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63篇
药学   16篇
  2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患者男性,51岁,住院号340420,患者去北京出差三月在返回青海途中因胸闷、气短、伴咳嗽于1991年2月26日入院。查体:T37.6℃R26次/分,BP13.3/9.3kPa,呼吸急促,神志恍惚,嗜睡,体型肥胖,体重102kg,身高175cm,口、唇、舌质明显发绀,悬壅垂大,咽腔小,两肺闻及少许湿罗音。心率8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肝脾未扪及。WBC6.8×10~9/L,L0.70。胸片示双肺散在点片状影,心影呈横位型,ECG窦性心律,心电轴无偏移,局限性右束支传导阻滞。BRS低电皮。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34例经桡动脉冠心痛介入诊疗的优势,将更广泛的运用于临床.方法:通过做好术前患者的评估与准备、心理干预;术中默契配合医生,保障桡动脉穿刺、置管、手术及拔管等各项操作顺利进行;术后24小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病情、伤口、手部及术肢,有效促进了患者的术后康复.结论:只要规范化操作,经挠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金少涵  朱梦婷  罗胜  刘兴华  范斐婷  肖晶  吴蕾  林琳  陈远彬 《中草药》2024,55(12):4099-4107
目的 观察清咳平喘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痰热壅肺证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纳入成人CAP痰热壅肺证患者80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清咳平喘颗粒,对照组给予清咳平喘颗粒模拟剂,两组疗程均为1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炎影像学吸收评价得分、咳嗽和咳痰症状消失的患者比例和时间、咳嗽和咳痰评估问卷(cough and sputum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CASA-Q)、CURB-65(confusion, urea, respiratory rate blood pressure, age 65)评分、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抗感染治疗天数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炎影像学吸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肺炎影像学吸收评分和肺炎总吸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咳痰严重程度进行亚组分析,治疗组中重度咳痰患者的肺炎影像学吸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抗感染治疗天数、咳痰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SA-Q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血炎症指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CASA-Q评分、CURB-65评分、血炎症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差异。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清咳平喘颗粒能有效减少CAP抗感染治疗天数,改善咳痰症状,缩短咳痰症状消失时间,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北京万寿路地区年龄≥60岁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0年6月北京万寿路地区5个社区的2071例年龄≥60岁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调查数据,运用横断面设计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患病率71.6%,男性68.1%,女性74.0%,标准化患病率70.7%,男性67.6%,女性73.4%。调整了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退休前职业等因素后,多因素分析显示,TG、空腹血糖、腰围、超重、肥胖、高血压家族史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HDL-C和体重过低为高血压的保护因素。结论该地区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水平高,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而不良的生活方式可能是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微乳在注射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蕾  桂双英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23):1927-1929
微乳是热力学稳定的液-液分散体系,粒径在10~100 nm之间,它作为新型给药系统,由于其具有增溶、缓释、提高生物利用度等显著优点,在口服、经皮、注射给药方面均有广泛应用研究。更由于其低黏度,可直接注射,以及靶向的特性在注射给药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现对微乳在注射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支气管哮喘(下称哮喘)是一种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主要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全球约有3亿病例。2002年我国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年内患病率为0.5%-3.3%,较10年前上升64.8%,全国哮喘患者估计有2000万之多”,为影响儿童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产后并发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报道吴蕾,芦文德患者,24岁,孕1产1.因产后反复高热12天,于1993年12月6日入院.患者孕期经过顺利,孕41周破水,临产7小时,于1993年11月23日送往某院.1小时后顺娩1男活婴,胎盘、胎膜剥离完整.产后出血不多,...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综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东晖  吴蕾  何德平  林琳 《医学争鸣》2005,26(17):1611-16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临床试验方案采用随机对照单盲临床研究方法,将在呼吸专科门诊入选的COPD稳定期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2)与对照组(n=31). 两组患者均按相关指南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32例除基础治疗外还加服玉屏风颗粒、百令胶囊,健脾益肺冲剂. 疗程均为3 mo. 结果:治疗组在增加6 min步行距离与生活质量评分、减少急性加重次数上优于对照组(P<0.05),而肺功能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较单纯西医基础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行走耐力,减少其急性加重次数,不良反应轻微,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9.
吴蕾  古航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12):859-861
树突状细胞是机体内具有典型树突状形态的抗原递呈细胞(AP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树突状细胞是骨髓来源的非淋巴样单核细胞中为数很少的一个细胞群体,是目前所知功能最强、惟一能激活原始T淋巴细胞的专职APC,在抗原的加工提呈、抗原识别及T淋巴细胞的激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类树突状细胞按细胞谱系分为髓系树突状细胞(MDC)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两个亚群,也有学者将后者称为淋巴系树突状细胞(LDC),其主要的表面标志物分别为CD1c和血树突状细胞抗原(BDCA)2、BDCA-4。  相似文献   
20.
司法警察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司法警察的个性特点与心理健康状态的关系,制定北京市司法警察的艾森克个性问卷常模。方法对北京市836名司法警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自测健康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调查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艾森克个性问卷P量表得分偏低,E、N量表得分偏高,L量表得分较均衡。症状自评量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评分显示,一线司法警察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二线,女性普遍好于男性;司法警察的精神质和神经质特征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自测健康量表子量表呈显著负相关;内外向倾向与效度量表相反,子量表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均呈负相关。结论司法警察的个性特征倾向于外向,男性情绪趋向于不稳定,心理状况普遍较差,且与神经质和精神质特性有关;症状自评量表、自测健康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结果可以作为北京市司法警察的常模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