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7篇
基础医学   6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目的 构建HLA-B54/IgG1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至721.221细胞中,获得HLA-B54/IgG1Fc二聚体融合蛋白.方法 通过RT-RCR我们获得了HLA-B54的胞外段与人IgG1的CH1-CH2-CH3的cDNA,将HLA-B54与IgG1重链的恒定区插入到质粒pcDNA3.1(+)中形成pcDNA3.1(+)-HLA-B54/IgG1Fc重组基因.为了获得稳定转染,用电穿孔法将质粒pcDNA3.1(+)-HLA-B54/IgG1Fc转染到721.221细胞中,大量收集通过G418筛选的721.221阳性克隆株的无血清的上清,通过PEG20000浓缩得到可溶性HLA-B54/IgG1Fc二聚体融合蛋白,双抗体夹心ELISA和Western-blot(利用MHCⅠ类特异性抗体、人IgG的Fc段特异性抗体)来鉴定融合蛋白.结果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等证实了成功构建了pcDNA3.1+[HLA-B54/IgG1Fc]重组质粒.ELISA和Western-blot结果表明:HLA-B54/IgG1Fc融合基因能够在721.221细胞中表达.融合蛋白由预期的HLA-B54的胞外段与IgG1的Fc段两个部分组成.结论 二聚体融合蛋白HLA-B54/IgG1的构建有助于理解HLA-B54限制性的T细胞反应.  相似文献   
62.
采用PCR-SSP方法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亚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方法(PCR-SSP)检测湖北地区人白细胞抗原B27(Human leueocyte antigen-B27,HLA-B27)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HLA-B27亚型组成。方法 盐析法提取100例HLA-B27阳性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PCR-SSP技术分别进行HLA-B位点基因型检测和HLA-B27基因亚型分析。结果 100例标本PCR-SSF,扩增均获成功,历时3h。共检出4种亚型:HLA-B*2704、HLA-B*2711、HLA-B*2715、HLA-B*2’722。其中HLA-B*2704纯合子25例、HLA-B*2704杂合子63例;HLA-B*2711杂合子5例;HLA-B*2715杂合子6例;HLA-B*2722杂合子l例。四种亚型所占构成比分别为90.4%、4%、4.8%和0.8%。结论 PCR-SSP方法进行HLA-B27亚型分析,快速、经济、简单;HLA-B*2704是湖北地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基因主要亚型。  相似文献   
63.
器官系统课程改革是目前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基础与临床桥梁课程是器官系统课程改革中的一门关键课程。本文就该课程的内容、组织和实施、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课程的作用和地位,以及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64.
用琼脂糖-淀粉混合凝胶电泳技术及碘染色法对70份寻常型银屑病、74份全身性红斑狼疮、31份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红细胞标本的乙二醛酶1(GLO)遗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上述3种疾病忠者GLO~1的频率分别为0.1214、0.0811、0.0484,与我们所测203例正常人红细胞GLO基因频率(GLO~1为0.1429)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65.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及C2敏感性溶血覆盖技术调查了汉、维、苗、瑶、壮5个民族的C2多态现象,他们的C2*C基因频率依次是0.9654,0.9651,0.9500,0.9336及0.9252。其中汉、维、苗的数值与白人甚为相近,瑶族近似于日本人,壮族的数值为至今所知世界最低的,并与汉人数值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6.
用表面等离子体谐振(SPR)技术测试抗原抗体结合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自行初步设计的SPR传感仪,对抗原抗体结合反应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合反应中两者的适宜比例。实验表明,所得曲线与理论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67.
目的用种类数目不同的肽段加载T2(表达空载HLA-A2分子)细胞与HLA-A2阴性个体的PBL混合培养,探讨同种反应性CIL前体的频率与同种抗原表位种类多少的关系。方法通过人工合成HLA-A2限制性单一病毒抗原肽、10种细胞正常成分的肽段以及冻融酸处理法制备细胞混合肽。加载T2细胞,经丝裂霉素灭活后作为刺激细胞,与PKH67预染HLA-A2阴性个体PBL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PKH67荧光强度随细胞增殖而递减,通过流式细胞仪增殖软件(ModFit)分析同种T细胞前体频率。结果单独PBL增殖不明显;空载T2细胞刺激同种反应性CTL前体的频率为0.052819;加载单一表位肽的T2细胞刺激时,前体的频率为0.030429;10种HLA-A2自身限制性的混合抗原肽负载时,前体的频率为0.144942;混合多肽负载时,前体的频率为0.203649。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了同种T细胞前体的频率随着同种抗原表位种类的增多而增高,与同种抗原的密度不相关;支持了强烈的同种反应的主要原因是同种细胞表面表达极其繁多的T细胞识别表位(即pMHC)。  相似文献   
68.
在国内首次借助PCR/SSP技术对52例湖北汉族人SLE患者进行了HLA-DRB1基因型别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HLA-DRB1*0301基因频率为24%,表型频率为44.2%,RR=4.76,χ2=21.2,P<0.01;其它等位基因频率在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该结果提示HLA-DRB1*0301基因与SLE有关联  相似文献   
69.
为系统研究HLA-G1分子的生物学功能,采用RT-PCR技术,从人流的胎盘绒毛组织中提取总RNA,经过逆转录合成HLA-G1的全长cDNA,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HLA-G1;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其阳性克隆株,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证实HLA-G1分子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已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制备生物素化的HLA-A*2402-抗原肽复合物。方法 将原核高效表达的sHLA-A*2402-BSP融合蛋白及β2m和HLA-A*2402限制性抗原肽EB病毒BRLF1蛋白中的九肽NH2-TYPVLEEMF-COOH进行稀释、复性、折叠,形成HLA—A*2402-抗原肽复合物单体,并在BirA酶作用下进行生物素化,使生物素结合到HLA-A*2402-抗原肽复合物中H链C端的BSP序列上形成生物素化的sHLA—A*2402-抗原肽复合物单体。利用特异性单克隆克体(W6/32和兔抗人β2微球蛋白抗体)及链霉亲合素进行ELISA和Westem blot,检测稀释复性和生物素化的折叠产物。结果 折叠复合物中,主要含有HLA—A*2402-肽复合物单体及β2两种成分,其中HLA-A*2402-肽复合物单体可生物素化。结论 成功制备出生物素化的HLA—A*2402-抗原肽复合物单体,为进一步构建四聚体及制备人工抗原提呈细胞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