)注入膀胱右侧壁肌层内,对脊髓L1~S3节段进行追踪.结果 在实验组右侧L6~S3和L1~L3的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中发现荧光素双标细胞,对照组无舣标细胞.结论 腰、骶部的DRG细胞周围突有分支同时投射到直肠和膀胱,说明慢性便秘引起的排尿异常的发生机制可能与发生在DRG水平的轴突反射有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食管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生物学行为。方法对2例食管黏液表皮样癌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结果肿瘤组织主要由鳞状上皮、黏液上皮和中间细胞构成;免疫组化染色示PCNA( ),Ki67(-),P53(-),CEA( ),E-cadherin(-).结论食管黏液表皮样癌是来源于食管黏膜下腺导管或腺泡的恶性肿瘤,易复发或发生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8.
噪声是影响中医疾病诊断图像质量至关重要的因素,噪声的存在使得图像信噪比下降,直接导致图像的某些特征细节淹没在图像噪声中不能被辨识。为了准确提取医学图像中的信息,提出了一种将全局变量最小化方法和小波变换方法相结合的医学图像处理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去除中医诊断图像中的噪声,有利于提高医师对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9.
目的 了解大一新生乙肝知识知晓情况及对乙肝病人态度和行为,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9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330名新生进行乙肝防治知识及对乙肝病人态度和可能采取的行为做问卷调查.结果 大一新生对乙肝基本知识掌握得较差,对乙肝三大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知晓率分别为92.42%、74.85%、90.91%,大部分学生能对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采取正确的态度及行为.结论 大一新生乙肝基本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学校应开展乙肝知识讲座,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乙肝的传播途径及危害,培养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  相似文献   
40.
方成波  周强 《当代医学》2012,18(1):23-24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病因及机制复杂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咳喘或持续性咳喘为临床特征,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治疗方案也在不断更新.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西医药物治疗、中医免疫调节、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此外,早期健康宣教的作用也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目前治疗哮喘的常见药物方案、主要免疫调节指标、健康宣教等作一综述,同时浅析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达到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的规范化,达到更好地控制哮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