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9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为了检测胰腺癌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诱导I型调节性T细胞(typeⅠregulatory T cells,Tr1)的特征、功能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未成熟DC,诱导同种异体初始T细胞分化为Tr1,ELISA、流式细胞仪检测Tr1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检测Tr1的免疫抑制功能。结果:经胰腺癌患者DC诱导分化的Tr1分泌IL-10(P<0.05)和TGF-β(P<0.0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IL-10胞内染色结果也表明,分泌IL-10的Tr1在胰腺癌组明显增加(P<0.01)。胰腺癌患者DC诱导的Tr1抑制MLR增殖的能力也明显增强(P<0.01)。胰腺癌患者DC诱导同种异体Tr1分化的能力明显增强,提示过度Tr1活化可能与胰腺癌的病理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42.
端粒、端粒酶是近几年来肿瘤研究的热点,端粒长度缩短和端粒酶活性异常激活可以作为肿瘤发生的一个判断指标,特别是通过内镱上集胰液测定端粒酶活性为胰腺癌早期诊断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本综述了端粒、端粒酶与胰腺癌早期诊断方面的有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胰腺癌组织端粒酶 -RNA(hTR )表达与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与其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了 2 3例胰腺癌患者hTR表达情况。结果 :19例hTR表达 ,阳性率为 82 .6% ( 19 2 3 ) ;癌周围组织中有 1例hTR表达 ,阳性率为 4.3 % ( 1 2 3 )。胰腺癌组织中hTR表达阳性率较癌周组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hTR表达与胰腺癌分级、临床分期及伴随局部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可作为胰腺癌的早期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44.
研究胰腺癌中脂氧合酶(LOX)异常表达,及了解LOX代谢途径与胰腺癌之间的关系,为LOX 代谢途径作为胰腺癌治疗和化学预防的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在脂肪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6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6组:模型组分别用四氯化碳(CCl4)、酒精、高脂饮食诱导,相应的对照组予以正常饮食。采用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脂肪肝大鼠肝脏组织的IGFBP-2表达。结果三个脂肪肝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IGFBP-2表达均高于各自的对照组[(245.3±67.6)个/mm2vs.(53.5±15.3)个/mm2,(282.4±58.6)个/mm2vs.(61.2±14.2)个/mm2,(352.8±81.3)个/mm2vs.(66.2±13.7)个/mm2](P<0.01),且高脂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IGFBP-2表达高于CCl4模型组和酒精模型组大鼠(P<0.05)。结论 IGFBP-2可能参与脂肪肝发生发展,尤其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具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和CC趋化因子受体6(CCR6)在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48只SD大鼠按完全随机法分为ANP组和对照组.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4%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ANP模型,以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术后1、3、6、12 h分批处死大鼠,取血检测血清淀粉酶,胰腺组织常规病理检查并评分,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胰腺组织中CCL20、CCR6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ANP大鼠血清淀粉酶和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NP组术后胰腺组织CCL20 mRNA及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强(P<0.05);术后6 h胰腺组织中CCR6 mRNA明显高于对照组(0.88±0.05对0.23±0.09,P<0.01),术后12 h CCR6mRNA表达较6 h时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0.37±0.10对0.15±0.07,P<0.05),CCR6蛋白变化与其mRNA变化一致.结论CCL20和CCR6参与ANP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葡聚糖硫酸(dextran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肠黏膜通透性变化及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L)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成8组,其中10只为空白对照组(NC组),其余70只饮用5%D...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下胰管擦拭法细胞学检查(简称刷检)对胰腺肿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ERCP检查的同时采用胰管细胞刷刷取细胞涂片并结合,ERCP对临床疑诊为胰腺肿瘤的27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55.6%,且头、体部胰腺癌胰管刷检细胞学检查阳性率较高,分别为69.2%和60%,ERCP诊断正确率为77.8%,两者结合诊断正确率达100%,结论:该诊断方法快速,经济实用,安全和准确性高,可与ERCP结合进行,提高胰腺恶性肿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9.
胰管刷检标本P53蛋白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胰管刷检标本p53蛋白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例胰腺及壶腹疾病患者胰管刷检标本p53蛋白的表达,并与常规细胞学检查作比较。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常规细胞学检查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为53%,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70%。胰管刷检标本p53蛋白检测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为59%,特异性为100%, 准确性为74%。二者联合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为71%,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81%,与单项细胞学检查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胰管刷检标本细胞学检查的同时,进行p53检测可提高胰腺癌的诊断率,有助于胰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在筛查胰腺癌相关基因群表达中的作用。方法按微矩阵排列的4096种全长基因PCR产物制成Biostar H-40s型微矩阵表达谱芯片;采用一步法抽提胰腺癌及正常胰腺组织总RNA,用Oligotex mRNA离心柱分离纯化两种组织的mRNA;经逆转录合成荧光分子(Cy3/Cy5)掺入的cDNA一链制备表达谱探针,芯片杂交和洗片后,用荧光扫描仪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分析胰腺癌及正常胰腺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在4096种基因中,胰腺癌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间有949条(23.2%)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我们确定了9条上调和8条下调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病机制存在相关性。结论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可以筛选出胰腺癌表达异常的相关基因群,对其进一步研究有助于认识胰腺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