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人工核酶M1GS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核酶M1GS其二级结构与体外切 割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聚合酶基因UL54 为靶基因,构建了人工核酶M1GS-T7。通过软件RNA structure对M1GS在3个具有相对 稳定结构的温度(20 ℃、37 ℃、55 ℃)的空间构象进行模拟,然后通过体外切割实验来 检测不同温度下核酶M1GS体外切割活性的变化。为一步研究核酶M1GS二级结构与体外切 割活性之间的关系,参照温度变化实验结果及RNA二级结构的模拟结果,引入突变位点,构 建了在37 ℃与55 ℃时M1GS-T7具有相同二级结构的突变型核酶mM1GS-T7,并通 过体外切割实验对两者的活性进行比较。结果:在温度变化实验中,55 ℃核酶的体外切割活性最高。而在突变实验中,37 ℃ mM1GS-T7比M1GS-T7的活 性略高。结论:具有某种特定二级结构的M1GS-T7有相对较高的体外 切割活性,核酶的结构与其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2.
同源异型框 (homeobox)基因家族是一个重要的调节基因家族 ,其表达产物都定位于核内 ,作为转录因子调节动物胚胎的发育。这类基因最早是在果蝇中发现的 ,因包含有一段 1 80bp的同源异型序列而得名 ;这段序列编码了一段由 60个高度保守的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 ,称为同源异型域 (homeodomain) ,含有同源异型域的蛋白称为同源异型盒蛋白。除了一级结构 ,同源异型域的二级结构也极为保守。迄今为止 ,已在各种生物中发现了上千种含有同源异型框的基因[1] ,根据同源域蛋白中同源域序列的相似性和侧翼序列间的保守性 ,可划分…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中盐皮质激素受体基因(MR)外显子3上A760G多态性与妊高征的相关性.方法以人外周血DNA为模板,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等位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PCR-ASO)方法测定95例随机妇女、101例正常孕妇、60例妊高征妇女的MR外显子3上A760G多态性频率.结果MR外显子3上A760G多态性位点中A等位基因和C等位基因在正常孕妇组中分别为83.17%与16.83%,在妊高征组中分别为84.17%与15.83%,在随机人群组中分别为86.84%与13.16%.结论中国人群中MR基因外显子3上存在A760G多态性,该多态性与妊高征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4.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人白细胞DNA中扩增到一条长为172碱基的LDL受体基因外显子2DNA片段,对30个PCR扩增产物进行了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其中2个图谱出现异常,序列证实是由LDL受体基因外显子2第14位碱基因T置换由C,形成多态性,建立的这种方法可以快速,简便地分析了LDL受体因外显子2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35.
CYP2C9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细胞色素CYP2C9催化一系列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CYP2C9基因多态性形成的个体差异是相关药物代谢差异的主要原因,本综述了CYP2C9基因的主要多态性类型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状况以及多态性与相关药物代谢的关系。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人巨细胞病毒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分子,为探讨人巨细胞病毒pUL23蛋白在HCMV生活周期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GAL4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胚肾cDNA文库,以获得与人巨细胞病毒pUL23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分子,再通过回交试验和体外GST-pulldown试验验证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酵母双杂交筛选得到宿主蛋白分子ATPase inhibitory factor 1(ATIF1),回交试验和体外GST-pulldown试验再次确认ATIF1能够与人巨细胞病毒pUL23蛋白相互作用。结论: pUL23确实能够与ATIF1相互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为研究pUL23在病毒生活周期发挥的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7.
从钝顶螺旋藻中提取、纯化藻蓝蛋白,并采用光固定法固定藻蓝蛋白到组织培养聚苯乙烯膜上,合成表面活性修饰材料;研究材料对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利用长链PCR技术从人白细胞基因DNA中分离到一个长为5.0kb的PCR产物片段,限制性内切酶切证实该片段是LDL受体基因外显子15-内含子15-外显子16片段,利用该片段中存在PvuⅡ酶切位点多态性,对一个家族性高且固醇血症家族进行基因连锁分析,证明该技术可以快速,简便地应用到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基因诊断中。  相似文献   
39.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具有强大抗肿瘤作用的蛋白质型的细胞因子,与4-叠氮苯甲酸反应,经红外光谱确认生成物在2127cm^-1处有叠氮基团的典型吸收,证明合成得到了光活性的肿瘤坏死因子。采用光固定法将这种光活性蛋白质固定到组织培养聚苯乙烯膜上,制成生物材料。实验进一步表明,种植TNF和固定化TNF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紫外辐射时间对固定化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光固定化TNF的微观形态的观察结果表明,光活性的肿瘤坏死因子在聚苯乙烯膜表面处于高度有序状态,且固定化的肿瘤坏死因子的粗糙度约为200~300nm。  相似文献   
40.
MlRNA是E.coli体内一种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分子,能特异性的切割靶RNA分子,可用来抑制基因的表达.由MlRNA发展而来的MlGS是一种潜在的基因治疗药物,在病毒性疾病和肿瘤治疗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