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7篇
基础医学   6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了解人类补体成份C4遗传多态性,用神经氨酸酶和羧肽酶B处理EDTA抗凝血浆,继以琼脂糖高压电泳、免疫固定及薄层激光密度扫描等技术对云南普米、傈僳、纳西和怒4个少数民族进行补体C4遗传多态性的检测,并与湖北汉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5个民族的C4A/C4B表型分布不完全相同。在基因频率方面:C4A除普米族以C4Q0最高外,其余均以C4A3为高;C4B在5个民族中都以C4B1最高,其余参差不等。湖北汉族与4个少数民族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C4A2,C4A3,C4A5和C4B22;4个少数民族之间同样存在较大差异,普米族与其他3个少数民族的差异最为显著,其次是傈僳族,纳西族和怒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2.
HLA-DRB1基因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LA-DRB1基因与子痫前期相关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对119例子痫前期患者、117例正常孕妇及其新生儿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比较其基因频率。结果共检出13种等位基因,两组孕母或两组新生儿间,其HLA-DRB1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0.05);子痫前期组和正常晚孕组母婴所携带HLA-DRB1*014、-DRB1*10、-DRB1*14等位基因配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所携带某些HLA-DRB1基因配伍与子痫前期易感性或抗性相关;父源性HLA-DRB1*014基因与子痫前期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制备人工抗原提呈细胞(artificial antigen presenting cell,aAPC)并用它从HLA-A2阳性健康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诱导和扩增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方法 将HLA-A2-EBV四聚体分子和抗CD28抗体分子吸附固定在细胞大小的聚苯乙烯乳胶微球(5μm)表面制成aAPC;采用流式细胞仪表型分析;aAPC和HLA-A2阳性个体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用HLA-A*0201-EBV四聚体染色法检测特异性CTL的频率;应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法检测特异性CTL功能性细胞因子IFN-γ的分泌;采用LDH释放法检测特异性CTL的特异杀伤活性.结果 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微球表面吸附有HLA-A2-EBV四聚体分子和抗CD28抗体分子;四聚体检测及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法检测与经典细胞毒试验结果一致,结果表明aAPC在体外可诱导抗原特异性CTL的生成.结论 aAPC制备成功,并在体外有效地诱导抗原特异性CTL的生成.  相似文献   
24.
TGF-β1基因转染对大鼠树突状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转染对大鼠树突状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将TGF-β1基因导入体外培养的大鼠树突状细胞,经过G418筛选后,采用Western blot和水貂肺上皮细胞(Mv1)生长抑制试验,了解转染细胞TGF-β1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转染的树突状细胞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FGF-β1基因转染的树突状细胞可以分泌TGF-β1,而且具有特异性抑制Mv1增长的生物学活性。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TGF-β1基因转染的树突状细胞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而空载体pcDNA3对照组与未转染组的树突状细胞具有强烈的激发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 利用构建的TGF-β1表达质粒转染大鼠树突状细胞,转入的TGF-β1基因可以在树突状细胞内稳定表达,并且使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发生相应的改变。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人群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与HLA遗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对52名湖北汉族健康自愿者进行HBV血源疫苗标准全程接种,共3次(第0、1、6月),末次接种后8w用酶免疫法(EIA)检测血清抗HBs抗体水平:S/N≥21为应答者;S/N<21为无应答者。同时对受试者进行HLAI类抗原多态性检测。结果:应答者42人(810%),无应答者10人(190%);无应答者与HLAB39具有显著相关性,RR=175,χ2=522,P<005,而与HLAB62呈负相关,χ2=641,P<005。结论:在湖北汉族人群中,HLAB39表型阳性个体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个体,而HLAB62表型阳性个体明显高于其他个体。  相似文献   
26.
sHLA-A*2402融合蛋白的制备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用含有HLA-A*2402重链胞外段基因的质粒为模板进行PCR,利用下游引物拼接上依赖BirA的可生物化序列后,构建融合基因sHLA-A*2402-BSP,与质粒pET-21d重组后,在宿主菌E.coliBL21(DE3)中诱导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与β2m及HLA-A*2402限制性抗原肽EB病毒BRLF1蛋白中的九肽NH2-TYPVLEEMF-COOH进行复性折叠,形成HLA-A*2402-抗原肽复合物单体,并用Westernblot和夹心ELISA法鉴定。证实成功地制备出sHLA-A*2402-生物素化序列融合蛋白并使之正确折叠复性。为研究在原核系统中表达、纯化与复性及体外构建MHCI类分子四聚体,探讨免疫识别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目的进行家族性进行性色素过度沉着症(FPH)家系中患者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1(STK11)基因的克隆和序列鉴定,以期检测FPH发生是否由于STK11突变所致。方法从FPH患者永生化的B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获取cDNA序列,加入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STK11 cDNA双链,再经过HindⅢ、EcoRI双酶切PCR产物及质粒载体pcDNA3.0,酶切产物经回收、连接,产物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选取阳性克隆菌落进行PCR鉴定、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cDNA3.0-STK11,其测序结果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查询的正常序列结果一致。结论该FPH家系发病并非由于STK11突变所致,在初步定位FPH致病基因的19p13.1-pter区段存在尚未发现的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方法:对20002004年在株洲市立二医院分娩,其后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21例产妇的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院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0.26%。既往人流史与否,在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的差别有显著性(P<0.01)。结论: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蜕膜残留、宫腔感染;有人流史其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29.
目的构建人HLA-G5-IgGFc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方法经重组PCR将HLA-G5和IgGFc基因拼接并插入T载体。鉴定后,双酶切得到融合基因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结果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序列分析表明已构建pcDNA3.1-HLA-G5表达载体。结论成功构建了HLA-G5-IgGFc段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30.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尖锐湿疣复发与个体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分泌能力之间的关系,探讨尖锐湿疣的复发遗传基础。方法 利用体外多次传代培养的B淋巴母细胞样细胞株(LCL)作为TNF产生细胞,采用生物活性检测法检测LCL在LPS刺激下分泌TNF的能力。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尖锐湿疣患者组(包括复发患者和未复发患者)LCL的TNF分泌能力与正常人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30.14%±12.27%与34.06%±12.06%,P=0.1136);而尖锐湿疣复发组的TNF分泌能力明显低于尖锐湿疣未复发组(24.75%±7.51%与36.62%±10.96%,P=0.00016);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尖锐湿疣复发组的TNF分泌能力明显低下(P=0.00054),尖锐湿疣未复发组则与正常人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3517)。结论 在清除治疗后残留HPV病毒的过程中,TNF参与的细胞免疫机制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